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宋主神王爷 > 分节阅读 110

分节阅读 110(2/2)

目录

因为社旗是,一个红大星,五个小星星,旗面全红。要是有后世中国人在这里,一定会惊讶的大叫,这不就是新中国的五星红旗吗

左拐几个街口后,车夫老王向车边上的送报人等,叫道:“第一站城隍庙的到了,准备下车的注意了。送完了这附近的,就在这路口等马车回来。王爷说了,这公共马车现在暂时不对外接外客,是自家的。到时候大家再一起坐车回去”

“知道了,老王叔。”众送报人皆是回道,三毛犹其叫的最响亮。

送报只占用早上的时间,一个月八两左右的银子,王爷好心多给三成,就是十两左右。送完了报,回去斧头帮继续上下班,这一个月下来就是二十两左右的收入。

这份工作,三毛绝不能失去。一家老小,特别是重病的父亲全依靠这份工资来养活了。

下了车,做为三组的组长,三毛开始对众人分配任务。不过因为事先都说好了,只是再重复一下罢了。每个人送五十家,每家二份报纸,辰时之前送完仅可。

三毛做为组长,要送八十家,当先来到一家酒店外面。

给开门的伙计鞠躬道:“这位哥哥,我是来送报纸的。大宋周报,事先说好的”

“哦,是有这么回事,掌柜的说过。那就放桌子上吧”伙计还算客气,一句话低头自己忙活,也是个实在人。三毛入内,给每个桌子上都放上一张报纸,想想又拿出十张,交到伙计手上。

客气的说道:“哥哥,留十张在柜台那边,若是有人看,还请稍加说明一下。多谢了”

“好了,知道了。”

如此这般送下来,三毛格外的认真。心眼也多,明明送的地方要比别人多,却是手脚勤快,第一个提前送完了。早早的站在原来的接送路口,等待马车归来。

只是,他却不知道。就在他送报纸的时候,远远的也有一个小马车,就跟在附近。等到他走后,马车里亦然走下来几个人,若是三毛在这,一定会吓一跳。

因为这些人,都是熟人

第211章 各界的反映

“这三毛送报还真是实在,而且肯动头脑,嗯,不错,不错。”化妆过后的朱子龙和李清照,相视间一笑。然后走进了一家刚刚三毛送报的酒店内

二人假装是食客,选了点小菜就此占了一个桌位坐下。

第一次自己的报社在大宋发行,说不好奇那是假的。所以朱子龙才会和同样好奇的李清照,化妆过后来看看外面的情况。

同来的还有上官师师她们,当然,她们也都女扮男装。

在前几天当朱子龙向她们公开了,其实写红楼梦的朱四海,就是他自己之后。几女着实惊讶了好一阵,才接受这个消息。

然后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对天发誓,不外漏这个秘密。

这边朱子龙他们化妆过后前脚走,上官师师几人也都化妆跟了过来。

这不,朱子龙才占一桌,她们进来也占了一桌。

这些个报纸,她们每个人昨天晚上都亲自校对过,每一份稿子都很熟悉内容,但就是看不够。小心的收起第一张报纸,等到印完了,她们也没了睡意。

朱子龙看了想笑,感觉自己和她们几个宋朝人,变成了后世的高考考生一样。在等待报纸的销量,以及风评如何,就像一个等待高考成绩单的学生一般紧张。

过了一阵,酒店茶楼开始渐渐的来客人了,这是除开化妆过后的朱子龙等人,第一批进来的客人。

不过只是些赶路的脚夫,似乎是文盲,喝了几口坐下来休息时,只是拿起报纸当扇子用,却没有多看几眼。上官师师和李清照等人的表情有些很不自然,甚至于有些想生气的模样。

朱子龙悄悄的安慰她们,这些可能是文盲,而且这里小报众多,你不能指望人家第一印像就是想到了,这是大宋周报,淡定,要淡定。

又过了一阵子,又进来第二批客人。

却是一群货郎商人,可能是路上沾了路水。进来招呼伙计上菜上茶之后,竞然直接拿起桌子上的报纸,当擦脚布用了,然后顺手扔了。

这样比文盲都不如的行为,让朱子龙差点爆走,这回轮到李清照等人安抚他,淡定,蛋定了。

那伙计到是个守信的人,看到这一桌的报纸破烂了,从前台拿了一张好的,放回在原处。

过了一会,终于来了一个读书模样的人。

坐在另一张桌子上后,看见桌子上摆的报纸,问伙计是什么。伙计答,此仍新报也

“客官,这是大宋周报,免费给客官看着消遣的,看罢不要拿走,放桌子上就是。以后每天都有,刚刚我只扫了几眼,看到上面有什么天气预报,也不知道准不准。说五天后城南五十里处,有雷雨。一下就是三天,若是真的,那边的几个村落就要遭灾了,河水会涨过村子的。”

听见伙计说的这般,书生连忙拿起报纸看了起来。几个行脚商人,格外关心天气,也是拿了起来。

少时,那书生先说话了,自言自语道:“这大宋周报满大篇的白话文为多,却是粗俗了点,不过一些笑话和趣闻倒也有趣。嗯,这天气预报估计是乱编的吧就算是官报那边也从来不曾说的这般详细和准确无误的,这小报也是吹的太过了。唉,多半是为了销量吧”

什么叫吹的太过了

这叫科学,你懂个屁朱子龙的脸又是一阵变黑

等到那书生看到红楼梦连载的那一版,化了几分钟看完。

书生猛的一拍自己的大腿叫道:“好一个红楼梦,妙,妙,妙不可言也”

上官师师等人相视一笑,看了眼朱子龙,成了

朱子龙只是皮笑三分,感觉未能尽兴。

几人在茶楼内坐了一上午,这些报纸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