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神鬼行纪 > 分节阅读 74

分节阅读 74(1/2)

目录

d诸天、金刚、梵王世界是美妙的天界,十八转轮王的世界则是凶险的绝地。

每一个都单调危险,只有一座座空荡荡的各类宫殿。宫殿之外,要么是清一色的剧毒黑色水泽,要么就是尖锐险峻的冰峰雪山。

乃至于岩浆火海、毒砂赤土、悬崖绝壁、无光、无色、无声等等世间罕见的地域,不一而足。

总之统统都是险恶的绝地,与这些绝地相比,那些美丽的天宫世界倒显得正常许多。而且还有个特点,十八转轮王的世界壁都很薄弱,与之前诸天的坚固程度根本无法相比。

看完这串念珠,陆玄灵当真觉得佛门之富有,恐怕在这个世界也属独树一帜。

诸天生前是皇帝,留下的金身一个个都是皇袍铠甲裹身,端坐金龙皇座,极尽威严。不过那些莫名其妙的金身到底是什么为何鬼神不见了,那些金身还在而且有的有,有的还没有

将这些世界大致扫了一遍后,陆玄灵对佛门造出这些曼荼罗世界的手法倒是极为感兴趣。

海明和尚说这是曼荼罗法界,实际上按照陆玄灵看来,这些更像是不完整的半位面。

而且里面的辉煌宫殿,也不知究竟要多少金银珠宝,才能构造出来。等到出去,一定要问个清楚。

陆玄灵回到书房,陈玉卿依然慢条斯理的在泡茶,他的手法充满古意,抬头说道“你出来了如今世间的泡茶之法当真是有趣,这个清茶比煮茶更有意境,我也就学来了。”

他倒出两杯茶,递了一杯,陆玄灵淡笑,这种清茶之法,还是他在百年前开始逐渐推广开的。后来借助李澄之后代的势力,逐渐将其带到各地传播开来。

陆玄灵指着曼荼罗念珠到“这串念珠我看过了,我很好奇日宫天月宫天里面那些金身又是什么怎么会独独留下两件法宝”

陈玉卿笑道“那两件法宝可当真是不俗,一个叫做日光金轮,一个叫做月光金轮。在我佛门的佛本生纪中记载,当年佛祖修行悟道之前,有日天与月天两位护法神相随。”

“这两位时时护卫左右,为佛祛除毒虫猛兽,乃至后来佛祖修成丈六金身,证得佛果之时。天竺国诸多鬼神邪魔来攻击,也是他们上前抵挡。”

“事后佛祖感念他们护法之恩,便亲手炼制了日月金轮两件法宝,交给他们防身。并且仿照传统不灭天神的神域修炼之法,自创了曼荼罗的法门。”

“所谓曼荼罗法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传出来的,专为鬼神而设。此法可以提前修出一个世界,等到修成天神后,再与神域合一,便可以迅速成就不灭天神。”

“这两件法宝,也是佛祖所炼,却不是自己用来护身的。故而虽不是佛门传承之物,但它们的威力不可小觑。佛祖传道时,有不少鬼神都皈依佛祖愿做护法。”

“其中帝释天和大梵天便是最早最强的两个,后来统称为十二天。佛祖为每一个都炼制了一件武器,交与他们防身。”

“佛祖涅槃离去之后,日天子与月天子也相继修成天神。他们将两件法宝再度改造一番,加上了两个宝镜在轮心处,增强威力。而后神域大成,两神圆满飞升。”

“他们的法宝则流传下来,随着其他诸天护法的法宝一起存世。十二诸天本来都有佛宝护身,不过可惜,日天、月天飞升之后。”

“帝释天和大梵天无人制约,诤心妄念大起,他们大肆收录鬼神,集结出二十四天之名,扩张香火,此举与天竺其他诸神起了极大冲突。”

“结果被其他神围攻打杀,二十四天全部死绝,连十件佛宝都被抢走,名号也成了其他梵神之名。后来中土佛门兴起,密教便重立了二十四天。”

“至于那个金身,倒也是天地间一种奇物,名为混元宝甲。此物以功德神泥,也就是玄门的天璇神砂炼成。手法直接传承于中土的大周时代。”

“传统鬼神若想不惧阳光,白日出行,需要修成天神之境。此举费时费力,极为漫长,而且前期还有各种弊端。”

“佛皇为了增强他们的力量,便造出这些金身宝甲,使他们看上去如同修出金身神体一样。虽然看似相同,实则本质不同。”

“只要金身被鬼神穿上,便会如同活人拥有肉身一般,给鬼神多加了一层保护,还能使攻击和防御力量大增,在白天也可以出行停留。”

“当年佛皇之乱,日宫天与月宫天之主以及其他一些诸天被留在密教大本山金幢寺防御,其他诸天则随大军出征造反。”

“随后但凡出征的鬼神都被打碎金身,陨落死去。只剩下留在本山的诸天,在皇帝率兵打上山门后,人道之势一举灌入寺内。鬼神之身受劫自毁,独留下金身和曼荼罗让佛皇收走。”

“一切大厦眨眼间烟云成灰,真是可叹可惜。其实法本无对错,错的只是所用之人。若是太祖皇帝没有不灭之贪,也不会造成后代皇帝死后全都成了傀儡。”

第一百四三章 提醒

陆玄灵起身也来到窗前,外面凉风习习,雨水完全停歇。

他淡笑道“这世上又有谁能做到不贪,就算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一样。人之本性罢了,只不过越是高高在上,一点贪欲造就的后果也越严重。”

陈玉卿不禁感慨道“所以佛说人有三毒贪嗔痴,众生所迷,究其根本便是三毒五阴。一念觉则是佛,一念迷即为众生。”

这串念珠还有如此传奇的来历,陆玄灵十分佩服那位佛皇。他野心不小,手段也强,只不过行事不密,一朝全灭。

若放在今天,也是个能人,这种人物,若是见上一见,便不虚此名。陆玄灵忽然想起一个巧合,自己的念珠是在太白山找到的,而陈玉卿说佛皇的老巢是在金幢寺。

那座奇怪的佛窟,会不会就是他口中的金幢寺还有那个五顶峰,又是哪里

他便开口问道“金幢寺是如今的哪个地方五顶峰呢”

陈玉卿微微一顿“过去的地方我确实知道,不过如今人世变幻已经七千年,很多山川之名发生变化,改弦易张。我说的你未必知道现在的地名,干脆直接给你指出位置吧。”

他起身在旁边的书架里翻腾了许久,拿出一张地图,正是大郑疆域地形图。放到桌子上摊开,他指着太白山脚下的一处地方到“这里就是当年佛皇的修行之地金刚幢寺。”

接着又指向另外一个地方“而这里则是五顶峰摩诃顶髻寺。”

陆玄灵看后,心道果然如此,金幢寺的位置就是太白山那座石窟的位置,而五顶峰摩诃顶髻寺则是如今的河东道紫府山。

怪不得自己两次去探查太白山,那的佛像全部断头被毁,一切有关的文字全无。原来这里就是被皇帝和玄门合伙剿灭的密教大本山。

陈玉卿又继续道“密教最胜之时,一共在中土南北建立了十八国根本灌顶金刚大道场。我全部给你标注出来,你日后若有机缘,倒是可以去探上一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