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锦帐春慢 > 分节阅读 175

分节阅读 175(2/2)

目录

睿太妃得知卫卿卿这么听她的话,谨遵母命、一晚上都拉着明烨努力造人,顿时笑得合不拢嘴,“他们恩爱我就放心了他们越恩爱我就越能早些抱上大胖孙子”

“恭喜太妃、贺喜太妃”杨氏笑容满面的说着好话。

睿太妃欣喜过后长长的叹了一声,“若不是烨儿那小子年纪一大把了膝下一个孩子都没,我也不用急得日日打探儿子屋里的事”

睿太妃说这话时,她口中那个“年纪一大把”的儿子正撩开帘子走进来,阴沉的俊脸表明他刚刚听到了亲娘对他的评价,且心中很是不爽

“阿娘是不是忘了,孩儿今年不过二十余三”明烨面无表情的提醒了睿太妃一句。

“二十余三还不够老吗”睿太妃横了明烨一眼,如数家珍的说道:“隔壁的陈二郎今年十九,膝下已有三子两女;对门的张五郎今年才十八就有了三个儿子;还有隔壁的隔壁的白九郎”

本朝儿郎一般十五、六岁开始议亲,成亲最晚不会超过弱冠之年,明烨二十三岁成亲确实算是晚了。

可这不代表明烨就是个一把年纪的糟老头啊

他神色淡淡的看了自己的亲娘一眼,不急不缓的问道:“您还想不想抱孙子了”

“”睿太妃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明烨,心想她这是被自己的儿子威胁了吗

她不过随口说了他一句,半开玩笑的说他年纪一大把,他居然就敢拿不生孩子来威胁她

而她居然还不能训斥他谁让她的孙儿在他手上呢

她曾听老人提过,说若是男子心情不顺畅,那很可能会生不出孩子来

短短这么一瞬间睿太妃的心思可谓是百转千回,最终为了大局她只能咽下不满,笑着给明烨顺毛,“阿娘先前是在和你开玩笑呢你瞧瞧你这副意气风发的模样,哪里就老了”

她先是夸了明烨几句,随后迅速的转移话题,“我让杨氏日日都给你炖几盅补身子的汤药,你可要一碗不落的全都喝了,免得坏了身子。”

“就是你媳妇儿,我也命人日日给她炖补汤,务必要将她养得白白胖胖的”

“好了、好了,你不必在我跟前矗着了,赶紧回去陪你媳妇儿吧”

第393章 打探

明烨听了这话毫不犹豫的抬脚就走,睿太妃待他走远了才小声的同李嬷嬷嘀咕道:“卿卿今儿都没能和他一起来给我请安,可见昨晚被那臭小子给折腾狠了”

“不行你去和厨房说一声,今日卿卿的补汤得多加两盅”

李嬷嬷听了睿太妃的吩咐却没有立刻移步,而是欲言又止的望着她。

睿太妃却没觉察到李嬷嬷的不对劲,只兴致勃勃的憧憬道:“你说我能不能三年抱俩”

“说实话我比较喜欢女娃娃啊,像烨儿那样的臭小子天天臭着一张脸和我对着干,一点都不讨人喜欢呢”

李嬷嬷终于开口,“太妃”

“嗯”睿太妃一边将她藏在小几下的生养经摸出来看,一边随口应了李嬷嬷一句,“你也比较喜欢女娃娃对不对烨儿那臭小子也没少气你是吧”

李嬷嬷看着睿太妃,几次欲言又止,最终选择把想说的话咽回肚子里,“王爷挺好的,知道老奴一到冬天腿脚就会酸痛,特意给老奴寻了张方子。”

李嬷嬷渐渐的神色恢复如常,笑着说道:“不管王妃生的是小少爷还是小小姐,老奴都高兴也都喜欢”

睿太妃也跟着笑了起来,“是是是,我也就是这么一说,只要他们赶紧给我生,生男生女我都喜欢”

李嬷嬷又凑趣的陪睿太妃叙了好一会儿话,一直到睿太妃渐渐有些乏了想要小憩一会儿,她才蹑手蹑脚的退了出去。

她出去后站在廊下,若有所思的望着卫卿卿住的院落所在的方向,神色凝重的低声自语道:“会不会是我弄错了”

这时,睿太妃小厨房里的丫鬟正好提着黑漆食盒走来,看样子是要去给卫卿卿送补汤。

李嬷嬷略一思忖招手将小丫鬟唤了过来,“食盒给我,我送去给王妃,你回去小厨房当差吧”

她说完便接过食盒往卫卿卿夫妇住的出云居走去,心里寻思着一会儿找个机会向卫卿卿的丫鬟套套话

李嬷嬷寻思间人已走进出云居,正好碰上刚刚从外头回来的年糕。

李嬷嬷急忙迎了上去,客气的唤道:“年糕姑娘”

“是李嬷嬷啊快请快请”年糕知道李嬷嬷是睿太妃跟前最得力的人,当下便热情的同她打招呼,还主动伸手想替她提食盒,“这是太妃给我们家王妃熬的补汤的吧怪沉的,我来提吧”

“那我就借姑娘的光偷懒一回了”李嬷嬷也不推脱,一边将食盒递给年糕,一边假装漫不经心的和她闲话,“你今年多大了是从小就跟在王妃身边吗可许了婚配”

李嬷嬷问的是再寻常不过的问题,年糕不疑有他、老老实实的答道:“是,我和白糍姐姐是从小就跟在王妃身边服侍的人。”

她说着俏脸微红,小声答最后那个问题,“我今年二十了,还未许人,我想在姑娘身旁多伺候几年。”

“主子跟前得力丫头谈婚论嫁是会比寻常女子晚一些,但也不能晚太多你差不多可以好好的相看起来了”李嬷嬷笑着说道。

她说完见年糕一张脸涨得通红、似乎浑身都不自在,笑着将话题转移,“那王妃被送到乡下养病时也是你们二人陪在她身旁的吗”

“是呢,我们和王妃从未分开过。”年糕道。

李嬷嬷一脸明白的点了点头,随后顺着这个话茬往下问道:“说起来咱们王妃也是个可怜人她是几岁被送到乡下养病的在乡下可有受苦”

年糕一一作答,李嬷嬷听了连连摇头,像是十分心疼卫卿卿。

“我早年曾有幸见过先建宁伯和先建宁伯夫人,他们都是有着菩萨心肠的贵人,怎就那样去了”

“我听说先建宁伯早年曾当过巡按御史,奉皇命巡查各地,查出不少冤案帮了不少蒙冤受苦之人单单凭这份功德,他老人家也不该英年早逝才是”

先建宁伯当巡按御史那会儿年糕不过五、六岁,哪知道他这些光辉事迹,故而听得一脸茫然。

李嬷嬷见了笑着拍了一下额头,道:“我忘了那会儿你才是小豆丁,哪会知道这些事就是你家王妃那会儿也不过四、五岁吧当年肯定没陪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