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一生一世一菩提 > 分节阅读 3

分节阅读 3(1/2)

目录

d姻缘莫衷一是,是其安民良方。如今,道、佛两教矛盾激化,势必不利于我朝臣民安泰。还请陛下定夺。”

厉害啊几句话就把佛教、道教的精髓与统治者间的关系分析的这么透彻。

父皇手一挥,让他起来。

我心下一热,不自主的要走向殿内,谁知李公公一下拦住了我。

苦口婆心的轻声劝着:“陛下在料理朝中大事,十七公主赶快出去吧。”

我无心理会,我被那位老臣的理论吸引了,我依然看着殿内的情景,只见父皇紧蹙着双眉,怒气哄哄的说:“玄龄,你的意思是放了那个僧人”

听到“玄龄”两个字,我好奇的心更加强烈了,那一定是房玄龄了,史上有名的功臣,原来是他

“不,并非如此,法琳说李氏祖先是拓跋元魏。此番论调,无非是抬高佛教贬低道教。就连他写辨证论里也有贬损道家李耳的言辞,若不加以惩治,有损天家威严,若惩治过重,又恐怕引起信佛的教徒不满”

父皇不解的看着他,他扬了扬眉毛说:“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置”

这时李公公又来劝着,我不耐烦的说了句马上就走,谁知忘记控制了自己的声音。

“谁在外面”李世民抬头张望着殿外,与此同时,两位大臣齐齐的望向殿外,顿时,三双眼睛定定的落在我的身上。

“高阳,你来干什么”李世民纳闷的问。

我没有回答,反而顺势走进了殿内,刚才的一番论调真是让我心潮澎湃,一时间心中那点政治知识如火如荼。

“父皇,女儿不才,但也想为父皇排忧。”我拜手一礼,与两位朝臣并排。

父皇随手一挥,不屑的说:“你个女儿家,能为父皇排什么忧,解什么难出去玩去。”

听到父皇下的逐客令,我转了下眼珠,赶紧说:“您刚刚不就是说一个佛教的僧人,贬损道教抬高佛教到底该不该杀吗”

父皇听了我的话,不屑的看我一眼,忍不住又问:“怎么,看样子,你是有什么主意”他的手一挥,“说说看”

我毫不客气的说:”给他七天时间,让他默念佛祖七天,七天过后,就用刀架他的脖子,如果他真的崇信佛祖,佛祖定会保护他免于灾难。如果他选择没有念佛,那他那番论调岂不是无稽之谈,究竟是生是死,全凭他自己。”

我的话音刚落,三人均做思索状态,过了几秒钟,房玄龄点头赞叹:“好,十七公主的主意甚好,七天过后,若他对佛祖的信念至坚,那么就甘愿为佛祖牺牲,若他心志不坚,他那高谈阔论如何能让佛教徒信服如此便也能平衡佛教与道教了。”

父皇展颜一笑:“哈哈哈,如此,甚好”

他神色兴奋,眼眸如光,深深的看了我一眼,便转头吩咐道:“玄龄啊,此事就交由你来办,关于佛教在民间的传播,你怎么看”

只见房玄龄微微躬身一拜:“法琳所为,无非是要维护佛教的地位,而今佛教势力基础雄厚,且蔓延滋生能力之强,上至朝中大臣,下至布衣百姓,很多皆为虔诚的佛教徒,应避开硬性干预,采取扬道抑佛的软办法。”

只见父皇频频点头,似乎颇为认同。

房玄龄微微思索了一下,继续说道:“水流到田边,可以用来浇灌嫁禾,伐下来的树木可以用来建造房屋,这就是物有所用,可如今人们普遍信佛,何不利用这种信仰,做安慰人心的事,比如战地修寺,追荐亡魂,安慰死者亲属,以示陛下的恩德,所谓因势利导,为我朝所用。”

他的这番论调,仿佛我在某个古籍中看到过,我的脑袋迅速翻转着,唐朝时期有关宗教的各种信息。

唐朝初年,各大宗教并行,以道教、佛教为首,另外袄教、摩尼教、景教并行。

难怪朝廷要干预宗教,无论哪一类宗教太过强盛,势必影响其他宗教的地位,由此便引起教徒的混乱,为了平衡局面,由朝廷出面干预是稳固局面的最好办法。

虽然佛教在之后的一千多年里作为主教屹立不倒,可这时候的佛教明显没有达到一枝独秀的境地,同时与道教更是矛盾重重。

我向房玄龄旁边看了看,那个老头,是谁呢我思考着,难不成是长孙无忌,那可是我未来的“天敌”。

心想:高阳啊高阳,你怎么连这么重要的大臣都没见过,因为我的记忆里丝毫没有他们的信息。

我盯着他看了老半天,他察觉到我的目光时,偏过头惊诧的看着我,想到他有可能是长孙无忌,我的目光开始变得不太友善,过了几秒钟,他由惊诧变得有些胆怯。

我心里暗笑,哼,看什么看怕我了吧。

就在这时,父皇又问了句:“如晦,你怎么看”

原来他是杜如晦啊,误会,真是误会啊。白让人挨了我的冷眼,我内疚的收回了目光,低下了头。

杜如晦迟疑的拜手一礼:“臣认同。只是,三日之后倭国的僧人来长安寻求佛法,若在这时采用扬道抑佛,怕有不妥。”

父皇点了点头说:“爱卿此言甚是,那就暂缓。”

突然间他将目光投向了我:“今日一番论调,想必对佛教也有几分了解,你也一同去吧。”转而又看向了杜如晦。”就设在大总持寺接待,此事,如晦,你来办”

话音刚落,两人齐齐的拜手一礼,异口同声:“臣遵旨”

他们二人退了下去。

我呆呆的站在原地,听到寺庙这类地方,心里生出莫名的抵触感,不过,据我有限的历史知识,那个辩机所在的寺庙是会昌寺。而今去的是大总持寺,是一座皇家供奉的寺庙。想想,应该不会遇到的。

总之,我是来改变历史的,就算碰到那个辩机,知道是那样的结局,又怎会走上那样的不归之路。

这时,殿内只有父皇与我两人,他从龙椅旁边走了下来,我随他踱步到了殿外。

他重重的压了下我的肩膀,意味深长的说:“高阳啊,你真是长大了。”

我想了想,笑着说:“十三岁了。”

仔细看他的眼神,颇有忧虑之色,我忍不住的问:“父皇,还在为朝中之事担忧吗”

他轻轻的摇了摇头,沉默了片刻,他的声音有些苍凉:“你的十九妹,晋阳公主,卧病于榻,此次你去大总持寺,也顺带为她上香祈福吧,晋阳虽由朕亲自抚养,可国事繁忙,朕也无暇照料,另外”他突然顿住了。

我疑惑的看着他,等待着他继续说,可他迟迟没有开口,我便只好开口问:“还有什么”

他满眼愧疚的看着我说:“还有你的生母,她的忌日到了,虽然她生下你就撒手人寰了,可毕竟还有你这个血脉在人间,也为她上柱香吧”

我怔怔的看着他,生母是的,记忆里,关于生母的信息都是从别人那得来的。高阳的生母不过是个地位低下的下嫔,玄武门之变,李建成用她肚子里的孩子来要挟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混乱之际,动了胎气,她拼死护住了女婴,自己却没了性命,那女婴从此便由长孙皇后抚养。也就是后来的高阳公主。

我心里闪动着几分哀伤与感动,不为别的,为了那个伟大的母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