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华娱是一种生活 > 分节阅读 207

分节阅读 207(2/2)

目录

说到这个还有个挺可惜的地方,因为审查上的一些原因,可能大家看到的抢的貌似不是一个银行,最后改成理财公司了,从创作上有一点损失。

胡选:可以说非常幸运,因为之前听说过陈困各种传言,比较难伺候什么的。

后来来了以后完全不是传说那样,大家从电影里面看得出来,坤哥这次太拼了。

寥拟:比如雨中斗匪徒那场戏,雨水都是从旁边消防井抽出来的,很冷;

拍的地方是下水道,那块很脏很臭,拍了有三四天。

寥拟:火锅店打斗那场戏,为了审查,配上的音乐比较浪漫,其实那场戏很血腥,是完整的杀戮过程,剪掉很多。

胡选:动作指导是韩国人,咱们可以看看韩国电影的尺度。

因为动作指导第一次来中国拍片,我跟他说在中国不能那样拍,大家现在看到的已经很收敛了。

林木:关于金库为什么没有监控这点,要是细心的观众能发现,当时一个长镜头拍监控画面,有两个屏幕是黑的。

导演解释,这是比较老的银行,包括有一定的涣散的状态,所以有一些故障没有修,坏的屏幕可以理解为金库的监控。

第389章386、收购猫眼,合并微影

林诚还在纽约拍电影,老王来电话了。

是光鲜传媒的王常田,他打算收购猫眼。

作为光鲜传媒的第二大股东,林诚当然支持他的决定。

而作为新生活影业的掌门人,林诚希望王常田能够让新生活影业也入一股。

考虑到林诚旗下的三家院线,占据了全国电影院大银幕的20比例。

猫眼要想推广网络售票,林诚旗下的院线是最大的支持者和靠山。

所以,王常田稍微犹豫了一下,就同意分给林诚10的股份。

在线票务平台是近几年我国才新兴发展起来的娱乐领域一大重要组成部分,但短短几年时间,在线票务已经经历了最开始的猫眼、微影、百度糯米、格瓦拉等各方混战,到后来不断兼并或者关闭后形成以“淘票票、猫眼、微影的三足鼎立”。

而猫眼之所以能够从一众在线票务平台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其多次资本运作。

猫眼原名“美团电影”,是由美团于2012年2月推出的,2013年1月更名为“猫眼电影”。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2015年5月27日猫眼电影成立,当时叫做天津猫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6年,猫眼从美团剥离后,开始引入外来资本。

2016年5月底,光鲜控股向北京三快美团点评收购猫眼288股权,对价为其所持有的176亿股光鲜传媒股份,并向上海三快收购猫眼96股权,对价8亿元人民币;光鲜传媒向上海三快收购猫眼19的股权,对价1583亿元人民币,

2017年8月25日,光鲜控股以17757亿元的对价购买了上海三快美团点评持有的猫眼197股权;

这两次交易结束后,光鲜创始人王常田通过光鲜控股持有猫眼581股权,是猫眼的实际控制人。

现在,王常田把10的股份,以9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林诚;则王常田仍然持有481的股权。

2012年的美团,一面在团购市场“狂开站、狂上单、狂拜访”;一面转战o2o,将电影业务独立。

那时,猫眼还叫美团电影,业务也只有影讯。

之后增加在线售票,第一个月只卖了90张,第二个月增长也不多。

那段时间非常艰难,电影票团购比在线买票选座更受欢迎。

有电影院甚至发邮件说,选座是不会成功的,选票机放在那里还耗电,不如关掉。

2013年,美团电影更名猫眼电影。很快,巨头纷纷入场。

当年年底,微影时代在腾讯内部成立。

2014年年初百度全资收购糯米网,年底淘票票的前身淘宝电影上线。

bat与美团,在在线票务市场展开补贴大战,一度电影票只卖几块钱。

2016年,市场逐渐回归理性,形成了猫眼、微影、淘票票、百度糯米四家竞争的格局,单纯的争夺票务市场已没有多少想象空间,四家平台向电影产业上下游延伸。

拿猫眼来说,参与投资、发行了30多部影片,包括心花路放、港囧、美人鱼等。

很快,猫眼迎来第一次命运转折。

2016年4月11日,美团网创始人兼ceo王星通过内部邮件宣布,正式分拆猫眼电影,其成为一家完全独立运营的公司。

7个月前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猫眼整合大众点评的娱乐业务。

郑志浩被任命为猫眼新任ceo。

2014年2月,郑加入大众点评任总裁,美团点评合并后,郑志浩是平台事业群总裁。

王星说,郑志浩对电影和文化娱乐产业有很强的兴趣和热情,将推进猫眼独立分拆并推动相关资本运作。

仅仅一个多月后,光鲜取代美团点评成为猫眼大股东,其中光鲜控股持股384,光鲜传媒持股19。王常田付出的代价是光线传媒6的股份和2383亿元现金。

微影时代ceo林柠也曾加入这场角逐,甚至差一点就签了协议,后因价格原因退出。

林柠曾说过,当时他跟王星聊过好几次,美团在多个条线与对手竞争,现金压力很大,光鲜现金条件比微影好一些。

“都说王常田比较精,花钱也比较省,但他买猫眼一点都不省。我认为这是他对形势的精准判断,猫眼和光鲜业务互补,这也是一次漂亮的资本运作。”一位接近该交易的人士这样说。

控股猫眼后,王常田并未满足。微影收购猫眼不成,猫眼反过来想要合并微影。

林柠当然不甘心,甚至想再次买下猫眼。然而,曾经的机会已转瞬即逝。

2016年之后,微影遭遇发展困境,在电影宣发、投资、保底等泛娱乐领域表现不佳,甚至亏损。

啊里系的淘票票高歌猛进,啊里又是光鲜传媒的股东,藤讯不愿意看到猫眼与淘票票合作、合并。

“微影跑得太快了,短期业绩很难看,猫眼那时正好战略收缩,公司是盈利的。藤讯担心微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