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1/2)
d熟睡,悄悄溜出院子,来到隔壁陈家,找到了等在那里的陈择梁。陈择梁在外面闯荡了小半年,整个人的气度举止已经和先前那个乡下的少年大不相同,他穿着一件干净的白色长衫,月光下整个人显得更加高大精神。他从这布匹生意中也得到了不少好处,大大改善了陈家的生活。
一个月前,陈老头已经正式找媒人来张家提了亲。虽然如今陈家的境况和张家还是不太般配,但是在张皓文的鼓励下,张皓春终于对李氏表露了自己的心意:她愿意嫁给陈择梁。
张成才和张传荣都很赞成这门亲事,老爷子亲自拍了板:“陈三这娃儿不错,他这半年可没少为咱家这布匹生意奔走,人也能干,又老实,我看皓春嫁他错不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陈择梁一见张皓文,赶紧上前带着笑意问道:“宝儿呀,你这么晚出来,你爹娘没问你吗”
“他们都睡了。”张皓文简短的道。这次他出来,
是因为他曾经嘱咐过陈择梁,王氏被休之后要注意一下,看看王氏家中都有些什么人出入。
陈择梁不负期望,马上就对张皓文讲起了他偷偷跟到王家之后看到的事情:“族里的老人都去了,王老大也去了,他们倒是都没坐多会儿就走了。”
“嗯。”张皓文点了点头:“王老三呢”
“就是这个王老三”陈择梁皱起眉头道:“他可是天黑了之后才偷摸进了王家的门的,我在他们家那破墙底下等了老半天才等着他,要不是你说他一定会去,我早走了。他们说什么我可没听见,不过,我在墙头瞧见他还把王氏的爹娘都赶到了院里呐,最后待了好半天才走”
“他不会死心的。”张皓文低声道:“不光是为了王栓儿和皓春,他这人心眼儿小,一直咽不下这口气择梁哥,最近你多打听打听,镇上王阿松,还有王家那个亲戚都有什么动静,王氏那里也继续看着点,要是王老三再去,你一定得告诉我一声。”
“你放心吧,宝儿。”陈择梁微微一笑:“这些我都吩咐我阿弟他们盯着就是了。他们整日在村里头疯玩疯跑,小娃儿嘛,谁都不会注意的。至于镇子上,我也找好了盯梢的人,你说的那个王祯,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镇上的赌场、青楼他都常常出入,王阿松多半是被他带去耍钱去了。”
拜见知县老爷
“王氏虽然被休了, 但还有皓亮在呢,我四叔和她做了这么多年的夫妻, 感情很深, 王氏又和我二婶经常来往不管怎样,择梁哥,你还是想法子帮我多留意些,希望只是我多虑了。”
“对了宝儿,”两人商量完王氏的事情之后, 陈择梁又道:“你知道,咱们村里现在织的布, 都是卖给琼山的广茂布行,虽说那掌柜的给的价钱也还不错,但他到底还是每匹多收了咱们四分银子,看现在咱村里,甚至还有隔壁两个村也有不少人对这织布的活计感兴趣, 往后咱织的布越来越多, 他拿的银子可就不是个小数目了”
“怎么难道你找到了另外卖布的渠道”张皓文的双眼也黑暗中也发出了烁烁光彩, “说来听听。”
“是这么回事”陈择梁对张皓文解释了起来, 原来琼山的府城镇上还有一家布店,这一阵子经营不善, 已经快要关门了,不过那家店是几十年的老字号,铺子的位置很好,就在离港口不远的, 最繁华的琼府街上。
上上个月,陈择梁还坐船去了广州一趟,在那里他打听到,朝廷现在有意加强海禁,私下里和海外买卖的惩罚将会越来越重,但是同时,广州市舶司对布匹的需求正在增大,若是能和市舶司搭上关系,往后他们的生意就相当于有了官府保驾护航,再也不愁当地其他铺子的排挤和乡绅的盘剥了。
成立一家属于自己的布店当然是件好事。只是,这就意味着他们要自己寻找客源。陈择梁说的倒是个机会,但其他更有实力的布行,比如广茂,能放过这样的商机吗
“宝儿,你放心,我知道这事儿不容易,我会再去一趟广州,慢慢打听的。不过买铺子的事儿,你还是抓紧和张大伯商量商量吧。”
陈择梁对张皓文道:“那铺子的位置确实不错,机不可失呀。而且,琼山的生意,我不在的时候,是不是让张大伯和你三叔去盯一下现在除了广茂布行,直接找咱们订货的也不少,咱们的布不仅出货快,而且平整结实,价钱公道,在琼山卖的可好了”
“好,择梁哥,你说的有道理,我回去跟爹点了点头,真诚的道:“你做的非常好。”
其实,陈择梁的表现可以说是出乎张皓文的意料,他庆幸自己当时选对了人。如果不是陈择梁,自己这个计划至少要推迟半年到一年左右,而且很有可能还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收益。
“别谢我啊,宝儿,”陈择梁低下了头,“要不是当时你肯拉我一把,我被先生退了学,也就只能回家种地了。皓春”他苦笑了一下,“更是不可能看上我。我要谢你才对”
说到皓春,这个少年脸上又露出了一丝羞赧,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织的挺精致的小袋子往张皓文手中一递,还挺沉的。“这又是什么啊”张皓文知道陈择梁每次都会给皓春带些小东西,却故意笑着问道。
“给你大姐的。”虽然已经定亲了,陈择梁还是很不好意思:“是镇上姑娘们用来洗脸的,滑溜溜的,我也不知道是个啥,让皓春拿着用吧。”
大概是香皂一类的东西,张皓文见陈择梁的脸越来越红,也不再逗他了,笑了笑,道:“好,一定带到。”说罢,他又嘱咐了陈择梁几句,让他一定看好王老三和王氏,然后便收起那个袋子往自家院里走去。
“哟,宝儿他娘,你们家的利是钱都贴好啦”眼看就到大年三十,张家来来往往的人流不绝。对穷人家来说,过年也意味着一笔不小的开销,因此最近那些织布的女子的大姑娘小媳妇儿都格外勤快,想着给自家的娃儿多挣几件来年的新衣,说不定还能送进村里的义学呢。
这会儿,一名穿着蓝布袄的妇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