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霸道总裁爱上穷女生 > 第355章 种籽远航,声漫星河

第355章 种籽远航,声漫星河(1/2)

目录

安第斯山脉的初雪覆盖了光伏农场,向日葵秸秆上残留的星轨纹路在雪光中若隐若现。印第安部落的孩子们踩着积雪,把晒干的花盘挂在光伏板支架上,风一吹,花盘碰撞的声音便奏响《人生没有标准答案》的前奏。“酋长说这些花盘是土地的留声机,雪化后,声音会渗进土里,明年长出的向日葵会唱得更响。” 林宇看着孩子们呵出的白气与旋律交织,突然想起小宇说的太空探测器 —— 原来声音的传播,从来不分地球与宇宙。

浙江老乡的儿子带着 “歌声种籽” 来到北欧。在挪威的极光观测站旁,他和科学家们一起种下安第斯山脉的向日葵种籽,光伏板做成的防护罩上刻着 “雪与星的合唱”。“极光照亮时,种籽会吸收极光的能量,发出的旋律里会混着极光的噼啪声。” 年轻人给林宇发去视频,画面里极光在光伏板上空舞动,种籽破土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像极了星际信号的回响。

阿拉伯老人的孙子在 “声音博物馆” 里开辟了 “未来展厅”。展厅中央是个巨大的玻璃培养皿,里面种植着从非洲 “声音种子库” 移植的 “旋律植物”,根系上的音符随着全球各地传来的声音实时变化。“昨天收到北欧的极光旋律,根系立刻长出了新的音符。” 青年指着培养皿旁的屏幕,上面显示着全球声音地图,“您看,安第斯山脉的雪声、亚马逊的雨林声、挪威的极光声,都在这株植物里长成了共生的根。”

苏瑶的 “星空书信” 可收到了来自太空的特殊 “包裹”—— 小宇团队的气象卫星传回了首批 “宇宙生音种籽” 的观测数据。数据图谱显示,微型探测器在星际尘埃中留下的旋律轨迹,与地球上 “声音种子库” 的植物根系惊人地相似。“孩子们说这是宇宙在学我们种声音。” 苏瑶把数据图谱打印出来,和印第安孩子们的 “声音拼图” 贴在一起,“你看,地球的根与宇宙的轨迹,在旋律里长成了同一个形状。”

小宇的科研团队在休斯顿航天中心举办了 “星际种籽展”。展台上,安第斯山脉的向日葵种籽与太空探测器的模型并排陈列,屏幕上循环播放着两者的对比视频:种籽在土壤中发芽的过程,与探测器在星际尘埃中穿梭的轨迹,竟有着相同的韵律。“NASA 的宇航员说,下次出舱行走时,要带着安第斯山脉的花盘碎片。” 小宇指着展柜里的花盘标本,“让宇宙尝尝地球的声音味道。”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 “便携光伏教室” 驶入北极圈。因纽特孩子们用冰砖砌了个 “声音冰窖”,把亚马逊雨林的 “声音果实” 和安第斯山脉的 “歌声种籽” 存放在里面。“冰窖会慢慢融化,声音会顺着水流进北冰洋,让鲸鱼也能听到。” 志愿者在日志里画了幅示意图,融化的冰水正沿着光伏板铺设的管道流动,在冰面上形成音符形状的溪流,“现在冰层下的气泡破裂声,都带着《人生没有标准答案》的节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