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分节阅读 479

分节阅读 479(2/2)

目录

果山指着禅房外山下蛤蟆石的方向:“不是我说的,是它说的。皮娃我就问你,面对百分之七十的概率,你尽力了吗”

李君阁站起身来,肃然道:“多谢大师指点,我心乱的根源,还是心存侥幸没有尽力,我这就回去准备。”

说完鄙夷地撇了石鹤老头一眼:“丢你在这里反省,好好跟果山师傅学学”

等到李君阁心急火燎地跑了,果山给石鹤添上一杯茶:“呵呵,皮娃这嘴就这样,不过赤子之心实在是难得,道兄你千万别往心里去。”

石鹤老头微微一笑:“我还能跟他一般见识怪只怪道儒都是本土教义,他娃对儒学有些研究,那就免不了对道家典籍也会涉猎。不过都是一知半解杂而不精,全给他用来打歪理扯横筋了,哈哈哈,典型的打着红旗反红旗。说到底,还是你这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啊”

果山笑道:“其实皮娃的性子更接近你道门,体近自然,逍遥散淡,似水无形而不争。”

石鹤老头也遗憾:“可惜啊,好好的一棵苗子,愣是被祠堂里边的那位给调教成了一个看似二不挂五,实则劳心任事的性子,这等功力,老道士真是只有一个服。”

果山笑得更开心了:“说起这个,你连一个小药师都调理不顺,倒是真该跟四祖宗好好学学”

石鹤老头说起这个就来气:“可不是好不容易等到药师同意他修道了,他可倒好,一天到晚捧着个罗盘到处丢我天师道的脸这几天趁我忙起来又不知道哪去了,算了不说这些小辈儿了,来来来,喝茶喝茶”

当天晚上的防洪小组会议上,李君阁说道:“我决定了,虽然现在情况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不能掉以轻心,我研究过白米乡和盘鳌乡两处同等年份灾情的对比,白米乡的水患烈度,是同时期盘鳌乡的三倍有多”

“因此白米乡的物资储备,也同样应该是李家沟的三倍接下来几天,五溪一号加开班次,我也亲自参与轮班,往白米乡抢运物资,护林队和苗寨抽调人力,配合白米乡的人手搬运。以李家沟物资储备为基础,凑够一比三的比例”

仿佛是应了李君阁的乌鸦嘴,接下来两天里乌云开始聚集,经过了两天紧张的物资抢运之后,倾盆大雨终于落了下来。

豪雨一下就没个停歇,接下来几天当中,就连李家沟五条溪流的水位都有了一个明显的抬升,红水河更是如同咆哮的怒龙,变得喜怒无常。

每次李君阁操控着五溪一号前往白米乡的时候,都不由得暗暗心惊,要是刚回村就是这样的水势,自己真的不敢说就有带着急性阑尾炎的王晓松闯向夹川的勇气。

就五表叔那船,只需要被漩涡带着一个侧向,就有被浪头打翻的可能

五溪河上出现了一道奇特的景观,红水河倒逼着接近了忘忧谷的位置,在那里清浊两水交接,互不相让,在分界线上激起了一道平直的白浪。

五溪河大量的游鱼,在浑浊交接的边缘被乱流呛得无法顺利张腮,最后因为缺氧昏迷,在漩涡里形成了昏厥的鱼群。

这就便宜了三只靠肺呼吸的江豚,这几天小灰一家就靠着强健的体魄在这一带捡现成便宜,太大的不要,太小的不要,吃得都挑嘴了。

还有好些不怕大雨的大型水鸟,也加入到这场狂欢当中。

这场难得的生命盛宴外加自然奇观,让外来的游客惊叹不已,每天在忘忧谷一带忘情地观看。

萧齐和唐军紧张得要命,带着护林队沿着水线布置岗哨,坚决制止妄图去水边捡拾冲到岸边的鱼类的游客。

第三天,暴雨终于减小了,但是依然滂沱,完全没有停歇的迹象。

县里接到最新的红色预警后,终于开始紧张了起来,专家们的口风现在突然转变了:长江中上游流域,从宜州开始,到渝州为止,将迎来六十年罕见的大洪峰

薛书记一边骂娘一边表示庆幸,至少老子比红水市运气好,有完备的防汛指挥中心不说,隔河的盘鳌乡白米乡已经解决了每次红水河防汛中最困难的那一部分,至于红水河靠夹川这一边河岸,因为交通便利,物资从夹川过去各乡镇,抓紧时间还来得及。

自己一直在抓的信息系统工作,现在有了李家沟网站的鼎力相助,终于显示出了绝大威能

第690章 洪峰

各个局委之间联动配合,统一指挥,统一调配,各方多点实时同步沟通,那叫一个及时到位,夹川防洪工作,在整个长江中上游流域,一下子露了大脸

就连蛮州市委罗裕祥都打来电话,急得胡话都出来了:老伙计,一个锅里搅马勺出来的,现在蛮州汛情同样危急,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罗书记虽然不是直接接触的主要人物,但是和李家沟交情也不浅。接到薛书记转来的电话李君阁没有迟疑,绿印集团再搭建一套服务器,苏冠海坐镇绿印集团维护两套系统稳定,赵华强直接蛮州市委出函,让大学放人

蛮州市委甚至派出了警车,一路呜呜呜地冲进大学,将借调函甩给校办,把赵华强往车里一塞,然后又呜呜呜地冲出了校园。

校办主任都懵了,学校重点培养对象,和哥大牛人李君楼不是师徒胜似师徒的关系,准备大三读完就送美国去的,现在警察跨区抓人,政治影响国际声誉还要不要了

怀揣着一股子邪火将那封信函打开一看,不由得乐出声来,屁颠屁颠地跑进校长办公室:“校长蛮州市又来大红包了,这次是官方的”

大雨持续,李君阁现在正在白米乡替外公家的窑口加固顶棚。

外公家靠近李家沟,属于五溪河中上游,地势较高,洪峰对他没有影响,倒是大雨带来了不少烦恼。

至于红水河边沿河展开的白米乡场,听说已经没法看了。

最靠近河边的一溜民房已经开始进水,而最大的洪峰,还没有到来

不过这些已经不关他的事,闵乡长现在带着乡政府人员,正力争保住上街一侧。

即使准备充分,想与天斗,也不是那么轻松的。

反而是外公不落忍:“皮娃,外公这里不是事儿,要不你还是回盘鳌乡坐镇吧,或者去白米乡搭把手也行”

李君阁振振有词:“能做的我都已经做了,现在防汛是各方头等大事,那我就不用出头了,自家不受损失才是正经。接下来还要去夹川找薛书记讨要物资钱设备使用钱,有得官司打。”

外公说道:“大家都在抗洪抢险,就你还在顾着自家顶棚,这总是好说不好听嘛”

李君阁嘿嘿贼笑:“可不敢把脸露大了,拿本本记着就行,到时候功劳一推二五八,说什么都是虚的,运荔枝的时候绿色通道让我先走就行。”

外公没好气地说道:“干了这么多,还没人念你的好,我想着总是亏。你说那些,哪有长久的名声来得重要别的不说,以后的白米场,走哪家都有你一杯茶喝,这才是名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