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隆万盛世 > 第1495章 1585太平洋金矿区

第1495章 1585太平洋金矿区(1/2)

目录

虎蹲炮这种,不是神机营用的,神机营装备的是大將军炮和大型佛朗机炮、鸟銃,这种原始步兵炮其实是五军营使用。

在军阵之前布置虎蹲炮,等敌军杀到近前时给与迎头痛击。

至於之后,就算敌军继续衝锋和军阵碰撞,也无法產生多大的衝击力了。

毕竟,冲在最前面的往往都是敌军精锐,已经被虎蹲炮大量杀伤。

魏广德说这话,其实也隱含了他和张科对京营重新打造的计划。

京营实际上已经废了,但是废物里总归还有两三万精壮。

大明的京营从隆庆大阅开始,兵部一直勉力维持著三千营和神机营的战力,好不容易凑出来的骑兵和火器手,当然不会再让他们被打回原形。

好在这两营兵马总共不到万人,维持起来比较容易。

而五军营规模最大,也是京营的主力,按照兵部的典策,就算不包含山东、河南等卫所的外军,实际兵力也应该在十二万人左右。

但是,这里面大部分已经是勛贵吃空餉的工具人。

对此,兵部毫无办法,除非文官集团真要和勛贵撕破脸。

但关键是真要实点人数,皇帝未必会答应压缩五军营,最大的可能就是让五军都督府负责勾选军户。

也就是把民户强行转变成军户,让他们家人出丁进入军营。

当初南京因为振武营兵变,就把缺额捅了出来,之后南京兵部勾选军户,结果人虽然凑齐了,但却导致数万百姓逃离,沦为流民。

地方上了不小力气才把人又安抚下来,更別说那些被勾选的民户,许多都是坚决不干军户的。

这也是嘉靖后期,江南大肆扩张营兵的原因,卫所兵实在是没法勾选了,临时当兵吃粮有人愿意,但是一旦要把家庭变成军户,根本就没人愿意去。

於是,为了避免京畿附近百姓也大量逃离,勾选军户之事肯定是不能进行。

稳定压倒一切,都是各个时代的主旋律。

为此,魏广德自然只能另闢蹊径,表面上维持庞大的五军营,兵部也按照惯例拨给军餉,让勛贵满意。

但是在私下里,將残存的几万人挑挑捡捡分出两万多人编成一个缩小版五军营。

对五军都督府的回覆就是应付每两年一次的大阅,这样光是京营也能拉出三万人给皇帝、內廷看看。

这两万多人,组成前后左右中五军,每营也就五千人左右。

现在嘛,勉强算是一支军队,毕竟每月集中训练三次,士卒也能拿到五成餉,维持小家庭温饱倒是可以。

兵部也不考虑徵调山东、河南等地的客军了,每次徵调班军其实都搞的鸡飞狗跳,银子了不老少,效果却达不到预期。

於是,他们也曾考虑扣两万人的军餉,招募营兵充数。

这事儿自然是无疾而终,毕竟两万人的军餉每年是笔大数字,勛贵也不愿意放弃。

倒不是他们这些公爵、侯爵捨不得,而是

兵部改动,他们就会在家里闹得鸡犬不寧。

京城的勛贵,早就已经发展成一个大家族,主家自然是要帮助分支的,所以也必须表明態度。

这就是大明军改最大的障碍,而他们背后则是站著皇帝,皇帝还要靠他们维持皇权。

虽然文官分走不少权利,但是勛贵手里还握著京营的刀柄,是皇权最后的保障。

这就是不管皇帝如何换,但总有一个国公会成为皇帝宠臣的缘故。

他,就是皇帝控制军队的人。

於是,招募营兵补充军营的计划自然是破產,就算魏广德说和都没用。

大明的京营,也就只有围绕著这三万多人打主意,装备最精良的武器和严格操练,就成为他们唯一能做的。

“嗯,我正打算从五军营中调拨一千人补充神机营,到时候这些去了倭国的军士回来,除一部分返回神机营外,其他的就补充到五军营中去。”

张科回答道。

“兵部要时刻关注那些京营的兵马,经歷几次战阵其实就可以调回来。

毕竟,他们也算有了作战经验,另外再调拨一批人过去,轮换练兵,我觉得比只在校场操练要强。”

魏广德又把后世老山轮战搬了出来,他不需要京营那些人有太多战场廝杀的经歷,毕竟多是火器手,很难有近战的机会。

上几次战场,有些战阵经歷就够了。

至於这么点人马轮流调动会不会很麻烦,在他们这些上位者看来,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

麻烦事儿都是

不过只要在东征期间,如果能够调拨几批人过去,回来那可就相当於几千京营將士有了战场经验。

再有军事行动,他们至少会比那些只会校场操练的士兵沉著得多,不会上了战场就腿软。

已经在倭国腿软过了,自然再上战场就好多了。

这边试炮完成,魏广德把铸造的事儿交给江治,他就不管了。

常年在工部,江治自然有办法在最短的时间里造出最多的炮来交付。

至於后面的,当然还要继续铸造,京营那边也需要这东西。

魏广德出了军械局的时候,时辰还早,不过申时初。

走到轿子前,魏广德吩咐道:“回內阁。”

说完话,他回身冲张科、江治拱拱手,就一头钻进轿子。

隨著领头轿夫呼喝,眾轿夫抬起大轿,忽闪忽闪的就往前走去。

魏广德回到內阁时,芦布还有些惊奇。

他以为魏广德不会来內阁了,还想著酉时主动去和张阁老说声,看他是否要召申阁老议事。

毕竟,每天散衙前內阁阁老互通消息,已经是十多年来的惯例。

值房里没有奏疏,魏广德也难得有了个段清閒。

等芦布送来茶水,他就吩咐他在外面候著,自己从一旁书架上隨意抽了本书,就坐在案几旁翻看起来。

悠閒时光总是短暂,不多时就已经酉时了。

魏广德这才收好书,提笔按照万历皇帝的意思,草擬了旨意,让兵部加派兵马增援倭国前线,直到酉时中,他才叫芦布去请人。

很快,张四维、申时行都过来。

其实魏广德出去和回来,他们都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