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7(2/2)
王玄策随着周陈二人,面带这一丝笑意,依旧对着鸠摩利罗点了点头
“这件事情,不是我刻意的打压他们,而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中,他们暂时没有解释的方法,这个跟宗教的基本教义有很大的关联。试想一下,在我提出曾经的论断论据之后,面对着佛教自相矛盾的教义,他们怎能够不感到一丝愧疚呢。就如当年玄奘法师,找出我婆罗门教的漏洞之时,我们不也是如此吗所以,就如我刚才所述,理不辩不明,只有辩论过,方可以知道问题在哪,在哪些地方可以加以改进我婆罗门教经过这么多年的消沉,正是因为通过与佛教之多次大的辩论,而一步步完善与改进。不知你们可否愿意听老僧再说下去。”却见这鸠摩利罗看着他们疑惑之情,就开口问到。
但听这王玄策等人,齐声的答道:“愿”
于是,这鸠摩利罗又爽快的说道:“既如此,那我就给你们讲讲这辩论的一些经过与结果。在刚开始之时,我们婆罗门教有众多的神,提倡任何人均可以成神,而这就造成了一种无序的状态,以至于让人们不知道该如何信奉神,信奉那个神。而佛教在当时仅仅只有一个神,那就是佛陀。当百姓信奉这佛教之后,发现这一神论与多神论更为简单方便与清晰。于是这佛教在百姓之间的基础就渐渐的多了起来。再后来,我婆罗门教的各位宗长,通过与佛教的辩经之后,发现这一神论的确有着不少的好处,于是就重新规整这婆罗门教的众神,以这梵天,湿婆,毗湿奴为这三大主神。在这次改革之后,我婆罗门教没多久,就又远胜于了这佛教。在最后,当佛教通过这辩经的方式,感觉这一神论过于单调之时,也改变了自己原有的主张,进而有了菩萨,罗汉以及诸多佛等等。所以,这就是辩经带来的结果,换言之,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两种宗教互相依存,互相吸取经验与教训。只有找出了自身的弱点,加以改进,才会有浴火重生的那一天,否则则会一直没落下去,直至消亡”
听他这么一番辩解,王玄策等人也日渐回想着,遇到的各位高僧大德,均是对着鸠摩利罗佩服了很多,因此也不由自主的对这鸠摩利罗投来了赞许之情。但听着这王玄策接着又这样向他问到:“不知大师,对佛教在我大唐的发展如何看待”
只见这鸠摩利罗稍稍思索了一下,就随着他的话语说道:“我们五印度有这这样的一个古老的故事,说是呀,有一群小兔子,一直生活在丛林之中,这片丛林里不仅有老虎,还有狮子,总之有太多小兔子的天敌;因为世世代代受到欺压,因此这的兔王为了改变这个现状,就引领这这些小兔子向其他的地方迁徙,走着走着,他们就发现了一片肥美的草原,而这片草原,则没有一个天敌,因此,他们就在这里安逸的生活了下来。这个故事你可你们可曾听明白”
但见这周曾此时就接话到:“大师的意思是说,这佛教好比一只小兔子一般,在这五印度大地有这甚多相同的教派与对手,到了我大唐之后,则没有相同的教派,所以会佛光普照,兴旺发达吗”
鸠摩利罗会怎么回答呢请看下节
本章完
第五十二回:王玄策细问佛舍利 鸠摩师诚心应作答下
第五十二回:王玄策细问佛舍利 鸠摩师诚心应作答下 第11页
“哈哈,周将军这话很是直白,小僧正是这个意思。因为我五印度的甚多宗教均是源自这吠陀经,大部分的教义均是相同与想通的,所以通过这辩经,自然而然的就有了这此消彼长,到头来,终归还会走到一起,成为一个教派。而在你们华夏大地则明显不同了,你们的儒教,道教,再加上这些年我们五印度流传过去的佛教,均是源自于不同的经典,讲述的也是不同的生活方式,人生哲理,所以他们之间没有太大的干扰,并且你们大唐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像我们五印度,分崩离析,你们的这种统一,也必将促进佛教的发展,所以,你们尽可放心,佛教定会在你们大唐佛光普照”。这鸠摩利罗带着欣喜之情对他们这样说道。
听得他的这番答复,再加上已经明了这佛教与婆罗门教之间的渊源,以及此消彼长的原因。王玄策也深深明了这一切,在大唐都是不具备的,所以,大唐为佛教提供了滋生的肥沃土壤。不由得就想到了此行的另一个目的,礼敬这佛陀舍利,故而也想问问他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于是就又一次向他请教到:“不知大师对着佛教至高无上的圣物,佛陀舍利如何看待实不相瞒,正是因为这佛教在我大唐日渐兴盛,我等这第三次出使贵国,正是为了礼敬这佛陀舍利,不曾想这佛指舍利与这佛顶骨舍利均消失不见。”
“每一个宗教都有每一个宗教的圣物,这舍利子乃是佛陀圆寂之后,幻化出来的无坚不摧之圣物。作为异教徒,自然是不好评论这舍利子的愿力到底有多么强大。但是通过这些年,我对佛教的了解,这的确是一种可取的方式。毕竟任何一种宗教,均需要一个现实的载体,这种载体不仅能够增加人们对主神的感念力度,更可以增加这向善的本心。不管何种宗教,只要不是邪教都应该教化人心,教人向善。所以我感觉这件事情没有任何错误。虽说这佛陀舍利在你们前来之时,均消失不见,但是从心理角度分析,断然不会是某些人私藏起来,应该是通过一些秘密的方式,正流转到某一个地方,等待着供奉他的人出现。”
听得他的这一番话语,王玄策也是为之一愣,随口有问到:“大师为何如此之说”
“这佛教圣物,信佛之人,自然是会勤勤恳恳的相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