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十八 既得利益群体(1/2)
当王禥借助祖父、父亲留下的强悍国力,使得国朝疆域达到了一个夸张的地步时,一个迫切而且严峻的问题就摆在了面前:他该如何治理这么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
王伦时代为朝廷留下了信鸽局,但假若安西都护府有事,从玉里犍城或者萨末犍城放飞信鸽,沿途不断传递,假设一切顺利,消息送达洛阳也需要十天左右。
考虑到信鸽长途飞行的不稳定,在洪武朝时王伦就规定了,凡各地传递消息,信鸽与驿马并发,而且以驿马送达的消息为准,毕竟信鸽一次携带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那么从玉里犍城方向接收到的准确信息,即便六百里、八百里加急,也至少需要十五天左右。
古代往往有这么一种常见的情况:某地发生叛乱,可能最开始的叛乱只有数百人,本地官府上报朝廷,朝廷商议后出兵,这一段来往的时间差,就足够叛乱蔓延,形成跨县连州的大规模暴动了。
也正因如此,王伦时代对外开拓,与其说是拓展新的边疆,不如说是收复故土,实控领土大致以汉唐疆域为基准。
王闻在位期间,史称“东南拓土”,但那是因为中原王朝急需要东南作为新的粮仓,其根本目的不在于单纯的抢地盘,而是为了维护海上商路,为了夺取东南的各种资源。
到了王禥继位后,放眼已知的天下,东南诸藩国岛屿孱弱不堪,印度诸土邦林立、一盘散沙,玄火洲(即非洲,因为王伦提供的地图并没有标注后世的许多地名)天气炎热干旱,皆是不开化的部落;羽民洲(即南美洲)路途遥远,且是殷商旧民,远征难度实在太大。
而稍微有些战斗力的突厥人与大食人,则正在耶路撒冷地区与欧罗巴洲的十字军打得不可开交,为了方寸之地已经缠斗了快一百年,而且看样子还要再打斗几十年。
所以一家独大的中原王朝,只是略一出手,展现出了不逊色于开国时期的战斗力,就收获了大片的土地。
幅员如此辽阔,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就在自已手中,王禥的压力巨大,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因为华夏从未有过这样的治理经验。
于是王禥便翻看祖父留下的笔记、被皇室珍藏从不公之于众的许多文章,无奈地发现,祖父的确考虑到了这些,但提出的应对方法他有些无法接受。
因为祖父居然认为可以让汉人百姓们去海外建国,只要是汉人在海外的势力或者政权,中央朝廷都应该给予承认和支持。
这不就是周天子分封诸侯的老路子吗?
王伦王闻时期分封宗室海外建藩,便被王禥认为是“路径依赖”,即本朝走的乃是刘氏汉朝分封宗室为王的路子,只不过本朝的藩王都分封得太远,基本不可能威胁到中原的本家。
王禥思来想去,便选了个折中的办法,即朝廷仍旧把控财权与后勤调度权,却逐步加重边疆都护府的权责,放开了部分权力给予海外藩王,意图寻求某种平衡。
于是乞颜铁木真便拥有了众多头衔,要知道即便在王伦时期,最受信任的岳飞等开国名将,都不曾拥有这么重大且集于一人之身的大权。
乞颜铁木真的祖母是王伦的外孙女,王禥有手腕、有能力,朝中多是陆游、辛弃疾这样的名臣辅政,诸多边将虽然大权在握,以乞颜铁木真为首的边将们,暂时没有不臣之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