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刑警日志 > 第1944章 身份问题

第1944章 身份问题(1/2)

目录

杨森点点头,和杨林一起将石膏样本、纤维密封袋、黑色碎屑密封袋小心收好,整理好勘查记录,准备离开烂尾楼小区。“今天扩大勘查范围,有两个重要发现:一是2号楼三层楼道的车轮印记和周边提取的纤维、碎屑;二是3号楼周边空地的拖拽划痕和灰色纤维。虽然这些线索还不能直接指向凶手,但至少为案件侦破提供了方向。”

“没错,但也不能高估这些线索的作用。”杨林一边走,一边分析,“车轮印记的石膏样本需要比对轮胎纹路,才能确定车型;纤维需要检测材质,确认是否与死者外套一致;黑色碎屑的成份也需要检测,判断是否与轮胎相关。而且,即使车轮印记是老周看到的黑色旧轿车留下的,没有车牌号和车主信息,也很难追踪到嫌疑人。”

“死者身份还是最大的难题。”杨森叹了口气,“目前只知道死者可能是长期在烂尾楼活动的拾荒者,40-50岁,穿灰色外套,但没有任何身份证明,也没人知道他的名字和住址。如果技术科能通过纤维或碎屑找到更多关联信息,或许能帮助确定死者身份。”

两人走到烂尾楼小区门口,看到陆川还在警戒线外等候。“陆队,扩大勘查范围有发现!”杨林快步走上前,汇报勘查结果,“在2号楼三层楼道发现一处车轮印记,宽度10.2厘米,间距50.5厘米,提取了石膏样本;周边提取到3根纤维和若干黑色碎屑;在3号楼周边空地发现拖拽划痕,提取到5根灰色纤维,疑似与死者外套纤维一致。”

陆川接过勘查记录,仔细查看后说道:“很好!这些线索很重要,立即把样本带回支队,让技术科连夜检测——优先检测纤维材质是否与死者外套一致,车轮印记样本比对轮胎纹路,黑色碎屑检测成分。另外,梳理一下这些线索,看看能不能初步推断嫌疑人的作案路线。”

“我们初步推断,嫌疑人可能驾驶黑色旧轿车将尸体运到烂尾楼,在2号楼附近停车后,拖拽尸体到3号楼三层丢弃,但有几个疑问还没解决。”杨林将之前和杨森讨论的疑问一一说明,“一是车轮印记在2号楼三层楼道,车辆无法进入;二是拖拽划痕与车轮印记位置不连贯;三是第一案发现场未确定。”

陆川点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这些疑问需要等技术科的鉴定结果出来后再进一步分析。车轮印记可能不是轿车留下的,而是其他轮式工具,比如电动三轮车或手推车;拖拽划痕不连贯,可能是嫌疑人中途改变路线,或者尸体被搬运时没有完全接触地面。目前最重要的是尽快拿到鉴定结果,同时等待王帅那边的走访反馈,争取早日确定死者身份和嫌疑人线索。”

晚上11点,杨林和杨森带着提取的样本回到刑侦支队,立即将样本送到技术科,叮嘱技术人员连夜检测。“虽然有了新发现,但还是没确定死者身份,很多细节也需要鉴定后才能厘清。”杨森坐在技术科外的长椅上,揉着酸痛的肩膀,“感觉离真相就差一步,但这一步却很难跨过去。”

杨林坐在他身边,看着技术科亮着的灯光,说道:“侦破案件本就是这样,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已经找到车轮印记和纤维痕迹,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线索,只要技术科能检测出有价值的信息,比如确定车型、纤维与死者外套一致,就能进一步缩小排查范围。而且王帅明天还要去救助站和废品回收站走访,说不定能找到认识死者的人,确定死者身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