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调教大宋 > 分节阅读 209

分节阅读 209(2/2)

目录

赵祯回过神来,勉强挤出一丝笑意,“不用担心,有什么事儿,朕给你们顶在前面,安心办事即可。”

唐奕心中一暖,“给陛下添麻烦了。”

汝南郡王赵允让于皇佑五年秋,自缢府中,以明志保节。

赵祯对此亦是哀痛,低调处理。在防止事态扩大的同时,亦大加追赏,赠太尉、中书令,追封濮王,谥号安,以亲王礼安葬。

汝南王府哀鸿遍地,白菱遮天。

灵堂之中,赵允让的二十多个儿子更是披麻带孝跪倒一片,送老父最后一程。

这时,一仆役在赵宗懿耳边耳语几句,赵宗懿左右看看,见堂中暂无外客祭拜,给赵宗实、赵宗楚使了个眼色。

三人起身,绕到后堂,直奔府宅一角的暗室。

一进屋,就见贾昌朝已经等在屋中。

“贾相公”赵宗实上前行礼。

贾昌朝面容憔悴,也不理他如何称呼,急忙虚手托起赵宗实,“小王爷,不必拘礼”

赵宗实起身,“贾相公,此来是”

贾昌朝道:“大丧之期,昌朝不便往来过密,还望小王爷见谅。”

赵宗楚道:“贾相来的正是时候,我父王不能白死。以贾相之意,此时可否把唐子浩和曹家牵扯进来”

赵宗楚这是要拉上唐奕和曹家垫背。

贾昌朝一叹,“几位世子,要奈得住寂寞,此时万不可轻举妄动,当伏蛰蓄力,静待良机。”

“此时还不是良机”

赵宗实有些不服,以王爷之死牵连唐子浩,就没有比这更好的时机了。

“世子不知道,如今那唐子浩对王府戒心不减,虽是有出师之名,却非良机。”

“”

“那”赵宗实有些不愤。“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等到陛下已经忘了有汝南王府的那一天为止”

“”

赵宗实想反驳,但是犹豫再三,还是拱手一揖,“且听亚父之言吧”

贾昌朝点头,“老夫前来,还有一事。”

“何事”

“老夫要把那个箱子拿走。”

赵宗实一愣,“放放在王府稳妥些吧”

贾昌朝不答,一瞬不瞬地盯着赵宗实。

这是一个考验,如果连这点信任都没有,那还谈什么托孤之重

“算了。”赵宗实软了下来。

“亚父拿走便是,以后宗实就仰仗亚父之助了。”

第404章 西北盐改

赵允让之死,让唐奕震动不小,他开始重新审视那一家人。

可是,怎么想,他也理解不了,那个看上去很美,却不一定轻松的位子,真的就值得他用死来换那一点儿几乎不可能的可能吗

看来,在任何时代,权力,都是一个足以让人疯狂的东西。

想不通,也就不去想了。但是,这段时间,唐奕觉得还是要小心行事,除了万不得已,他几乎就窝在回山,尽量不往城里跑。

当然,今天就是万不得已。

这两年,朝庭还算安泰,财根宽松,有些余钱可以让政事堂的相公们折腾折腾了。

加之,文彦博从回朝到现在,基本没干什么正事儿,于是,这货就想推动一下西北盐改。

西北盐改的方案,还是出自范纯仁之手。

当年贡场之上,范纯仁一篇论盐贸治夏策让范老二一举夺得状元之衔,“以盐治夏”的策略也因而在一众朝臣之中留下了印象。

文彦博在扬州窝了一年,正好与范纯仁同在一地,加之扬州所在距沿海不远,盐事昌盛,闲暇之余,文扒皮仔细与范纯仁研究了以盐治夏之策,认为只要朝挺财税充裕,颇为可行。

他当然也知道,范纯仁的这篇设想出自唐奕,所以,正式把此事呈于赵祯,当然要把唐奕叫来,一同探讨一番。

赵祯被赵允让的事情弄得有些面容憔悴,等唐奕、文彦博、富弼都到了之后,疲惫地揉了揉眉心,“你们讨论便是,朕听着。”

文扒皮领命,把事情和唐奕一说。

唐奕一挑眉毛,“这事儿,文相公已经想的极为周全,就不用我再掺一嘴了吧。”

文彦博干笑一声,“这里面涉及太多,西北军政皆在影响之内。”

唐奕了解,这是要他去做将门的思想工作。

“而且”文彦博话锋一转。

没等他说完,唐奕已经叫出了声,“我没钱”

倒是上首的赵祯笑出了声,对文彦博道:“大郎确是手无闲钱,你就别打他的主意了。”

文彦博一窘,心说,不打也得打啊

西北盐税对大宋来说,是一个相当可观的财政收入。一旦实行盐改,万一前期断了西北的财税,朝廷有可能又要勒紧裤腰带好几年。

要是唐奕不给个准话,适当支援,那就只能祈祷老天别出状况了。

此时唐奕道:“其实,相公们根本不用担心,一旦西北的盐价降下来,打击了西夏私盐,百姓自然会来买官盐。盐税虽降,但销量却是大大提高,说不定,所得之利,比之现在还要高上不少”

富弼插话道:“关键是,谁也不知道西北现今的私盐占比,万一顶掉了私盐,却达不到大郎所说的销量,那这几年朝廷可就真的指望不上西北了。”

唐奕一怔,“三司没有这方面的统计吗”

富弼一窘,“朝廷哪会在这上面耗费人力、财力专做统计”

唐奕差点没骂出声儿,特么大宋花那么多钱,养了那么庞大的官员队伍,却连个做统计的都没有,也是没谁了。

“这个钱是不应该省的,有大用。”

说着,唐奕转向赵祯,“幸好,观澜商合在各地都有专人做民生数据。”

“民生数据”文彦博疑道。“那是什么”

唐奕横了文扒皮一眼,“朝廷也不能只关心税几何、民几户、出丁几许吧”

“打个比方,一州之地,粮产几何,预计明年是增是减,所产粮食多少用于酿酒,多少流于别州,又有多少存仓入库这些数据,对于朝廷掌控州府,了解民生,适时做出相应调整,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扒皮面子上有点挂不住,毕竟这是他身为宰相的职责。

“这些各州知州也是会做的。”

“可是,朝廷知道吗”唐奕反问。

“知州统计不假。可是,若非灾患之年,这些知州也不会上报,就算报上来,朝廷也只是留档入册就算了事,根本不作多想。”

“这些数据只流于地方,中枢无法对整个大宋的生产、生活形成一个系统直观的印象,且无法预防可能带来的隐患,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况且,有些很重要的数据,各州也都不会做。”

“且说邓州,魏介知道邓州现今人均收入几何消费比重、粮菜之耗占比多少田产造屋占比几何金银宝器又占到什么消费水平”

文扒皮答不上来了。

“没事算计这些有何用”

“何用”唐奕轻蔑的一笑。“现在就有用”

“观澜的统计,西北私盐占了整个盐业市场的十之八九。也就是说,百姓消费十斤盐,里面有九斤是私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