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4(2/2)
方芍药点头答应下来,她离开将近有两年了,自家的院子交给于家看着,这会儿不晓得有没有积灰,为稳妥起见,还要先打扫再住进去。
一行人找客栈安置下来,方芍药和伙计要了几杯热乎的姜枣茶,一人分一杯,她急于和萧铁山回到自家的小院去看看。
夫妻俩没带旁人,对于自己住了一段时间的院子,方芍药慢慢的怀念,里面每一样东西,都是她亲手布置。
前面一转弯就是家门口,方芍药竟然有一点紧张。
“娘子,走吧。”
天冷,萧铁山拉住自家娘子给她暖手,小声地道。得罪娘子,最近一段时间得好好表现,争取早日开荤。
方芍药点头,夫妻俩进了胡同,却是一愣。
曾经住过的院子,大门紧闭,门口挂着一把黑色的大锁头,而隔壁何大姑家,贴上封条。
被封把封条吹破了,上面的字看得不真切。
夫妻俩对视,一脸的疑问。
这两年,周围的变化有点大,天冷,没人在外,方芍药只好到前面一户人家敲门。
片刻后,门开了,走出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娘,方芍药不认识,很陌生,并不是原来的住户。
“大娘,那个院子是我们夫妻俩的,之前在外乡,这不才回来。”
方芍药说话很客气,老大娘停顿片刻,让二人进屋坐。
边城一场瘟疫死了不少人,闹上一年,她是新搬来的住户,不认识方芍药夫妻俩。
“我那隔壁,住着相熟的人家,大娘,我想和你打听下,咋就给贴封条了呢”
一般而言,都是衙门贴封条,陈大丫一家都是老实人,按理说不会犯事。
“你说那家人啊,姓陈,对吧”
老大娘显然是知道内情的,家里没有茶叶,她给方芍药夫妻俩倒两杯热水。
她搬来后,陈大丫见她劈柴太费力,还帮过忙,老大娘对陈家人很有好感,这会儿提起来,还唏嘘不已。
“这事说来话长,陈家在集市上开了个陈记包子铺,生意不错,请了个伙计。”
老大娘叹口气,继续道,“大丫不知道怎么的,看上了伙计,谁料伙计不答应,不但不答应,反倒羞辱大丫,就换了个铺子做工。”
方芍药皱眉,陈大丫性子爽朗,真看上谁,或许会直接表达。本地民风彪悍,女子相对而言没有太多束缚。
被拒绝也是正常的事,通常被打趣嘲笑几句,也就不再提起。
那伙计不答应,为避免尴尬,去别的铺子做工,也不算什么。
老大娘说半天,都说不到重点,方芍药很着急。
“伙计去了另一家包子铺做工,几日前,他所在的包子铺有突然起火,伙计为救火被烧死,有人看到陈大丫去过铺子,所以非说她纵火行凶杀人。”
大娘终于说到点子上,陈大丫被衙门的人抓走,陈家二老不服,为闺女辩驳,也被抓紧去了。
“唉,我是不相信大丫能做出这样的事来,坏事就坏在,伙计又去一家包子铺,和陈家包子铺一直有龃龉。”
方芍药又追问几句,大体明白原委。
北地天黑的早,刚过下午申时,天已经黑了半边。
方芍药离开大娘家,让萧铁山抱着她,跳入到自家的小院。
屋子的门锁没换,她开门进屋,发现家里还是原来她离开的样子。
窗明几净,连灶间都准备好了米面,放在米缸里,只有窗台上,浮着一点尘土。
北地风沙大,基本两三日,窗台上有一层,但是屋内整洁,还有几盆未凋谢的花儿,可见自家一直在有人打扫。
这两日,陈家遭遇变故,家里这才没人来了。
自家始终保持着拎包入住的状态,整整将近两年,可见多么难得。
方芍药在京都太忙,北地到京都的商队有限,一来一回两个多月,因而她和陈大丫通信得不是很频繁。陈大丫始终坚持,等赚够银子,就去京都看她,方芍药若是不回来,都不知道发生这样的事。
第551章 寻仇
回到自家的院子,满满都是回忆。
方芍药和萧铁山例外仔细打扫一遍,把院子落叶清理干净,灶间烧上热水,去去屋里的寒气。
方芍药坐在灶口上,垂眸深思,发觉此案疑点颇多。
“这传言,一人嘴里一个说法,前院的老大娘又是刚搬来没多久的,未必就了解真相。”
以前在碧水村,陈家对方芍药多有照拂,不过一家人离开北地,早已还完人情。
萧铁山知道娘子对这事上心,打算去衙门问问,从衙役嘴里打听消息,可信度又增加几分。
“我也是这个意思。”
自从穿越后,村里人横眉冷对,只有陈大丫,愿意伸出援手,这在当时的境况,雪中送炭,很是难得。
方芍药一直记得这份情意,她不相信陈大丫纵火,大丫虽然性子直了点,却不是个莽撞的人。
再者说,伙计已经到别的铺子做工,陈大丫就算要纠缠,也是纠缠伙计,烧铺子,伙计就对她另眼相看了
在小院坐了一会儿,方芍药先回客栈,萧铁山则去衙门打听消息。
“娘,大丫姐还住在咱们隔壁吗”
小多余凑上来,刚刚她就想跟着爹娘一起回家看看,想着阿花没来过北地,和一行人讲风土人情。
北地寒冷,天一黑就刮起北风来,吹得人脸生疼。
方芍药摇摇头,没说话,小多余见她娘这个表情,估摸着陈家已经搬家,毕竟这相隔将近两年。
约莫半个时辰,萧铁山从衙门归来,一进门,带来一股子寒气。
“夫君,打听的怎么样”
方芍药站起身,快步上前,萧铁山退后两步,退到门边上。
他刚进来,得暖和一点才敢接近自家娘子,以免让她沾染上寒气。女子和男子不同,身子娇贵,染上寒气,小日子可要被折磨了。
“和老大娘说的差不多。”
萧铁山在门边坐下,把儿子打发走,这才说清楚来龙去脉。
那个被烧死的伙计,是个赶考的书生,唇红齿白相貌不错,因为北地瘟疫,出不了城,才在城里讨生活,去陈家的包子铺做工。
陈大丫的确是表示过对书生的好感,书生没说什么,但是后脚就辞工不干,到另一家包子铺当伙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