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农家科举 > 分节阅读 39

分节阅读 39(1/2)

目录

d虽然张皓春从来说话不多,看起来不如活泼的张皓夏和张皓文那么亲近,但张皓春总是帮着李氏默默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张皓文对她很是挂念,不过,陈择梁一直和他保持着联系,时不时就提一两句张皓春的事。知道姐姐在镇上过得平静富足,他顿时觉得安心不少。

上一次陈择梁来信,还说他给张传荣、张皓文准备了一个“惊喜”,让张皓文好好考试,考完试就知道了,到底是什么这还真让张皓文有些好奇起来,忍不住想从张传荣这里探探口风。

“呵呵,当然要去看你大姐了”张传荣道,“不过,眼下啊,宝儿你先别想这些个,还是好好准备府试吧。”

“知道,爹,我心里头有数。”张皓文回答道。

另一边,张皓言和张皓方却在商量:“咱这些银子也不知道够不够,不好让大伯和宝儿一个人掏钱呀。”说话的事张皓言,张皓方得意的又掏出一个小蓝布袋:“奶又给了我二十两呢不过,大伯要出就让他出嘛,他和宝儿那么多银子,还跟咱计较这一点儿咱家的生意,不就是他们吃肉,咱们喝口汤嘛”

张皓方自以为声音很小,殊不知张皓文听力过人,在牛车前头听的清清楚楚。这两个哥哥虽然是一个娘生的,但性格迥异,张皓方虽然仗着自己有点小聪明,有时候嘴碎点,说话惹人烦一些,但他目前还没惹什么祸,不过,若是日后他任由他这样的性子发展,像他爹一样招上什么麻烦危害到张家尤其是大房的利益张皓文想,自己是不会手软的

“曾提学,我们这琼州府虽然不如广州、潮州文风盛,但近些年来,下面各县也都尽力兴办社学,请塾师,为那些贫寒的士子提供饮食,居所,督促他们早日进学。几年下来,已是颇有成效了呀。”

琼州府衙里,周知府正满脸笑容的坐在新任提学佥事曾鼎对面,对他大力吹嘘着自己的功绩:“我们琼州眼下,名满天下的唐家就不说了,那些寒门之中,可是也出了不少有名的学子,其中几个在下见

过,确实都是少年才俊呀”

曾鼎刚被派到广东不久,也是前几天才来到琼州岛上的。出身江西的他没怎么坐过海船,昨天晚上刚从晕船的恶心劲儿中缓过来,现在两腿还有些发软,面对着热情的周颐,他面带微笑,尽量从容的点了点头:“全赖周大人您心系百姓教化,文昌方才像如今这般人才辈出呀”

他说的也不尽是场面话,在广州的时候,琼州的神童他还是听过一两位的,譬如文昌有位姓邢的孩子,十岁就做了“勉学诗”,另一名姓丘的孩子就更神了,六七岁的时候便曾为了琼州盛景五指山作诗一首想到这里,曾鼎忍不住站起身,朗声诵道:“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州半壁天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周颐见他听过这首诗,心中更加欢喜,道:“哎呀,连曾提学你也听过这首诗呀,说实话,在下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只觉得这诗一气呵成,最后一句更是气吞山河,志向高远,在下都自愧不如呀”

“没错、没错。”曾鼎点了点头:“本官也只是略知一二,想来你们琼州还有不少出众的人才吧过几日就是府试,还请周知府带本官去考棚瞧瞧如何”

考棚虽然可做府试之用,但最大的用途还是提学官主持岁试和科试的时候的临时衙门,府试只不过是借这个衙门一用罢了。曾提学要看看他的办公地点,这当然无可厚非,周知府马上吩咐人下去准备,他正打算和曾提学一同前往,门口的师爷却走上来在他耳边低声说道:“老爷,那几个布商又来了,说是今天必须见到您,您看,如何回复他们”

府试的插曲1

“几个刁民仗着家里有些银两, 就跑到府衙来大放厥词,挟持官府, 真是无法无天了”周知府转过身去, 气呼呼的一瞪眼:“这么点事儿何须一报再报,有什么事写张状子呈上来,本官自会秉公料理,还有琼山知县呢让他们先把状子递到县衙去”

师爷早上收了那几个富商一封银子,在他们面前打过包票, 这会儿被知府骂了一顿,有些不甘心, 但见曾提学还在一旁,只得讪笑着退了下去,恒昌布行这些年不知怎么搭上了广东的市舶司,生意越做越兴旺。当然,他们也都多少捞了点好处, 但不能让这一家铺子独大呀, 现在另外几个琼山本地的富商已经越发不满, 再这么下去说不定会出事, 师爷暗自琢磨着,心想过会儿再找个时间把缘由细细禀告给周颐听。

周颐见师爷闭上了嘴, 赶紧命人备好轿子,和曾提学两个人一同查看考棚去了。

“哥,这是啥呀咱们拿着个干啥”张皓方见张皓言手里拿着一盏奇形怪状的高脚灯笼进了他们住的院子,不仅好奇的凑上来问道。

这次来考府试, 陈择梁给他们租了一个离府衙颇近的安静的小院子,让他们可以好好休息,认真备考。原本陈择梁是想让他们住在家里的,但是张皓春年初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有了身孕,陈择梁也物色了一处新的宅子,打算等张皓春生了孩子之后一家人搬进新宅,他现在的家不算大,他怕这么多人进进出出会影响张皓春养胎和休息。

“呵呵,皓方,这你就不懂了。”陈择梁上前接过那灯笼倚着墙放好,对张皓方道:“我打听过了,现在府试的人实在太多,又是天不亮就得在府衙门前等着,考生们怕和廪保、家人走散,黑暗中不好找,所以就会买这些灯笼以便能随时随地找到人呀。”

“哦”张皓方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张皓文也算是开了眼界,如今的琼山县,府城镇和上次来的时候大不相同了,到处都是来府试的考生,客栈、驿馆早被这些考生和送他们来考试的家人、师长挤得满满当当的,甚至连那些街边的杂货铺、小吃铺里,也经常能看见儒生们进进出出。因为没有地方住,这些店铺也喜欢把家里多余的地方租给这些考生,算是身在府城能捞到的一份额外的收入。

府试的内容和县试一样,还是两篇八股,张皓文对做文章不太担心,更何况,他是县案首,一般来说府试的时候是不会把县案首淘汰掉的,这不相当于是打县太爷的脸嘛张皓言县试第三,就算府试十个取一个,问题也应该不大,至于张皓方嘛,什么人有什么命,张皓文是懒得替他操这份闲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