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清穿之猫性太子妃 > 分节阅读 16

分节阅读 16(2/2)

目录

绾绾是想到最近乌雅氏会采取一些行动,但她没想到,那乌雅氏竟会这般的狠,竟会胆大妄为地直接对太子下药;她没想到,那乌雅氏竟会这般的狠,竟然连弑父杀母也豪不在乎;她没想到,那乌雅氏竟会这般的狠,竟没心冷血地拿那京城十几万的人命去换自己的荣华富贵

当初乌雅氏拿出治疗天花的法子时,绾绾并不觉得什么,她甚至还有些高兴,毕竟有了牛痘,便可救活上万的人,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她一直以为那乌雅氏不过是一些宅斗宫斗的手段罢,没成想,她竟会把十几万的人命当筹码。

绾绾把摆在书桌旁一米多高的两个花瓶摔倒在地,花瓶摔裂发出巨大的声音。然后绾绾便扑到床榻上,她把头埋在被褥之中哭了起来,她好恨,好恨,好恨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又抬起头来,她把眼边的泪水擦掉,重新振作了起来。既然这不是凑巧,而是乌雅氏设的一个局,那乌雅氏是必然会留下后手的。

绾绾把自己代入乌雅氏的角色,想着自己若是乌雅氏,会设怎样的局。若自己是乌雅氏,那这个局的最后,要是想要完美收场的话,自然是要等太子等人病死,然后再拿出解决病症的法子的。不然的话,不管怎么说,太子等人是在追查乌雅氏的时候出事的,圣上多多少少会迁怒。唯有做出更大的事情,有更大的名声,才能让圣上信服而不敢轻举妄动。毕竟圣上也是人,一个能够多次起死回生的大夫,当然不能被随意对待。

突然,绾绾抬起了头,她想到了。

第24章

秋月和夏荷站在门外侍候着, 她们一脸焦急地看向内室紧闭的大门。听到室内突然发出巨大的声响,两人都吓了一跳。夏荷差点便想要冲进去, 秋月拦住了她, 皱着眉摇了摇头。太子突然遇到如此之祸, 终归是要让太子妃发泄一番的, 闷在心底反而不好。

月已上柳梢头,突然, 内室有动静了。

只听太子妃在里边说了一句,“进来罢。”秋月和夏荷便忙不迭地进去了。

只见太子妃挺直了背,她站在书桌前, 手里拿着一本千字文。“把书桌清理一下,我要写字。”绾绾淡淡地说。

“是, 娘娘。”秋月和夏荷虽不知娘娘为何要在深夜写字, 也不知这字是要写给谁, 但她们还是顺从地把书桌收拾好,并备上笔墨纸砚, 还递上了一杯清茶。

绾绾把两个大宫女挥退, 便正襟危坐在椅子上,她先是在一张空白信纸上写上一段话,不长, 写完后, 她便把千字文打开,又重新打开一张空白信纸。

此时已是深夜,虽说有灯火, 但橘黄色的灯光并不明亮,有时候看东西还会有重重叠影。绾绾慢慢地对照着她刚刚写的信件,在千字文里找着相同的字。

她先是在新的空白信纸上写上开头,“敬父兄,太子生辰还有几日便到,绾绾想要为太子备礼,父兄可以从中挑选几样:翡翠如意三把,上面有五道祥云并点缀三颗宝石;青松花瓶五个,上面刻画九棵松树并三个老妪”

绾绾在昏暗的灯光下一字一字地对照着千字文里的文字,再把文字在千字文所在的位置一一用量词标出,写在信纸上。

这是在绾绾出嫁前便与马佳氏大人约定好的暗号,他们以千字文为对照本,按着信上的量词,逐一找出里面的文字,再把所有的文字抄写下来连成话。这种办法能不留下证据,但却不能常用,毕竟信上的内容是有些奇怪,这是只有在形势万分紧急,已经到了不得不发的情况下才采取的手段。

如今宫里乱成一团,自然没人会理会这个。但绾绾还是小心翼翼地采取了这种隐蔽的手段,也是以防万一。

绾绾一撇一捺地亲手誊写着这封奇怪的信,她的额头甚至还冒出了冷汗。

誊写完毕后,她把笔放下,拿起信细细端详,又再三检查一番。

检查无错后,她拿着她最初写在信纸上的草稿,站了起来,慢步走到烧着银丝炭的炭盆。她把草稿放在炭盆上燃烧。绾绾一直盯着炭盆,直至里面的信纸完全被烧成了炭,一点都看不出原来的痕迹。

然后她便又回到了书桌前,她一手拿起正式的信件,一手握紧了拳头。

乌雅氏的这个计谋必有后手,她并不比这大清的人聪明多少,不过是沾了现代的光罢。既然乌雅氏的后手会与现代有关,那绾绾自然也是会知道的。

她仔细回想了一下这个疫病的症状,太医说太子身上大范围出现红色斑疹,面部充血潮红,唇鼻周围显得苍白,舌被白苔,恶心呕吐,呼吸不畅,绾绾便猜测这应是猩红热的症状。

猩红热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多在春冬季发病。这种病可以通过空气飞沫或者感染传播,它本不是什么要人命的疫病,但可怕的是它会引发多种如肺炎,中毒性休克败血症,脑膜炎等急性疾病,若是没有及时医治,后果不堪设想。

绾绾把手中的信纸放下,她望着眼前跳跃的灯火沉思。

但在现代,猩红热早就不是什么大病,只要到医院打一针便是。

到底有什么能够医治猩红热呢绾绾把手中的手帕拧紧,那乌雅氏要的不过就是青霉素罢

有了治疗天花的美名还不够,乌雅氏竟敢拿十几万人的命当踏板,助她成就神医的盛名

青霉素在医药史上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是非常常见的抗菌药物,它拯救过的人又何止千千万万。不管是肺炎,丹毒,脑膜炎,还是猩红热等,都需用青霉素医治。

这次绾绾特意以隐蔽的方式写信给马佳氏大人,便是让他出去寻找青霉素的替代物。绾绾依稀知道青霉素大致的制作方法,但她如今却是等不及了,太子的性命危在旦夕。

她要让马佳氏大人假托寻找偏方之名,去寻找的青霉素的替代物便是“陈芥卤菜”。“陈芥卤菜”是绾绾有一次不小心打开电视台的科普频道时知道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人民的智慧自然是不能小觑。在我国古代,早在隋唐时便出现了青霉素的影子。

据史料记载,那时佛寺里的僧人会用大陶缸放大量的芥菜,让其自然发霉长出绿毛后,便将大缸密封埋于地下三尺,多年后再挖开,此时芥菜早化成水,便被称为“陈芥卤菜”。“陈芥卤菜”有多种功用,但由于人们的医疗意识不足,那“陈芥卤菜”又十分“肮脏低贱”,便没有被传开,一直都只在佛院寺庙中备着,穷人有了病痛,便自行舀着吃。

后来经过验证,这“陈芥卤菜”有着青霉素的部分功用,都可抗菌。当然,它的功效自然是没有现代合成的青霉素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