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宋主神王爷 > 分节阅读 131

分节阅读 131(2/2)

目录

然而,制造玻璃的第一个高要求是有耐高温的锅。第二个造玻璃的难度是纯碱,不过应该有东西可以代替。比如说,一种是用草木灰,当时的欧洲国家在很长时间里都使用这种原料。却对东方国家进行保密

最后一个难度,应该是如何去除玻璃浆中的气泡,如果不能干净的去除掉,那么产生的玻璃就很难看,而且容易断裂。

现代工厂的处理方法是加入二氧化合物,朱子龙可以用硝酸也就是硝石,来代替。不过考虑到,硝石以后大量的可能要用在军事发明上,产量在宋朝不算特别大,朱子龙就感觉有些蛋痛和肉痛

“或许可以用砒霜”朱子龙暗暗心想。

向玻璃液中加砒霜,当砒霜进入玻璃液后,由于高温而生成蒸汽,最终可快速的将小气泡带走。不过,向灼热的玻璃液中加入砒霜,升华成有剧毒的大量蒸气,应该会直接把工人毒倒在地吧

想想砒霜也不便宜,而且还会有安全故事,朱子龙又举旗不定了。

最终,朱子龙选择了一些日化用品,在摸去包装上的字样后。又配上一些玻璃制器,准备做为过几天去参加宴会,讨得便宜皇帝老爸的礼物。

这里的东西是很多,但是不能一次就送太多,否则会容易让人有种,容易得到就不太珍惜的感觉。

“橡胶的事,进入正规了。或许我现在可以抽空,这几天做个玻璃的试验,那怕不成功也没事。”自语过后的朱子龙,走出工作室时,接到杨志来人的提前通知。

说已经接了潘金莲到达快活林了,朱子龙也是顺手就回了句:“本王知道了,只是这几天要入宫,还有其它要事。此一时,彼一时。为免误人口实,先将潘金莲安排进报社工作吧。就说是是本王的意思,若是武二郎问起,就说武大和潘金莲一事,因我而起,自然要关照劝解一二。而报社里的诸位女中英才,正好可行此事”

“是,王爷”

接下来的时间里,通过咨询主神系统指导员,朱子龙终于得知了一种提纯玻璃技术的更好替代品。

精细盐

只要加入合适比例的精细盐,然后搅拌的时间足够长,玻璃浆中的绝大多数气泡能够消失。

不仅如此,玻璃液中的条纹和结石也终将全部消失,玻璃液就会变得完全匀称透明。早期的光学玻璃就是采取这个方法来制造的,用来制造商业级玻璃器当然更不在话下。

第252章 盐

一做为一名王爷,又是住在开封城中,而且很有钱。朱子龙自然不会舍近求远,当下让人去外面多购买点盐过来

高炉还没有出来,他当然不是准备就试验做玻璃。而是指望着能先把精细盐提纯一下

这些个月以来,他的吃食当中,自然少不了精盐。但此精盐非彼精盐也,若是只是做菜,朱子龙还是能接受的,但是若是要用来做玻璃,估计还得再提纯一下。

只少也得达到像现代精盐那种差不多的纯度,成功率才可能高一些。

“王爷,盐买回来了。这是账单,按照你的吩咐,特意要来的,还有一些其它东西,已经放到了仓库里”

“哦,放下,先出去吧,有事再叫你”朱子龙轻飘飘的回答道。

“是”

拿起账单,朱子龙却是眼睛闪了又闪。

“盐的价格,又涨了而且还是涨这么多每盐一斤卖银三分四我记的上个月,还是每盐一斤卖银一分五厘。运河那边,更是只有卖银一分二厘左右呢”

容不得朱子龙不惊讶,因为按照这个价格,约等同于,后世21世纪给你定价一包盐一百元左右人民币一样的感觉。换谁也吃不消呀

想想现代21世纪那边,超市里平均二三元钱一包的盐,还是精细盐。出厂价更便宜,朱子龙极度无语。

“每个朝代的朝庭都规定盐铁茶必须官方专卖,凡是私下贩卖的都是重罪,而且这重罪的程度基本上都是和砍头无一般无二,也是难怪,这其中的利润竞然如此之重。换了我,也肯定这样”

一个盐一个米,都是生活必需品。

米只少种田是宋朝百姓的主业,几乎90的人都在种,只要不是天灾连续的来,倒也涨价也有限的紧。但是,这盐

食盐中的钠离子是神经系统中传递信息的必备物质,肌肉收缩和心脏跳动都与钠离子有关。所以,人体缺盐的话,神经系统就会非常虚弱,人就显得没有劲。还特别容易得病

盐不仅是重要的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它调节人体内水分均衡的分布,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参与胃酸的形成,促使消化液的分泌,能增进食欲。

同时,还保证胃蛋白酶作用所必需的酸碱度,维持机体内酸碱度的平衡,和体液的正常循环。

所以从有些角度上来讲,盐的作用甚至比米还要重要。

古代盐的产量有限,所以造成了价格高昂,利润惊人。连现代的盐那么便宜都有人走私。何况是古代这会儿,要不是朱子龙已经有了不少赚钱的营生,他都想去走私贩盐了。

“开封这边最近的盐场,应该是黄海那边吧也就是海盐了有运河相通,尽管距离数百近千里,也是十几天内可以来个来回。海盐呀,难怪了”朱子龙叹息。

走私盐这么高的利润就是死罪,也会有人做的。犹其是海盐,海水取之不金,费的主要是人工和时间。几乎成本无视,利润高的足以让人走私而对抗官府

说实话,曹家就有人在走私盐,其它几家你要说没人,打死朱子龙也不信。只是隐蔽性做的比较好,加上有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好处大家一起拿。而且皇帝也不太管事,呵呵,当然这也和海盐毕竟不是主流盐有关

想到这,朱子龙重重的叹息了一下。

别看大宋朝的税收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能把走私盐的重重打击下,不说税收加倍,只少增加个三四成左右肯定是没问题的。

不过,想归想,已经固化的这块利益朱子龙暂时动不了,谁动谁死。

叹息了过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