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2)
“儿臣胤礽向皇阿玛,皇太后请安。今日儿臣与马佳氏大婚,望得皇阿玛,皇太后应允祝福。”太子首先声音洪亮地说道。
“臣妾马佳氏向圣上,皇太后请安。”绾绾也随之请安。
“好好好,把敬茶拿上来,现在你们已结为夫妻,日后定要好好相处,为皇家开枝散叶。太子成家后更要用心办事,为朕分忧。太子妃也要打理好胤礽的后院,为胤礽排忧。”绾绾并不能抬头直视皇帝,加上有红头纱的遮盖,她并不能看清康熙的神情。但只声音听上去,康熙还是显得很满意,心情颇为愉悦的。
“依哀家看呀,这真真是一对天作之合,太子高大俊朗,太子妃贤良淑德,日后必能过得和和美美,早日为我大清皇室诞下皇儿。”皇太后的声音不快,但也显得很是高兴。
“是啊,岂不是天作之合。”周围皇帝的妃嫔纷纷出声恭维起来。
接着,太子和太子妃在谢恩过后,又经历了一番礼仪规程,两人便在众多宫女太监的簇拥下回到了太子所居住的毓庆宫。
绾绾被红头纱挡着并不大能看得清周围的景致,但感觉毓庆宫并不小,两人走了两三刻钟才最终走到了两人寝宫。
“福晋好生呆着,先吃些席面,刚刚孤的那些兄弟在大殿前都不敢放肆,现在在庆宴上还不定会怎样闹孤,待晚上孤再来看你。”绾绾被人搀扶到床头坐下,便听到太子愉悦的声音,绾绾轻轻点了点头,胤礽轻轻拉起绾绾的手摸了摸以示亲近,便离开了。
胤礽离开后,按着规制,绾绾仍不能卸下吉服,但依着太子的吩咐,绾绾还是能先吃些东西的。
为着不失礼仪,绾绾从早上到现在,除了早起那会儿喝了几口水,便什么东西都没有入过口。现在大半天已经过去,更别提那些十分考验体力的繁重仪式,举行大典时绾绾的精神高度集中,并不觉得饿,现在一放松下来,那种饥饿感和劳累感铺天盖地传来,绾绾几乎都要累瘫在床上了。
“格格,不,是娘娘,您先喝口茶。”机灵的夏荷赶紧在桌上倒了一杯茶,递给了绾绾。绾绾接过茶,便在红纱下喝了起来。
绾绾是知道周围围着一圈太监宫女的,但这实在不是一个了解他们的好时机。这时,一个太监站了出来,“禀告娘娘,奴才是毓庆宫宜春殿的总管赵福全,也是太子殿下给娘娘准备的内务总管,奴才给娘娘请安。”说着,赵福全便对着绾绾行了一个大礼。
“辛苦赵总管了,免礼。”绾绾轻声细语地说。
“不辛苦,不辛苦,能服侍娘娘是奴才修了八辈子才修来的福气,望娘娘万安。”赵福全赶紧鞠躬行礼。
“娘娘,太子殿下为娘娘着想,特意命奴才准备了一副席面,不知娘娘您现在是否想要用膳”赵福全接着说。
绾绾点了点头,于是她便在夏荷的搀扶下走到了桌前坐下。然后赵福全向他身后打了个手势,便有小太监从房外端着菜小碎步走了过来。
“娘娘,这道红烧鲈鱼是太子特意命人准备的,要不奴才给您介绍介绍奴才之前在御膳房待过,对御膳房的菜色可熟悉得紧。”赵福全小心翼翼地问。
绾绾再次点了点头。
赵福全这才高高兴兴地介绍道,“这道红烧鲈鱼可是御膳房大厨的拿手好菜,鲈鱼是最正宗的苏杭鲈鱼,刚从大江上捞起便加急运到宫中。大厨趁着鲈鱼活蹦乱跳的时候下手,大火旺油,撒下葱丝、蒜末,煸出香味,把鱼煎到金黄色后便收火。待鱼煎好后,再往锅中倒进黄酒、酱油、白糖等调料,文火炖两刻钟,撒少量葱丝收锅,然后这道名满天下的红烧鲈鱼便成了。”
“娘娘您别看这红烧鲈鱼看似简单,但在这大江结冰的寒冬季节,好的鲈鱼可谓一尾难求,在这宫中,也就只有皇上,皇太后,太子并一些高份位的妃嫔那儿才能得到。但这冬日却又偏偏是品鲈鱼最好的季节。冬日的鲈鱼肥腴可口,肉白如雪,入口即溶,让人唇齿留鲜,吃之难忘”赵福全絮絮叨叨地说着桌上的菜肴,夏荷为绾绾布菜,这宫廷菜的滋味确实不错,可能送菜的路途遥远,这些菜虽有些冷了,但滋味还是十分鲜美。
绾绾慢慢地吃着菜,不多时便放下了筷子,众人便把桌上的菜撤下去。吃剩的这些菜还会分给各个宫女太监。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绾绾重新整理了一下后便在床上端坐好,她正静静地等待着。
第5章 洞房
突然,待在房间外的秋月轻轻敲了一下房门,表示太子胤礽已经回宫。绾绾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不知为何,在这全然陌生的环境中,她的心一下就平静了下来,突然,她露出了笑容。
外面太监宫女的请安声纷纷响起,然后便是喜庆的乐声再度响起,绾绾听到门被打开了,然后便是有些纷乱的脚步声。
“新郎子到,祝新郎子和新娘子百年好合,早生贵子”在这有些嘈杂的环境中,绾绾突然听到一个老嬷嬷用有些撕心裂肺的声音大声说道,然后绾绾便感觉到有一些细碎的东西被撒到了自己身上。
绾绾之前有被教导过,她知道这是撒帐,撒过来的东西有枣、栗子、花生等喜果,是谐音表示“早立子”、儿子女儿“花搭着生”的意思,那些喜娘不仅会把喜果撒向新娘怀中,撒向合欢床上,甚至还会撒向洞房的每一个角落。
“请新郎子揭红盖头。”老嬷嬷说。
接着绾绾感觉到有人在自己的旁边坐了下来,然后便是自己面前的轻纱被掀起。她先是稍稍低头,然后便是45度角斜斜地看向来人的方向。这个角度是最能展示自己的美好的角度,绾绾早就练习过无数遍了。
屋内虽有红烛照明,但冬夜里的月光并不明亮,冬夜里的寒风虽冷,但屋内的炭炉轻烟袅袅。在这个有盈盈月光的温暖夜,绾绾第一次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她两辈子惟一的丈夫。
就像绾绾的父亲一般,满族人长得总是颇为健壮高大,他有着深邃的眼睛和高挺的鼻子,此时的胤礽微微有些酒意,脸色发红,但他的那双眼睛却长得极为明亮有神。说来也是,此时的胤礽正是春风得意之时,文攻武略,受到朝廷内外,大清上下的一致赞誉,年幼的弟弟尚未成为气候,康熙正当壮年,对自己一手教导出来的太子也是宠爱有加并十分信任。
今日大婚预示大清的太子已真正成家成人,不论是从争取权势的角度,还是从迎娶正妻成家的角度,胤礽都是极为高兴的。在圣上和皇太后确定下最终的太子妃人选时,胤礽还特意提前见见自己未来的妻子。站在湖心亭上,胤礽的目光只紧紧跟着那抹粉色的身影。在周围秀女慌乱骚动的衬托下,那抹身影显得极为淡然,她缓缓,缓缓地迈着小步子,裙子衣摆随着主人的走动而飘动,优雅而美好,胤礽对自己未来的妻子满意极了。
在席面上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