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6章 奇怪的鉴定痕迹(2/2)
“那结合现场勘查的线索,我们能推断出哪些案情呢?”小陈一边协助张凯缝合,一边问道,对案情的推断充满好奇。张凯停下手中的动作,思考片刻后说道:“从解剖结果来看,死者没有明显的抵抗伤,说明嫌疑人可能是在死者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动手,或者两人相识,嫌疑人趁死者放松警惕时实施了犯罪;死者胃脏空虚,死亡时间在夜间,推测死者可能是在睡眠中或空腹状态下被杀害,第一案发现场可能是死者的住所,比如出租屋或流浪的临时落脚点,之后嫌疑人将尸体搬运到烂尾楼抛尸。”
“现场勘查发现了拖拽划痕和灰色纤维,与死者外套纤维一致,还有车轮印记和黑色聚酯纤维,这是不是能和我们的解剖结果对应起来?”小陈追问道,试图将解剖线索与现场勘查线索串连起来。
“当然能对应!”张凯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嫌疑人杀害死者后,将尸体搬运到车上——很可能是现场勘查发现的黑色旧轿车,在搬运过程中,死者的外套纤维留在了拖拽路径上,形成了现场的灰色纤维痕迹;嫌疑人自身衣物上的黑色聚酯纤维则留在了车轮印记周边。之后,嫌疑人驾驶车辆将尸体运到烂尾楼,拖拽尸体到3号楼三层丢弃,形成了现场的拖拽划痕。整个过程与解剖结果、现场勘查线索完全吻合,只是目前还不知道死者的身份,无法进一步梳理嫌疑人与死者的关系。”
“那技术科的检测结果出来后,我们能获得更多线索吗?比如外套纤维是否残留在死者口鼻周围,黑色聚酯纤维的来源,还有车轮印记的车型?”小陈问道,眼神中充满期待。
张凯点点头,语气坚定:“肯定能!如果口鼻周围检测到外套纤维,就能确定窒息方式;黑色聚酯纤维的材质和来源能缩小嫌疑人衣物的排查范围;车轮印记的车型则能帮助我们追踪嫌疑人的车辆,找到更多关联线索。而且,通过死者的DNA比对,我们迟早能确定死者的身份,一旦知道了死者是谁,就能顺着他的社会关系找到嫌疑人,案件侦破就会有重大突破。”
凌晨1点半,尸体解剖工作全部结束。张凯和小陈将解剖后的尸体妥善处理,整理好解剖报告和提取的样本,送往技术科进行进一步检测。走出解剖室,张凯揉了揉酸痛的肩膀,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充满了信心——虽然目前还不知道死者的身份和嫌疑人的具体信息,但通过解剖确定的死因和死亡时间,以及与现场勘查线索的串联,已经为案件侦破指明了方向。
“张老师,您说我们明天能拿到技术科的检测结果吗?”小陈跟在张凯身后,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却又充满期待。(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