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劝说(2/2)
高季明见郭廷信已经上钩,知道有戏,接着说道:“其实我兄长是一个爱护百姓、爱护生命的人,荆州地狭人穷,虽然生产一些粮食,可是根本维持不了一个节度政府的开销的,更何况手底下有这么多的士兵要养。换在中原,百姓们的粮食早就被军阀们一抢而空了。可是我兄长不敢这样,一方面是他爱惜百姓,不愿给百姓们造成多大的生活压力;另一方面,当然也与荆州的形势有关。荆州地处南北东西交通要地,自古以来就是全国的交通枢纽。要是我兄长的赋税过重,只怕百姓们要逃难到其他国家了,到时候没有了百姓,荆南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郭廷信听了,哈哈一笑道:“高将军净说实话。”
高季明接着说道:“所以,将军请看,我荆南虽小,百姓们确是没有减少,反而不少中原百姓逃避战乱,来到我荆州居住就业。中原虽乱,我荆州确是一派和平安详的局面。发动战争很容易,可是要在乱世中保持和平,可不是一件容易得事啊。”
郭廷信显然已经陷入到了高季明的话语中了,频频点头。不过他还是保持着一丝最后的清醒,他问道:“按照高将军刚才所说,南平王有统一天下的大志,郭某不才,想听听将军的想法。”
高季明知道进入了主题,如果能够说服他,此行就算是圆满了。他沉吟一会,缓缓说道:“南平地处四国之中,往任何方向都可以发展,若是四国一直保持强大的军力,我南平想要腾笼换鸟自然是不容易。可是眼下有一个绝佳的机会,摆在我南平面前,高某以为,若是能够抓住这次机会,就算夺取不了中原,至少也能和大唐、吴国并立一方。”说罢,高季明捋了捋胡须,并不着急托盘而出。
郭廷信见高季明卖起来关子,连忙问道:“机会何在?”
高季明见郭廷信已经上了钩,说道:“机会就在将军你来的地方——蜀地!眼下唐军入蜀,尚未站稳脚跟,朝廷就先杀大将,蜀王王衍还在云南,企图恢复故土。孟知祥和董璋各怀异心,迟早要火并,依我看来,不出三五月,蜀中必定大乱。中原决不能袖手旁观,必会插手,云南王绝不会容许王衍独得蜀地,必会要求得到利益,到时候的蜀地,可就热闹了。要是此时,我南平逆流而上,想要夺取几州几县,相比是很容易的事情。若是再大一些,恐怕拿下蜀地也不成问题。到时候经过今年的休养生息,北伐中原,完成诸葛武侯的遗愿,中原大地岂不是在手?另一方面,大唐皇帝宠爱戏子、女人,中原将士早就寒心,再加上将军一家遭难,依我猜测,不出多久,中原必定大乱。中原和蜀地大乱,就是我南平的机会来了。”
郭廷信听了,很为高季明的雄心赞叹。于是他也不再掩饰,直击问题的核心,问道:“将军雄心,在下佩服不已。只是无论是取蜀中还是北伐中原,军队绝不可少。眼下南平仅有三州之地,人口就算多,也不过十万户,就算三丁抽一,也不过十来万,就算有这十来万,南平又有多少粮草可以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