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宋主神王爷 > 分节阅读 19

分节阅读 19(2/2)

目录

高衙内始一进入,让人见了顿生误会,一个含恨的女声立时响起。

“畜生都已被你逼得几近家破人亡,郎君也遭了牢狱之灾,你还待怎的还不肯放过我天子脚下,郎郎白日还有没有天理公道了还有没有王法”

高衙内一听脸色大黑,这锅背的我t才刚过来,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好不好

朱子龙心里再次哑然失笑,果然任何年代,猪队友才是最最最可怕的

不过下一秒,挑目望去,朱子龙的笑容却突然僵住。因为他让林冲娘子的美丽容颜震惊住了

只见,年芳二十三的张若贞,生得娥脸杏眉,双眸汪汪,雪肤滑嫩,纤腰盈盈,身材高挑修长,玲珑浮凸。

一对怒挺的豪乳,更是几欲裂衣而出,实是美到了极点,无处不透着诱人的少妇风情,那怕是生气之中,也彷佛一朵怒放的雪莲花儿般美丽诱人。

张若贞今日穿了一袭红花白叶的露臂粉色罗袍,十分丰满挺拔的酥胸,袅袅轻盈的纤腰,将她衬托得更显肌骨莹润,一派雍容华贵的气质。

原本就是个国色天姿的大美人,在这薄粉淡妆的点缀下,更增几分楚楚秀质,直美得让人不敢逼视。

眉似初春柳叶,脸如三月桃花,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真是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又似金屋美人离御苑,白珠仙子下尘寰。

“我去,一点淡妆常衣罢了,竟然美如天仙,林冲真是好福气也。难怪高衙内以前会动心连我看了都动心了”朱子龙暗暗心惊。

眼下屋里局面僵持着,死了一个禁军,张若贞的爹爹张老教头受了伤半跪在地上。高衙内背了锅,众人皆是一动不动

待一干人得稍稍冷静几分,高衙内这边还好说,张家人却是心里直发寒。

屋里死了一个禁军,出人命了。高家人权势滔天,只需随便找个理由,说张家是私通贼寇的乱臣贼子反抗杀死禁军,是可以就地正法的

连上衙门都不用就能下了黑手,张家人就是死了也是白死。

特别是张若贞急得说不出话来,只是双目含泪,死死的盯着高衙内,生怕下一秒从他嘴里传出,给我全杀了,这般话语。

“咳”

危急时刻,朱子龙干咳了一声,显示了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随着朱子龙显示了一下存在感,张家人顿时眼前一亮。

赵柽朱子龙固然也不算好人,但毕竟是外人,而且是一个王爷,有他在高衙内应该不会赶尽杀绝

这就是死局之中的一丝生机呀

一时间,所有人全部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眼前容貌轻浮英俊的纨绔王爷身上。

“林家娘子,本王今日前来主要是为了高林两家的误会,冰释前嫌而来”朱子龙语出惊人的说道。

“什么”张家人目瞪口呆,简直感觉难以置信,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现了幻听。

明明自己等人已经是案板上的猪肉,只能是任人宰割了。没想到还能峰回路转又一村

这赵柽朱子龙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公正贤明,好打不平了

这不科学

或许是发生的事儿冲击性实在是太大,堪称神转折,闪了无数人的腰。

那怕是秋名山车神驾到,估计也会迫不及防的头脑一阵迷糊。其中就包括胸大貌美的林冲妻子

下一分钟,张若贞愣了愣,随即恨声呵斥分辨道:“王爷英明,我家爹爹和我夫君,原本就是为高衙内所害,何为误会,还请王爷主持”

她嘴里最后公道二字,还未说出,朱子龙啪的一声合上手上的扇子,冷冷回道:“林家娘子,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你不想救你家夫君和爹爹了”

“我”张若贞为之哑然。

朱子龙走上前,近距离的看着她又道:“你权且不忙决定,这样说吧,想清楚一下。事已至此,前因后果先不论它,你是想鱼死网破,家破人亡呢,还是重归事前安好那般”

“若是想你若安好那般,本王出面为你家解围。但是本王也有个条件,那就是:你和你家夫君,从此不许记仇于高衙内。并且你家夫君为我效力,你可愿答应吗”

还有这种事

屋子里众人皆是一惊

第36章 林冲是周杰伦

林冲与高衙内之事,可以说如果没有朱子龙参与其中,必定会走上历史的老路。

张若贞上吊自杀,林冲刺配充军,最后给逼上梁山。

但是此时,高衙内却不得不给朱子龙一个面子。因为之前在妙春庵那件事上面,朱子龙不但是高衙内的救命恩人,而且还分了不少好处给他。

林冲的老婆固然漂亮,然而又不是啥天下第一美人。以高家人知恩图报的真小人性格,谁是谁非还是拎得清的。

顺水推舟卖个人情的给朱子龙,那怕高衙内智商再小白,也是能想的通地。

因而,这才有了此时房间里的画面发生。

张家人尽管不知道,朱子龙的出发点和动机是不是可靠。但是却也明白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回过神后的张若贞,心里再愤恨不平,也只能冷静了下来,问道:“王爷此言当真”

“那是自然”朱子龙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听到如此回答,张若贞含泪回道:“倘若衙内爷真心大度,仅仅要求不记仇。王爷也无其它要求,那么我林家也不能负了王爷的一厢美意,自当从命”

“很好,这才是一个聪明人应该做出的决定。林冲果真没有找错娘子,你放心,日后你必当不会后悔今日所做出的决定。”朱子龙点头而评。

张若贞连忙向朱子龙行个礼,道:“奴,在此多谢王爷。”

张家人做此承诺很是感觉不公,但人在屋檐下怎有不低头之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