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9(2/2)
在四十岁的时候,他的思想越发地成熟了。让人拒绝了十年,无数次上门推销,谁都嘴皮子练的更6了
他总结了游历所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政治理论,鼓励君王与人民和谐共处,相互保障对方的利益,然后人人平等,实现大同世界。他将其命名为“仁”
然而,实施“仁政”的前提是,要么特别有钱,要么特别有权。
十年推销,家底并不丰厚,要不是有个子贡学生是个大财主,多半撑不下去。于是,他把目标放在了上层人物身上,开始了专攻。
几次下来,终于有了成果,他开始当上了小官。
在这个职位上做得很好,所以很快他就提升到更重要的职位上。他后来又当了工程部长、司法部长,虽然他的才能的确可以胜任这个岗位,但却与当时君王受宠的某位权臣赏识不无关系。朝中有人好当官
他做官期间杀了很多坏人,也杀了一些好人,但他认为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他开始受到君王的重视,他一步一步地升职,直至被任命为首相。
从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了人生巅峰。
若干年后,他觉得时机到了,他开始推行自己的理念,把自己的学生安排进政府,把国家分成四份来治理。
然而,功高盖主的下场,不管是以前还是以后,除非你造反,自己当老大,或者放权走人,否则都没有好下场。
他是个念旧的人,不想造反,最后只能辞职走人。
在知天命的年纪里,他重新开始周游列国。
他已经没有以前的精力了,他头发花白,双目混浊,驼着背,奔走在一个个国家间。人到老年,他不再留恋权势,只想传播他的思想。
但是,他身边的弟子却越来越少,很多人都选择了自主创业。有的人成为大律师,有的人成为大富豪,有的人成为外交家,等等等等他的弟子们各自都取得了各自的成功,但他却依旧没有见到理想的曙光。
最终,他不愿背叛自己的理念,以迎合君王们的喜好。所以他一次又一次碰壁,一次又一次失败,直到他老得动不了身,再也无法继续旅行了。
夫人去世时,他还在国外不及回来。他最喜欢的弟子、儿子也先他而去,这些他所珍重的人,让他哭干了眼泪。
临终前,只有子贡和少数几位忠诚的弟子在侧。
他这一生,做过大官,但却没做过什么大事;他没有给自己留下什么财产,最了不起的是他教育了一批弟子。
死后,孔子的亲传弟子们,因为各自走上了人生巅峰,影响力越来越大。
弟子们收集了他的言论,将其编成一本书;他的弟子们整理了他的文献,将其归类为五种学说;他的弟子们背负上他的理想,将其繁衍出一个学术集团;他的弟子们继承他的事业,一代一代地把天下抗在自己的肩膀上,无论是蹒跚前行,还是粉身碎骨。
人多力量大,相信的人多了,各国君王们发现百姓很相信他的理念。于是,很快便皈依在他的画像下。
只不过,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这些君王们,是不会老实的。他们暗中肆意篡改孔子书中的言论内容,巧立名目,将他的思想扭曲成一种统治术,盗用他的名字奴役人民。
不过,大部分时候,大多数时间里,他被抬高到了九霄云外,被冠上了许多令他难堪的美誉与称号。一座座以他命名的学校和塑像纷纷立起,一批批青年人和老年人穿着他的服装,毕恭毕敬地在他像前膜拜。
他生前遭受了太多的非议,死后也是。但他的精神却从未磨灭
数千年里,有许多人提出过与他类似的精神。直到21世纪,亦然如此
“这是一位不是穿越者,却比穿越者更有超前意识的圣贤。从弱小到强大,从基层到首相,从平凡到伟大”朱子龙心里默默的心想着。
抬起头,看了看四周的人群,朱子龙决定这一刻,自己不应该再抱有什么功利心,应该真正的为国为民做点什么。
第190章 装比装出新高度
接下来的时间里,朱子龙开始对众人大谈,三皇五帝的仁者之治。
能来参加文会的人,特别是那些读书人。在这个时代,一般是脑袋容易被烧坏,又容易给洗脑的人群。于是,一来二去,许多人变得有点崇拜他了。
因为政治正确,加上站在了道德观念至高点。就连柳涚等人都点头称是,表示佩服他的“远大理想”
当然,在柳涚心里,却在骂道:“麻的,这是一个真正狡猾的人,披着羊皮的狼。假装读书人的政客,演戏演得十足,这么像。靠”
其实,一开始朱子龙只是想,反正自己现在也是化妆易容过后的模样。不怕暴露真实的容貌,这个身份过期作废,以前那些不敢说的,现在不说,还等何时
不装比不舒服死机呀
不过说到最后,他竟然似乎连自己也开始相信,那就是自己回到古代的理想了。只要坚持,就能做到那些事情。不由的,朱子龙出了一下惊汗,暗叫好险。
难怪有人说,要给别人洗脑,首先就要给自己洗脑。
不过,看着四目之下全是一脸等候巨作的人,他才记起来,刚才自己先洗了一把,好像说了什么要出论语的增补注义出来吧
大家这里在等干货呀
这下收手,可是面子失大了,等于是前功尽弃。
算了,怕个屁,反正也不是真面容貌。拼了,就把之前在主神系统里看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