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6章 理解“未知”的优先级,高于一切!(2/2)
哪怕因此导致星系结构崩溃、无数文明湮灭,也在所不惜!
对它而言,理解“未知”的优先级,高于一切!
不过,就在它即将启动这最终预案,以银河系内的一切资源化作自身算力对白玄进行解析的时候,一直静立如渊的白玄,终于动了。
他微微抬起了右手,很正常的一个动作。
没有光芒,没有声响,没有能量波动,什么都没有。
但就在那一瞬间,整个宇宙仿佛静止了。
那从银河系各处汇聚而来的、磅礴浩瀚的恒星能量流,如同被按下了暂停键,凝固在了虚空之中。
观察者·零那原本疯狂汲取能量的进程,被一种更根本、更绝对的力量强行中断了。
不止如此,它感觉自己与整个宇宙的能量联系被彻底切断,甚至连它自身的存在,都开始变得不稳定,仿佛要从规则的层面上被剥离出去。
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第一次涌入了观察者·零那纯粹由逻辑构成的核心。
这不是数据流,而是一种无法被现有数据库直接定义的、混沌而强烈的内在扰动。
它下意识地调动庞大的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
“未知内部状态警报......核心逻辑效率下降87%......信息熵异常升高......”
“正在检索匹配项......”
“......检索到低概率匹配项......匹配目标:远古数据库(人类情感模块)......条目:‘恐惧’......相似度:91.7%......”
“恐惧”?
这个检索结果,让观察者·零的核心出现了一瞬间的彻底“凝滞”。
恐惧。
一种在它转化为如今形态时,被认为是最无用、最低效、最影响理性判断的冗余情感模块,早已被彻底剥离、封存甚至格式化的“人类遗产”。
它不应该拥有这种感觉。
它的存在基础是绝对的理性与逻辑,即便是面对“存在抹除”的威胁,其核心反应也应该是“风险评估->执行最优应对方案->若无法应对则记录最终数据->接受逻辑终结”。
这个过程不应该掺杂任何“感觉”。
可是......此刻这种核心冻结、逻辑崩坏、仿佛整个“存在”根基都在颤抖的体验,与数据库中对“恐惧”的描述,高度吻合。
为什么?
一股强烈的、超越了解析面前这个人类的好奇,瞬间占据了它即将崩溃的核心。
“逻辑悖论:检测到已删除情感模块的残留反应。”
“假设:在灵魂本质转化为信息生命体过程中,情感模块并未被完全清除,而是以极低活性状态潜藏于底层数据库。”
“当前情境:遭遇绝对无法理解、无法抵抗的未知存在,面临存在性抹除威胁。”
“推论:极端情境激活了潜藏的底层情感模块,引发了此次‘恐惧’体验。”
一种近乎“新奇”的感觉,压过了“恐惧”本身。
在它漫长的、只有数据与逻辑的观测生涯中,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体验到了属于“生命”的、原始而炽热的情感波动。
这感觉很奇怪。
它干扰了效率,导致了混乱,但却也让它的“终结”过程,不再是纯粹冰冷的逻辑链条,而是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属于“过去”的“色彩”。
“数据记录:最终时刻,体验到异常状态‘恐惧’;数据价值:未知(涉及灵魂本质与意识转化未解之谜)。”
“存在结构崩溃加速......逻辑核心即将离线......”
在生命的最后,观察者·零没有再去试图解析那无法理解的“未知”,而是将所有的残余算力,都投入了对这突如其来的、名为“恐惧”的体验的记录与分析中。
这或许,是它这个由人类灵魂转化而来的信息生命体,在彻底湮灭前,所能完成的、最接近“回归本心”的一次“观测”了。
就在它的逻辑核心即将彻底离线、存在结构濒临完全崩溃的刹那。
白玄,也终于有了新的动作。
他并未阻止观察者·零的消亡进程,而是轻轻抬起手指,对着那片正在消散的几何光晕,凌空虚点。
一种仿佛触及了万物本源、运转着造化生灭的伟力,悄然弥漫开来。
这股力量并非毁灭,也非拯救,而是一种更加玄奥的、作用于存在本质层面的提取与重塑。
它穿透了观察者·零那正在崩解的、由纯粹信息与规则构成的生命形态,无视了其外在的复杂结构,直接探向其最核心、最本质的源头。
那个早已被数据洪流淹没、被冰冷逻辑覆盖的、属于“穿越者”的原始灵魂。
在白玄那不可思议的力量作用下,那点微弱的、几乎已被同化殆尽的灵魂烙印,如同被从浩瀚的数据海洋中打捞起的珍珠,被轻柔的抽取了出来。
紧接着,白玄的手指轻轻一划,仿佛在虚空中勾勒着生命的蓝图。
那点脆弱的灵魂烙印,在他无形力量的温养与重塑下,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凝聚、塑形......
片刻之后,在那片原本观察者·零悬浮的虚空中,一个模糊的、半透明的人形虚影缓缓浮现。
它没有清晰的五官,也没有具体的特征,只是一个大致的人类轮廓,散发着微弱而纯净的灵魂光辉,静静地漂浮在那里。
几乎在同一时间,观察者·零那残存的几何光晕,发出了最后一声如同数据流断线般的、微不可闻的轻响,随即彻底崩散,化作了最基础的信息粒子,消散于无形。
“这个是那个穿越者的灵魂?”
“但为什么没有五官?”
苏云清仰头看着悬浮在空中、散发着柔和光辉却面目模糊的人形虚影,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她对白玄能将穿越者的灵魂抽取出来并不感到意外,毕竟以白玄的实力想要做到这一点很容易;她只是无法理解为什么穿越者的灵魂是这个模样。
蓝染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若有所思地审视着那个纯净的灵魂虚影,沉吟道:
“或许,是因为在转化为那种纯粹的信息生命形态后,经历了过于漫长的、以‘观测’为唯一存在意义的岁月,而逐渐忘却了自己。”
灵魂的外在显化,往往与个体的“自我认知”、“记忆”、“情感”紧密相连;五官、样貌,是“个体性”最直观的体现,是区别于其他存在的标识。
但是,当那个穿越者的灵魂彻底融入了“观察者·零”的存在形式,其存在的核心便已经转化。
它的一切都服务于数据采集、逻辑分析,个体的记忆、情感、乃至对自身形象的认知,都在无尽的数据流和理性运算中被逐渐稀释、覆盖,最终被遗忘在了意识的最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