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0(2/2)
这种下三流的方法,却是从古到今,不管过了多久,都是这般的实用。不知道历史上,多少英雄人物,都是倒在了这种三流的石灰粉遮眼之上。
脱身之后的朱子龙低头一看,臂上袖子裂了四条大缝,伤口鲜血泉涌,幸而保住一条手臂。但是,想想就后怕,心下大怒。
再抬头,朱子龙不怒了,而是差点吓尿。
窝靠真的假的你t的是在逗我闭着眼睛又攻了过来而且脚步,剑法不乱,你是盲僧呀
强烈要求官方,削弱你这个英雄。简直变态
勉强一挡,砰砰锵锵的声音过后,朱子龙手上的长剑碎片落了一地,竟震成了十几段。再也不复存在,当然这也和此剑,本来就裂纹丛生,不堪重用有关。
如此生死存亡,紧要关头。
眼看朱子龙就要当胸中招了,突然那边房间窗户处,一道劲风快速冲来,明显有暗器射来。
蒙面闭眼刺客一惊,连就地一个驴打地,衣裳上全是灰尘的闪开了。
这刺客明显眼睛里确实是中了灰粉,但却是硬撑,此时惊想:“莫不是那梁红玉,酒醒了时机已失,不可久留,需去也”
当下,他提气就是闪上墙头。
“我这王府欺是你想来就来,想去就去的”不知何时,朱子龙摔倒的地方就距离刚才手枪掉落的地方不远,此时已然提枪拿起。
当下,就是对准了刺客就是来了一枪。消音器之下,枪声不大,就跟有人扔了一个暗器的破空之声差不多。
只听的当的一下,紧接着刺客的背心上闪起一道金属磨蹭的火花,然后听的他又闷哼了一下。显然受伤,不过却消失在了墙壁上。
“有没有搞错什么样的内甲,竞然可以当防弹衣使用”朱子龙有些难以置信,不过却也这下明白了,为什么之前开了一枪,对方不但没有重伤,也没有挂掉的原因。
因为对方,竞然外衣之下穿着像山寨防弹衣一样的内甲。这就难怪了
毕竟,手枪子弹的穿透力并不算太强。另一个,对方是一流高手,又有内力又有强悍的肌肉再加软金属甲,防护对抗能力都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提并论的。
第250章 指纹
朱子龙正思索间,那边房间门口,梁红玉又一头载倒。吓的朱子龙连忙跑过去查看,细问之下,松了一口气。
梁红玉只是酒还没全醒,手脚无力,强行发力。现在紧张状态一放松,就四肢软力了。不过,她仍然强撑的,看见朱子龙手臂上有伤口,撕下衣袖上一条布给朱子龙包扎。
“红玉,不要紧的。我没事,你且好生休息”朱子龙说话间,院门给撞开了,府中守卫们一干人等大量的冲了进来。
和电视剧里警员总是最后一个到一样,他们也是应景。
不过,朱子龙没有怪他们。毕竟他们只是三流的守卫。如果正面对抗,以他们的人数,可以蚂蚁咬死大象。特种作战的话,府中林冲,杨志等高手都有事不在,原以为有梁红玉这个高手在,加上自己也不差,所以没想太多。
能在一分钟左右就冲过来,保护自己,按照宋朝各府的守卫能力来看,他们已经是超常发挥了。就算是皇宫里的侍卫,最多也就这种水平。
当然,皇宫里的一流高手坐镇的数量要多,而且还有军队守卫。
没一会儿,整个王府都是火把从起,守卫的人数多了一倍。到处都把守着人
房间里,朱子龙扶着梁红玉喝下解酒鸡汤,坐一起细声问道:“红玉,那刺客似乎今晚的目标本来是你。你和林冲是同一个师傅。据说,周老师傅的师尊是武学奇才大师金台,那人使的什么剑法,自称是金台所创。你可认识”
“我并不认识,也没听说过这剑法。也许去问一问我的那些前辈,可能会知道点。”梁红玉回答道。
“仅如此,也不用去管他。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最终的目标,还是本王。你且好生休息再说”朱子龙好生的安慰起梁红玉,让她不要多想。
出得房间来,朱子龙看了看自己给包扎的手臂,望天陷入了思索之中,以朱子龙的体质,已经开始快速恢复了
在后世,有人汇总之,外称古语有言:“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
这句话,指项王、李元霸、李存孝、金台。
西楚霸王自从不必多说,诗经中有记载:维天有汉,鉴亦有光。汉的意思是银河。再者说,中国绝大部分都是汉人,文字是汉字,汉有多重要
李存孝是唐宋之间中国百年历史大分裂时期的武将,他是五代晋王李克用的义子,李克用手下有十三名义子最强,号称十三太保,李存孝是最强一个,因此十三太保也特指他一人。
曾记载他带着十多个骑兵攻克长安城,也因此得以和另一个虚构人物李元霸相提并论。
并且五代正是唐朝之后的历史时期,李元霸这个虚构人物的影响力在民间非常大,因此李存孝能与其相提并论,可谓在当时李存孝的确是一名绝顶猛将。
拳不过金金台是北宋年间的武学奇才,朱子龙穿越来到宋朝后,现己得知他是周侗的老师,而周侗又曾是卢俊义、林冲、史文恭、和岳飞的老师。自然对他少不了一轮番的打听
根据朱子龙以前的打听,金台曾经支持王安石变法,传授过蔡京内功,当然后者只是学一学好玩罢了。
盛年的金台客居嵩山,李秋水之妹李沧海从家里负气出走后遍游祖国名山大川,这一日前来挑战少林寺诸僧,并以大、小无相功无上神力挫败少林诸多大师。
当时客居嵩山的金台出面打平了武学奇才李沧海,解了少林之围,但之前心如止水的金台却因此战如无崖子那般,深深爱上了这大地诗章翩若惊鸿的李沧海。
随之,金台追随李沧海去往那遥远的北国,“又把行藏付海山”。后来,其书童如岳自习武功成长为一代大师周侗周如岳,并与陈希真、张中坚等北宋武学大师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