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宋主神王爷 > 分节阅读 34

分节阅读 34(2/2)

目录

想到店里的豆腐似乎不够用了,于是她决定磨好了豆腐,只等着开门做生意。但看到煮豆子剩下的热汤水,豆腐西施突然觉得身上有点痒,她心中估算一下,觉得离天亮还有点时间,足够

于是,李三娘也决定了,她要好好的洗一个澡。

李三娘二十岁出头,这年纪在宋代却已经是“超级剩女”,如果她按照正常人的途径嫁人生孩子,在这年龄段上,一般被人称为“准黄脸婆”了。

三娘一直保持着用豆浆水洗浴的习惯,这么多年来,起初这习惯是源自于节俭,到后来,李三娘隐约发现自己皮肤娇嫩如豆腐的秘密后,开始自觉自愿的维持这一习惯。

所以,这豆腐西施的美名,似乎也并不算是浪得虚名。

俗话说的好,白里透红,与众不同。本来李三娘就生的娇美如花,倾国倾城的,皮肤再这么一直嫩白,要不是有了八嫁的风水恶名,恐怕这样的女子生在他处,早就让十里八乡的男子争着抢回去当老婆了。

就算现在有了恶名,没看见以前也有无数的男人胆敢以身犯险,要不然,这八嫁的经历又是怎么来的呢

今儿个李三娘想洗个澡清醒一下,却是突然间发现。

挨在澡堂子不远处的房屋顶上,坐了两个人。到底是自家院落,李三娘行动敏捷,胆大而又心细,夜黑风高之时声音也没个干扰。

房屋上面是朱子龙开导柳月眉二三个小时,李三娘却也是硬是在不远处的一个角落里,偷听了二三个小时。

刚开始李三娘还以为是柳月眉,眼热自己的男人,悄悄的过来夜袭朱子龙。

等到一来二去,听了许久过后。她算是明白了,原来二人之间并无私情,朱子龙一直在做柳月眉的思想工作,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当然了,朱子龙其实并不算正人君子,只是条件不允许罢了。

毕竟现在,时间,地点,天时,地利,人和,条件统统都不合适。何况聊呀聊的,到最后楼歪了,结果他还真有几分把柳月眉当成好朋友的感觉了。

于是,这才在李三娘眼中,有了一处他这么个风评外号在开封城内。极其狼狈不堪的王爷却在这么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明明有美女泡,却一直坐怀不乱。也算奇迹了

当下,等到看到朱子龙似乎有些感冒了,叫来一帮子人服侍他下澡堂子后。

李三娘这才有了现在这处,悄悄的进来,替换掉其它下人,要表扬奖赏一下朱子龙。亲自来为他服务的想法

下一秒,李三娘咯咯笑着,花枝乱颤地竞然也一起跳进了大木桶中。这个超大的木桶,别说是两个人一起洗澡,就算是三四个人也没有问题。

不过李三娘可是穿着衣服跳进来的,很是调皮。

在浴桶之中戏水了几分钟后,李三娘贴近朱子龙的耳边,悄悄的说道:“二郎,你虽是我房客,但既然之前已做下那事儿,现在变成房东也不是难事,你七尺高的汉子,可要敢作敢当呀”

“咯咯咯我李三娘虽然嫁了八次,但全是情非所以,人都说我克夫,但算命的说:非得一个大福禄,大命硬的人,才能了结我的姻缘。我看二郎,就是这种人”

朱子龙闻言,连连点头

第65章 招兵买马

原本想借洗热水澡,喝姜鸡汤去感冒,结果半路变成依靠xxoo去感冒了,你还别说。做完之后,朱子龙立刻感觉在出了一身的汗,又洗了一次好澡后,果真感冒就这么好转了。

第二天,因为货物加工间设在王府内,与李三娘的店铺分开而立,也是为了保险起见。所以,因为担心库存不够用的原因,朱子龙在留下500两银子给李三娘,然后定下一个招工和店铺大概管理的规章制度后。

就此,扬长而去。

而就在朱子龙暂时回了王府加工间的时候,李三娘的店铺内。众人一听店铺要在原有的几十名女娘员工的基础上,再次招兵买马,扩大员工的规模时。

消息一传出,就住在李三娘不远处的一个亲戚,李三悄悄的找个理由来见李三娘。

客气了一番过后,李三说道:“三姐儿,你这次对外招工,十五两银子一个月份雇一个人,还管一日三餐,这是个好缺。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你不如让我去找下祖中的长辈们,让他们在族里找几个靠得住的亲戚来做帮工。你看如何”

听到这话,李三娘眉头一皱,不过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同为李氏宗族成员,尽管李三娘以前并没有受太大的族内长者的帮忙。但是,光冲他们没有在自己一个女人家落难时落井下石,也算是一种情分了。

从古到今中国都是一个帮亲不帮理的社会,在古代中国历代王朝的法律,甚至于有人情大于法。亲亲相隐,重于国法这么一条潜规则

“亲亲得相首匿”源自论语子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中国历代各朝多以孝治天下,在不同程度上对这一思想有所继承。根据亲亲相隐原则,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的不论罪。

换句话说,我们现代人亲人犯法了,作为家人必须帮警察抓捕,否则就是犯了包庇罪。

然而,在以前。任何一个中国古代时期,正好相反。你的亲戚朋友犯法了,你第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跑路,或者隐瞒他的行踪和提供帮助。

如果有官府询问,你还要配合默契的故意说谎。就算事后暴露了,你也没有罪。这就是亲亲相隐

亲人和宗族之间的关系,真要细算起来是如此的复杂,甚至于大于诸般的国法。以至于,当李三提出希望把招工的名额,保留一部分给族中子弟们,由长者们推荐一些人过来时。

李三娘就算心里有些不悦,却也是不能过于反对,因而最终同意。

李三的动作很快,仅仅只过了半天的时间,就在李三娘的店铺中再次缺货,只得劝退了顾客们,提前打烊之后。就接上了头

跟在李三后面的,是李氏族中的一位长者,因排行老二,人称二爷爷的李得胜。

李得胜家中也不富裕,拄着一根拐杖走进了李三娘家的院子。他后面跟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戴着瓜皮帽穿着一件满是补丁的破袄子,这个人和李三娘有点近些的亲戚关系,她得叫一声小二叔。

“来,来,来,快坐吧,二叔和二爷爷来了,刚好一起吃点肉,晚上我们吃大餐”李三娘连忙上前招呼起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