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沧海扬帆 > 第533章 引进一个外来的实体

第533章 引进一个外来的实体(1/2)

目录

“枫林研究所,还有泽山冶金研究所,采取的方法都是成立一个实体来做创收工作。泽研所的做法还要更激进一些,他们是鼓励各个研究室自行寻找创收机会,一旦项目成熟,就单独成立一个实体来做。目前泽研所下属的创收实体已经有七八个了,搞稀土的泽炼只是最大的一个而已。”

高凡开始给蔡慕青传授经验了。他的想法,是如法炮制,帮化工设计院也成立一个下属公司,专门做创收的工作。这方面,他有足够的经验。

“各个研究室自己成立实体,收入怎么分配呢?”蔡慕青问。

高凡道:“泽研所订了个规矩,和社会上的承包制差不多,就是大头交给所里,小头留在研究室。在研究室内部,则是按照贡献大小进行分配,贡献大的多得,贡献小甚至没贡献的,就只能拿到一个保底水平。”

蔡慕青摇摇头,道:“这个方法,在我们设计院可能行不通。我们设计院里有一些老学者,体力和精力都不能和年轻工程师比,如果要做这种创收的工作,他们肯定是承担不了多少的。但是,最终分配的时候,如果只给他们一个保底,他们是会有意见的。”

高凡不屑地说:“有意见又能如何?原则定下来,人人平等,他们有什么理由要求特殊待遇?”

蔡慕青不知道该如何向高凡解释。郑立农在旁边说道:“小高,你可别小看这些老学者的能量。有一些人,资历比我还深,他们如果闹起来,别说蔡院长扛不住,连我都扛不住呢。”

“还有这样的事!”高凡惊了。

郑立农可是当过副部长的,在整个工业系统里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到哪个省去视察工作,省里的领导都要出来作陪的。

设计院的几个老工程师,怎么有能力闹到让郑立农都扛不住呢?

见高凡有些将信将疑,蔡慕青叹了口气,开始给高凡解释。

照蔡慕青的说法,如化工设计院这种国字号的研究机构,往往都会有一些老资格的专家。他们或者是解放前留下来的,或者是解放之初从国外回来的,属于设计院的建院元勋。

50年代的时候,国家一穷二白,人才极其缺乏,这些老专家在当年都是宝贝,很多人曾经接受过老一代领导人的接见,至今仍有上达天听的能力。

这些人如果对于院里的工作不满,闹到部里去都算是比较克制了。蔡慕青这个院长,还真是不敢跟他们呲牙。

“据我的印象,这些老学者,应当都是德高望重的人吧,怎么会这么不讲理呢?”高凡问道。

郑立农冷笑道:“德高望重的老学者当然是有的,而且还不少。但为老不尊的也同样有,而且同样也不少。”

蔡慕青道:“其实也不能说这些老学者是不讲理。有时候,他们只是对院里的工作安排不理解,所以会提一些意见。还有的,就是自身也有一些实际的困难,比如孩子不太争气,需要他们去赚钱,这样一来,这些老学者对于经济问题就比较敏感了。”

“泽研所那边,我还真没听说过这种事情。”高凡嘟囔道。

他倒也能想明白这个道理。泽研所是小研究所,又地处偏僻的山区,有能量的老学者肯定不会窝在这种小地方的。退一步说,如果真有一位老学者愿意窝在这种地方,那么他肯定是勇于奉献的那一类人,自然不会在个人利益的问题上无理取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