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8章 1588地利(2/2)
如果我们设下伏兵,明军的这些火器,可就全都用不上了。”
“埋伏”
国司元相虽然心里看不起小早川隆景,但是听到他的建议,设下伏兵偷袭的话,似乎明军应该来不及准备大崩击溃他的军队。
“可是,需要出动多少人才能获胜
这里可是大田,大量的粮草輜重具堆积在此,若是失败,大田城怕是不保。”
国司元相有些担心的说道。
“不怕,我们出动一万五千人,城里先留下两千防守,而且很快就有四千援兵抵达。
就算失败,退回来的军队和城里的六千人,兵力绝对也会超过一万人。”
小早川隆景心里默默计算一番后,对国司元相说道,“只是什么地方合適打伏击,这个就需要国司大人考虑了,毕竟我对周围地形並不熟悉。”
三言两语之间,小早川隆景就成功鼓动国司元相出动大军埋伏明军。
当然,这其实也是当下倭军最好的战法。
在火力不足的情况下,以伏击战这样突袭的战法,確实可以让明军手忙脚乱,甚至不敌败退。
“此事还必须儘快决断,否则明军就杀到城下了。”
小早川隆景进一步刺激道,只是他说的也是实话。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断而不断,必有后患。
“好,城西来路上,三十里外有处洼地,明军”
国司元相不是拖沓之人,明军现在距离大田城已经不足百里,自然只能在大田城周围寻找埋伏地点。
明军沿大道过来,国司元相自然顺著来路往外回忆,很容易就想到伏击地点。
“立即调动兵马,我们先去实地查勘一番,也好做部署。”
於是,刚到大田城的小早川隆景又和国司元相带著护卫骑马出城,快速勘查地形,设置伏击预案。
而大田城里的守军,这个时候也开始手忙脚乱的集结起来,准备出城伏击明军。
刘綎带的百余名护卫,终於在明军大队距离大田城五十多里的地方追上部队,隨即就询问了带队千总这些天的情况。
“你们发现了倭国的哨探”
刘綎在了解情况后,很快就知道明军发现倭国哨探的情报。
虽然这些斥候侦查都非常隱蔽,但是总有失手的时候。
明军运动,也会前后左右布置斥候侦查,他们也怕中埋伏,即便他们已经身经多战,胆气已经歷练出来了。
“是的,就在今日上午,我军拔营前就收到消息,斥候小队在前方几里处和我军哨探遭遇”
倭军哨骑会隱蔽,明军亦然,然后两边就很隱蔽的碰上面,直接就是近战。
好在,敢成为斥候的明军也都是亡命徒,手下功夫不错,即便倭军也是厉害,双方近战倒是斗个旗鼓相当。
各有损失后,这才退走。
“双方各有多少人,伤亡如何”
刘綎皱眉问道。
“我方斥候十人,对方约摸相当,我军一人阵亡,两人受伤。
倭寇死伤在三四人之间,不过他们带走尸首,所以没有斩获。”
刘綎一听没有斩获,就知道对方退走或许为真,毕竟距离明军大营不远,他们不敢逗留。
倒是双方近战,还是斥候这种驍勇之辈,居然都没能压制对手,可见倭人近战还是有点实力的,也难怪当年能作乱东南多年。
“这段时间交战,你们应该也意识到了,倭人虽然身材矮小,可他们拼杀是真不要命,打法常常克制我军。”
这话,其实刘綎说的很是客气,明军和倭军近战,基本没討到好。
別看倭寇矮小,可似乎弹跳力不错,那些使用长刀倭寇常常爆起杀人,都是跳扑著冲向明军,刀刀砍向脖颈。
倒是倭国卒轻,经受不起明军火器打击,常常一触击溃。
“现在距离大田还有多远”
刘綎问道。
“约摸六七十里,赶路的话,两日內即可到达。”
千总急忙说道。
这时候,负责前队的千总也急匆匆赶来,向刘綎行礼后退到一边。
这支三千人的明军队伍里,就是两个钱总,各带千余名士卒,还有个炮营千总,手下有几百人。
“这大田的倭寇,怕是早些天就已经发现你们了。”
刘綎这时候脑袋瓜子也是飞速转动,他虽然靠著父亲余荫在明军將领中获得飞速提拔,可要是真没点本事,也不会被戚继光看重。
至少,当初在四川时他就曾隨父討伐九丝蛮,参与过西南多次平叛战爭。
西南的地形,遭遇战、埋伏战可是没少打。
“如果倭寇在百里外就发现我们,他们会据城死守还是什么”
刘綎在心里问自己,视线不由自主投向远处的山岭。
山不高,但是却山套山,山连山连绵不绝,和西南地形也差不多了,除了稍微矮点。
但是若是有好地形设下埋伏,倭军藏在山上用鸟銃、箭矢打击明军.
“嘶。”
刘綎心中一动,不管倭军主將是否有此打算,他都不得不防。
“前方加派斥候侦查,前出二十里。
每日行军距离减至二十里,斥候务必提前確定安营位置,並搜索四周,特別是周围山头,务必派把总带兵上山。”
本来兵力就不足,又留下两千人守津田,他现在就更加捉襟见肘。
这时候要是再损兵,大田也不用去了,还是等候戚大帅的援兵好些。
本来想突袭,没想到倭寇已经知道了,再急匆匆赶去已经失去了意义。
两天的路程,为了保险,刘綎已经打算推迟到三四日,如此,士卒也能得到休整,遭遇夜袭或者埋伏时不至於因为精疲力竭而无力抵抗。
明军行进突然放缓的消息,自然很快就传到小早川隆景和国司元相耳中。
“明將不凡,我们要小心应对。”
带著兵马出城半日赶到埋伏点,本来以为一两日就可以完成这次交战,但是看来有难度了。
“不怕,就算埋伏战打不成,至少我军可以布置铁炮和火器、弓手於山顶阻击明军,迟滯他们的的前进。
他们终究兵力不足,虽然我军无法主动攻击,但拦下他们还是可以的。”
小早川隆景其实早就盘算如何与明军作战,据城死守绝对是下策,倒不如利用地形迟滯明军进攻,等待各路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