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4章 两栖坦克(2/2)
成就与契合,并不意味着产品性能更好,也包括简单低廉,甚至这就是很多公司主要着力的方向,毕竟现在不仅中国,其他更富裕国家,对装备的要求也如此,最多,舍得花的钱比国府多一点。
像作训服,力推的一款,便是外观尽量复原国府军装,但对膝前、肘肩、屁股等部位进行加固,对胯下、腋下部位进行特殊设计,更加抗拉且增加活动幅度。
文章比较多的,是内衣裤及鞋袜这些,从选材、从用途、从价格等等方面,推出了款式类别多样的产品,毕竟,这无需考虑外观这些的统一,更易推广。
像有抗菌速干的内衣裤,也有保暖透气的,袜子也一样,至于鞋,有简易版,像麻胶鞋底加简单布面的胶布鞋,也有叠加各种设计、材料的战术鞋。
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产品,像能适配普通军队士兵需求的战术背心、战术包、雨披、饭盒水壶等等,皆有廉价版。
把在重庆这边的众多企业转了一圈,确定好相关事宜,多少再给了些指点建议后,林默搭上船,往回走。
不是直回南京,路上一些企业,林默还需回看一遭,像武汉的一家改车厂,不过,在去工厂前,林默先秘密造访了一座监狱,这里有位故人,林默都把人忘漏了。
有点意外之喜,多带了两个人出了监狱,找地方聊了一番后,几人分开,带出狱的三人,低调的买了票,奔赴了上海,不知何目的。
林默来到改车厂,这是林家下属的工厂,也可叫特种车辆制造厂,设立初衷,是专门为林家下属及相关联厂矿,设计制造一些满足特定用途需求的车辆。
像矿洞里运输矿石的矿车,运输高温的矿汁、矿渣、高温处理部件等的车辆,及在厂与厂、车间与车间之间,转运大重量构建的车辆,还有王程车辆等等。
因为没有自造能力,所以一般都是进口现成车辆改装,又被叫做改车厂,别看听着逼格较低,实则是重将云集,高级工程师、设计师、技工技师等,几乎占了员工的三成,剩下的还多是打杂、干体力活或带的学徒工这些。
而此厂,接了舟艇部队的一个特殊单子,也可以看做特殊请求,帮忙仿制并改进优化一款坦克,一款超轻型两栖坦克。
也就是英国的维克斯水陆两栖坦克,国府进口了一批,舟艇部队有钱后也非常感兴趣,不过他们没有直接买,而是先去借来两辆测试。
结果让他们大失所望,故障问题一堆,性能防护这些也不行,不过也让他们看到了该坦克的价值,但一打听,国际上并没有靠谱的同类玩意。
至于找原厂,订购并要求别人改进优化,对方可不是林家,几乎没有帮忙可能,所以最后找到林家,掏钱希望帮忙尝试一下。
林家慎重考虑后答应了,并选中了改装、设计等能力颇为突出的特种车辆厂,承接下此项任务,经过一番忙活攻坚克难后,拿出了一个尚算不错的成果。
车体略微增大,发动机换成一台体型较大的柴油机,从国外进口的卡车发动机,自己改装增加涡轮增压系统,动力较原车增了百分之六十。
柴油机的高扭矩加改进优化了悬挂系统,让其越野能力大为增加,正面、侧面暴露在外的装甲,多数都进行了加厚,增强防弹能力,全车重量也超了三吨。
另外,车尾推进装置,也请船厂的人,帮忙进行了专门设计,提高了水中航速,原车太慢,且水流稍快、浪稍大,便会受到严重影响,大大限制了其适用性。
炮塔,沿用了原车设计的旋转炮塔,但武器改了,将七点七毫米的机枪,换成修械所生产的12.7毫米水冷机枪。
舟艇部队看过后挺满意的,已定型生产了四五辆,不过林默来看过之后,却感觉他们的设计思路出了不小问题,对此并不满意。
一款小坦克,再增加装甲,其实也是机枪能打穿的程度,在正面作战上几乎没多少价值,其也就能搞搞偷袭、做些辅助工作,此坦克的定位、用途,从开始便没搞清楚,坦克也没有针对性的改进优化。
林默之前,同舟艇部队方面沟通后,让改车厂,按他的要求,进行了一番相应的修改调整,当然,林默并没有彻底否定他们的成果,只是做了有限调整。
像炮塔,圆柱状,比较高,林默直接让裁去三分之二,这玩意儿,步枪都能打穿,存在没什么意义。
裁短后,机枪直接装上面,并换成双联装,突袭嘛!讲究一个火力投射密度,快打快撤,两挺机枪火力直接翻倍,弥补上此机枪射速稍慢的劣势。
且机枪直接放外面,上射界比较大,可做为防空火力使用,此车便有了第一项辅助功能,机动防空坦克。
至于防护,用炮盾,其可专门选用高厚度钢材制作,还可用硬化处理加强度,防弹能力比炮塔强,虽无法全方位防护,但也不比薄皮坦克差。
另外,裁去炮塔部分削减下来的重量,还可在两侧加装支架,各装两门共四门短粗的无后座力炮,加弹袭击时的火力。
车尾,增加了一门迫击炮,平常连炮带炮座收起在车体上,需要时放下便可射击,坦克好歹是载运,这款的车体稍稍扩大,也能装不少炮弹。
另外,车尾还会装一个可收放的简易钢铲,此时可在车尾装步兵炮之类的,将钢铲做为助锄,以此稳定车体。
钢铲还可用于推开沟沟坎坎,开路以让坦克通过,增加其在陆地上的复杂地形通过能力,所以它还可是一辆移动炮火支援坦克、工程坦克,钢铲用途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