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金融危机(2/2)
“不兑换,”
“不兑换!那铝金币还有价值吗?”
“给他们兑换金圆券,朝廷发行一千五百万金圆券,把铝金币收回来,”
朝廷经过讨论,确定发行一种金圆券,用于兑换铝金币。
“他们要是不要呢?”
“不要金圆券,那就兑换成银票,”
朝廷为什么定这种策略,因为户部黄金还有点,白银几乎没有,准备用法令固定价格,防止出现动荡。
朝廷还埋怨李堂,银元都外流光了,也没有预防下,要是提前预料,也不至于把国库的白银都耗干了。
…
李堂回到了大名府,家都没有回,就奔向柳园胡湘家中。
李堂一脸愁苦道:“湘哥,这可咋办呀!铝金币不能砸到我手里呀!朝廷不能坑我吧!我就是变卖所有家产也远远不够,”
“户部准备拿出五十万两黄金,”
“五十万两,这不够呀!青岛钱庄有一千万铝金币,”
“五十万,够青岛钱庄兑换了,记住,只兑换青岛港存款户,大武国的存款户不兑换,”
……
青岛港,张濡府。
张濡和福康钱庄几个管家聚在一起。
“我估计大武国已经没有白银了,黄金也不会有多少,我们在暗中操作下,大武国的货币系统必将崩溃,这可是我们挣大钱的机会,”
说话的是乔治。
这个乔治,全名为乔治.索罗斯,年龄三十岁,是位犹太人,是张濡雇佣的钱庄管家,原是福康钱庄一个伙计,因向张濡提出一套详细的钱庄管理规则,受到了张濡的重用。
张濡听到乔治的话,挣大钱,如何挣大钱!
经过几个月的操作,终于把手里的大武国假金币兑换出去了。
这要不兑换出去,以大武国的尿性,肯定不给兑换成真金白银。
对张濡来说,能保住家产是最重要的。
但乔治说还能挣一笔!这让张濡琢磨不透。
乔治对张濡说,能不能让他操作一个大盘,定能狠狠的捞一笔!
……
史岩之又来到了青岛港,在和一众驻守在青岛港的官吏聚餐。
宋国户部也把所有存储的大武国金币花出去了,只部分采用货物兑换,大部分用金币购买。购买了大量的大武国货物,从大的蒸汽机,到小的盘条,铁钉,还有石油钻探设备。
赵拱大笑道:“大武国没有金银了,哈哈!拿什么犒赏三军,”
史岩之说道:“我们也不能高兴太早,大武国民间普通采用银元票,官府就是没有金银也能照常发俸禄,”
一个官员说道:“啊,这样说来,大武国也没有吃亏,他们以前用假金币购买我国货物,我们又用他们的金币购买他们的货物,”
史岩之说道:“嗯,大武国以后不能用假金币,购买我们的货物了,只能采用易货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