第374章 诗韵渐浓,青春待放(1/2)
安第斯山脉的光伏观测台,金属板上 “青春的诗,永远在路上” 的字迹被晨雾晕染开淡淡的光边。林宇对着全息屏上那行璀璨的光轨出神,砚砚发来的视频恰好弹出 —— 兄妹俩正蹲在教室后墙的 “诗性心愿树” 前,给树上的光伏叶片浇水。那是棵用声敏材料做的假树,每片叶子都写着同学的心愿,叶片上的光纹会随着心愿的强度明暗变化。
“爸,‘心愿树’的第三片叶子快亮起来了。” 砚砚的指尖划过片写着 “想研究星轨力学” 的叶子,叶片立刻发出蓝光,与新星系的光带频率同步,“这是同桌的心愿,他物理总考年级第一,却说最想搞懂‘星轨为什么会唱歌’。” 他突然指向树顶,那里有片最大的叶子,上面用激光雕刻着 “全班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旷野”,“这片叶子的光纹,和您观测台金属板上的字迹完全重合,老师说这是‘梦想的跨时空握手’。”
珩珩抱着本装订好的诗集跑过来,封面是用全班同学的光伏花瓣拼贴的向日葵。“我们把每天填的诗编成了集子,” 她翻开诗集,扉页上印着新星系的星图,每个星星旁都标着句诗,“您看这句‘高考是中转站,不是终点站’,旁边的星星正好是新星系里最亮的那颗。” 说话间,诗集突然自动翻到某一页,页脚处的声敏油墨浮现出行小字:“就像向日葵不会错过阳光,青春也不会辜负梦想”,字迹与林宇在迪拜仓库写的便签如出一辙。
浙江老乡的儿子扛着 “心愿共振仪” 冲进观测台时,全息屏上的 “心愿树” 正发出集体嗡鸣。仪器显示,当全班同学同时默念 “每个选项都通向不同的黎明”,树上所有叶片的光纹会连成新星系的轮廓,光纹流动的速度,恰好是砚砚解出的星轨运行速度。“您听这段声波,” 年轻人调出音频,叶片震动的频率混着同学们的呼吸声,在频谱图上画出 “何须苦较世间非” 的字样,“这是青春最本真的韵律,连宇宙都在跟着打节拍。”
他突然播放段对比视频:三年前砚珩兄妹刚入学时,在学校的 “未来信箱” 投下的信,信封上的字迹还带着稚气;如今两人在 “心愿树” 前的侧影,肩线已经和林宇年轻时重合。“您看这声纹对比,” 年轻人指着屏幕上重叠的波形,“三年前他们念‘人生有标准答案吗’的困惑声,和现在说‘人生是旷野’的笃定声,在‘风从不按航线吹拂’处形成完美闭环,这是成长最动人的诗行。”
苏瑶在 “星轨图书馆” 收到视频时,柏柏尔族女孩的多肉藤蔓已经爬满了穹顶。藤蔓上的光果裂开小口,吐出孩子们写的祝福卡片,每张卡片都飘向对应的 “青春诗脉” 光带。“您看这张,” 苏瑶捡起张画着向日葵的卡片,上面是个盲童用盲文写的 “想让珩珩姐姐的诗长出声音”,卡片接触到多肉叶片,立刻响起珩珩朗诵 “每个选项都通向不同的黎明” 的录音,“这些祝福顺着光带传向地球,现在应该到您观测台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