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千古恨(2/2)
原来,当初李从荣听到的哭声,并不是李嗣源去世了,李嗣源虽然一时昏迷,但不久之后又醒来。而一心想着夺权的李从荣错误地离开了皇宫,返回王府准备兵马。而这正是他悲剧的开始。当冯赟三人向李嗣源汇报李从荣谋反的消息时,李嗣源还不肯相信,毕竟他的权势已经很大了,基本上可以说是军政一把抓。自己去世之后,皇位肯定是他继承,可是他连这么点时间都不能忍?急着谋反?当康义诚被抓到面前亲口承认时,李嗣源愤怒了,于是,他下令道:“生擒那个逆子来见我。”三人得令,这才在天津桥摆下兵马,等候李从荣的到来。
李从荣听了,心里想到:“我出宫之时,听得哭声一片,显然是早已死去,难道是其他兄弟登上了皇位?”他想了很久,其他兄弟身在外地,应该还没有这么快得到消息吧?五弟李从厚被封为宋王,现在在邺城镇守;六弟李从璨、七弟李从益均在封地,就算是得到消息,也不可能这么快赶到京城。因此,他认定一定是冯赟在说谎,于是说道:“冯老贼,本王没想到你竟然还敢假传圣旨?将士们,将这假传圣旨的三人擒获。交给皇上处置。”
冯赟还想再说什么,李从荣的亲兵已经蜂拥而至。他们只得迎战。一开始,李从荣军占据优势,冯赟等人被打的连连后退,眼看就要退到宫内去了。说时迟那时快,突然一支马军部队从侧翼直扑李从荣的王府卫队。李从荣的士兵多是步兵,被马军拦腰截断,战局很快急转直下。李从荣定睛一看,不是别人,正是之前的冤家朱洪实,现任宣徽镇的马军指挥使。
朱洪实是一员猛将,多次立下战功,当初李从荣当上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时候,曾让他率领京城禁军骁果卫。非常的宠爱他,就连其他的老将都颇有怨言。可是这朱洪实却是各榆木脑袋,始终不肯效忠自己,惹得李从荣生气,再加上其他将军的谗言,李从荣将他贬到了宣徽镇去了。到了宣徽镇,朱洪实的脑袋瓜子总算是开窍了,他知道再去求李从荣氏没用了。于是,他拼命地巴结枢密使朱弘昭,以同姓五百年前为一家的借口,两人拜了把子,结成了同姓兄弟。因此,当朱弘昭向节度使孟汉琼建议将朱洪实调入京城时,聪明的孟汉琼就猜到了朱弘昭的用意,于是他派人将朱洪实调入京城。果然在这关键时刻发挥了重大作用。
李从荣一看自己的卫兵兵败如山倒,只得抱头鼠窜,调转马头朝自己的王府跑去。可是冯赟等几人似乎并不打算放过他,一路紧随追到了王府。此时李从荣身后跟随的士兵早就逃得干干净净,就剩下几个死忠份子紧紧跟在身后。而皇城使安从益早就等候在此处,一见到李从荣现身,安从益趁着李从荣惊魂未定之际,一个突击,将李从荣一刀砍为两段。几名死忠份子见状,纷纷要找安从益拼命,却被安从益带来的兵马杀了干净。而冯赟等人也已经追到。安从益割下李从荣的头颅,与冯赟一起进宫向皇帝汇报平叛事宜。为什么李从荣会遭到这么多人围攻?原来,当初他拉帮结派之时,得罪了不少人,因此,这才让他有了今天的下场。
当李从荣带血的头颅被抛在眼前时,重病在身的李嗣源差点吓得去世,他的本意不是要杀他,而是要将自己的想法与他说明白。可是木已成舟,多说无益。因此,当李嗣源再次从晕厥中醒来时,他强撑着一口气,对大内总管说道:“去邺城,把厚儿叫过来。告诉他,晚了就来不及了。”厚儿就是他的第五子李从厚,如今在邺城镇守,防备辽军与河北军镇。总管听了,急忙安排人去邺城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