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调教大宋 > 分节阅读 339

分节阅读 339(2/2)

目录

唐奕恨恨地横了他一眼,“怀疑你,我就不跟你说这话了。”

“额”好吧,曹国舅都快让唐奕折腾的也成疯子了。

七上八下的。

曹佾窘道:“那你怀疑谁”

唐奕正色道:“我谁也不怀疑”

观澜商合,包括文彦博,这些人的利益已经捆绑在一起了,没有理由把消息泄露出去。

但是但是不会出卖,却不代表万无一失。

“国舅爷啊你们四大将门,还有文富庞宋几位相公,包括马家、张家,哪个不是上上下下一大家子人”

“有些时候,就算你不想泄露,但涉及到自家利益,又怎么会没有私心里里外外这么复杂的家族关系,什么秘密都等于没有秘密了”

“”

曹佾再窘,唐奕说的一点没错,有些事儿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说,银圆代铜这事儿,就算再怎么保密,再怎么嘴严,自家不能再屯着铜钱等着吃亏吧当然要抛铜存银。

利己,这是人的天性,避免不了的。

可是,曹家上下百多口子人,再加上仆役、佃户,人口轻松上千。一旦主家有什么动静,下面怎么可能会不知道有心之人要想查,就没有查不出来的秘密。

“那这”

“这什么啊”唐奕无语道。“这是陛下的意思,除非事到临头,否则谁也别打听”

“唉”曹佾一声长叹。

“你不说,我心里不踏实啊”

唐奕立时眼睛一立,“那你与陛下找踏实去吧”

“额”曹佾无语了。

“那,那也只好就这么等下去了。”

事到如今,好像除了相信唐奕,还真没别的路可走了。

这边曹佾还在纠结,那边赵祯也在纠结。

赵祯和曹佾不同,曹佾是心里没底,而赵祯则是心里没人。

这个“没人”,是没有人选的“没人”。

唐奕回京已经有两个多月了,而从他回京前就一直空缺的那“三个坑”,到现在还空着呢

一个内相、一个给事中、一个三司使。

这三个位置本来有一个是唐奕的,一个是欧阳修的,还有一个是王圭的。

可是,唐奕很潇洒地把皇帝封的官儿给拒了,却是一下子把赵祯原本的计划全都打乱了。

第660章 还是那三个坑的破事儿

平常年景,加上朝廷确实财源紧张,唯文富搭配可堪一用。再加上赵祯刻意为之,只留一个贾子明在朝堂上当摆设,倒也说得过去。

但是,无论越祯多么偏袒观澜系的臣子,朝堂法则还是朝堂法则,帝王手段也还是帝王手段,恒古难变。

那什么是朝堂法则什么是帝王手段呢

无他,唯平衡尔。

独大就意味着失衡,就意味着一定会出问题。

这些年,大宋朝虽风雨不断,但政治上还是很温和的,所以偏一点也没什么问题。甚至是看似观澜独大,但赵祯对冲突的处理上却是很有分寸,甚至是刻意从轻处理。

所以,时至今日,并没有什么问题,更没人来闹。

但是,改革一旦启动,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之前那一套却是再难行得通。

皇帝反倒要给保守派加码,一来防止革新派失控,二来恰恰可以适当地减少保守派的不满。

正如庆历之时一样,赵祯重用范杜等人的同时,像章得象、夏竦、贾昌朝这样的坚定反对派,也没有被彻底冷落。

同时让富弼、宋庠、吴育出知燕云,也是出于这一层的考虑。

在赵祯原本的计划中,唐奕出三司使,欧阳修任给事中归班。这样一来,虽然走了三个观澜系的重臣,有唐奕和欧阳永叔补上,仍占了三席之中的两席。

昭文馆大学士之职则是让王圭这个老顽固来接手,这样的话,守旧之臣多了一人,观澜系在朝中也是依旧声高,两全其美。

可是,唐奕拒不受官,一下子就把赵祯的算盘全打乱了。

少了唐奕,欧阳修这个文坛盟主就显得太轻了。说不好听点儿,还是那个问题,欧阳修的斗争能力太差了一点儿,赵祯都怕他再来一篇朋党论把大伙儿坑死。

用他,是因为唐奕太强,找个弱一点儿的来平衡一下。说白了,他就是个添头儿。

现在唐奕不来了,那上谁呢

放眼大宋,真正的观澜系臣子还是少了一点。名气倒是不小,可就那么几个,剩下的都是刚入官场的新丁,能顶唐奕这个坑的也就一个范镇了,别人还真就不行。

只是,范镇毕竟不是唐子浩,能力和气势上都差了一个档次。如此一来,欧阳修这个“添头儿”就不够用了。

那谁来

只有一个陈执中

可是,召他入京的旨意发下去,却被陈执中拒了回来。

陈昭誉老了,再也不是那个赵祯一声召唤,即使赴汤蹈火也来的耿直之臣了。病疼让这位在中枢几进几出的老相公失去了当年的锐气,更失去了进京的能力。

他现在已经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只在任上静待那一刻的到来,也算是站好最后一班岗了。

赵祯无法,只得把给事中的人选先放一放,去解决另一头儿,内相的问题。

说起来内相之职真不是谁都能干的,要有资历,要有名望。待升的官员之中,也就是王圭和陈执中有这个资历了。

陈执中就不用说了,已确定无法进京,所以就只剩一个王圭。

而王圭这个早就内定好的昭文馆大学士,却是也出了问题。

他的问题,怪他自己。

唐奕当初与赵祯进了大庆后殿,这老货没沉住气,怪话连连。等唐奕出来,更是当殿质问。

可哪成想,唐奕根本就不和他玩儿,潇潇洒洒地拒官不受。

王圭这一拳算是打在了棉花里,说不出的难受。不但名声有损,而且让包拯这门大炮抓住了把柄。

包希仁当时在殿上就看他不爽,这回哪里肯放过他这几个月,连上了几道奏本,参王圭失德。

虽然赵祯没把王圭怎么样,但是升任内相的事儿却是想都别想了。

于是,不光观澜系没了定数,连保守派也失了主意,赵祯是想破脑袋也没把握平衡两边了。

现在赵祯把文彦博叫到休政殿,又是商议起那三个烫手山芋的归属来。

“陛下”

文彦博心说,圣上都没有主意,我又上哪儿去给你找人选去

“要不,刚刚回宋的司马君实,您看如何”

赵祯无语,“司马爱卿是不是太年轻了”

“”

是有点儿太年轻了,刚三十八岁,还不到四十

要是唐奕也就算了,别人还达不到四十岁之前就拜相的地步。

“要不”文彦博没办法了。“要不还是去劝劝那小疯子,让他入朝不就什么事儿都解决了”

赵祯苦笑,“那爱卿去劝吧,朕是劝不动他。”

在观澜这两个月,赵祯找过唐奕多少次了,就是劝他入朝。可是那倒霉孩子死活就是不同意,他这个皇帝也是没办法。

“我去”文彦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