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1/2)
d文离开时她还在黎人的村子里,模样颇为狼狈,如今梳洗打扮的干干净净,上边穿了件杏黄薄衫,下面是一条淡黄滚边的缠枝花白纱裙子,称的她粉脸桃腮,既有几分大家小姐的文雅矜持,也带着她这个年纪的女孩儿特有的柔美。
张皓文对唐老太太行礼之后,也对唐娟笑了一笑,唐娟有些不好意思的把头低了下去,唐老太太对他们道:“我上了年纪,平常睡得早些,所以早早就把皓文你接了过来,外面饭菜都摆好了,你们两个随我随便用些吧。”
张皓文谢了几句,跟在唐老太太后面往院中凉亭走去,丫鬟上前扶住了唐老太太,唐娟和张皓文一起落在了后面。张皓文停住脚步让了一让,唐娟却测过身子,低声问他道:“你你怎么没有回文昌呀”
张皓文刚想回话,忽然听见又有几名丫鬟从前院走了过来,道:“二老爷带着少爷、小姐,还有小少爷来了。”
唐老太太眉头微微一皱,随即道:“好吧让他们进来便是。”话音刚落,唐臣身后跟着一行人匆匆赶了过来。唐老太太命人换了大桌子,摆上碗筷,继续备菜去了,唐臣笑着道:“娘,我知道您前几日为了阿娟的事情烦恼,这几天想清静清静,不过今日是仲秋,想来想去,我还是怕您和阿娟这儿冷清,所以带着他们兄妹还有谦儿来看一看您。”
唐老太太笑呵呵的说道:“谁说我这里冷清呀,你不是给我请了位客人来吗”
张皓文方才就一直候在一旁,这会儿赶紧起身相见。唐臣也趁机介绍起他的一众儿女来。他的大儿子唐安穆二十五六年纪,身材挺拔,彬彬有礼,手里牵着一个四五岁的的男孩,想来就是方才唐臣提起的“谦儿”。
二儿子唐安程几年前张皓文在铜鼓岭下见过,他这会儿已经行了冠礼,模样和上次相见时倒是没有什么区别。他只是瞥了张皓文一眼就把目光移开了,显然他对张皓文这个农家小子没有丝毫兴趣。而跟在唐臣身边的,就是他的小女儿唐安和,唐安和比唐娟小一两岁,细细的柳眉,一双杏眼,虽然面色中还露出一丝苍白,大概是前几年的病还没有好透,仍在修养,却也能看得出将来长大了肯定是个俏丽的美人。
唐臣呵呵一笑,拉着唐安和走了过去:“娘,其实是安和一直说想要来看看您,我才把他们带来的呢”
唐安和性格也比唐娟活泼外向,马上接道:“是呀,我还想来找阿娟姐姐玩儿呢”
被两个孙女儿
一左一右的簇拥着,唐老太太的脸很快就布满了笑容:“安和到底是想祖母,还是想你堂姐了”
“都想呀还有祖母这里的桂花糕”唐安和一本正经的回答。
“哈哈哈”一时偌大的宅院里,溢满了孩子们和老人的笑声。
虽然唐老太太早早离席而去,张皓文却在唐宅又逗留了大半个时辰方才离开。唐臣对张皓文的功课格外关注,接连询问他打算何时参加科考。这个问题张皓文早就思索过了,今年四月间考了道试,乡试也刚刚结束。按照以往三年一轮的规矩,县试、府试离现在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府试之后来年又是道试,张皓文现在四书很快就能读完,好好练上一年文章,一年后的县试、府试他是一定要参加的。
那之后呢道试和县试府试不同,不仅要考四书,还要考五经。五经之中,每个考生都要挑选一部作为自己的本经。到了这个时候,一般的社学学堂对学生就没有太多帮助了,况且,根据张皓文的观察,自从上次从潭牛镇回来之后,谭景春一直在默默准备科举。张皓文心里有种预感,这位对自己如师如父,认真负责的开蒙老师,应该不会在天赐村里一直待下去。
这就意味着,张皓文要另外找地方读书,府试过后,他也快十岁了,完全可以离开天赐村,找一个更好的地方学习。
在琼州岛上,还有哪个学堂能比唐家在攀丹开的攀丹学堂更有名气呢
说道攀丹学堂,唐臣和张皓文彼此都有些心照不宣。唐臣越观察,越觉得张皓文将来前途无限,当然,如果他能快点取个功名就更好了像自己那小儿子唐安程,小时候人人也都说他是聪明的,可结果呢,到现在快二十了,下场考了两次,到现在也不过是个童生。当然,唐安程那时候的言行举止比起张皓文来,还是差得很远
进考场3
唐臣一边暗自思索, 一边看似不经意的问着张皓文家中的境况。张皓文也没有隐瞒,将自己家后来养鸡买到琼州各地, 又做起了布匹生意等等一并告诉了唐臣, 唐臣表面赞扬着张皓文有生意头脑,心里却早已惊讶的无以复加了。
张皓文离开唐府的时候,外面天色一片漆黑,府城街方向传来了人们的喧闹声,他心念一动, 来到了靠海的沙滩上,只见那里聚集了不少百姓, 人们手持一柱柱香,围成了大小不一的圈子,他们点燃手中的香或是蜡烛,用水果、花朵拜祭着月神。
对于琼州人来说,出海离岛都是很凶险的事情, 所以他们往往会借此机会祈祷出入平安, 同时在沙滩上赏月观海, 在这热闹的气氛中, 张皓文却想起了那两句诗“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回家张皓文对那个小村子的思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 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韩景春读到这里一顿,对几名少年略一示意,下面的人齐声继续背诵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嗯,这孟子一书比起大学、中庸、甚至是论语来,不仅篇幅长,内容也更深一些,向来若是碰上孟子中的题目,作答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譬如达则兼济天下一句,若是破题,你们几人如何做都说来听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