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0(2/2)
原来当年百合一将事情闹大、吵着要将偷丝线的人揪出来严惩,金铃担心东窗事发会身败名裂,竟利用玉瑶对她的信任以及毫不设防,偷偷将丝线藏到玉瑶屋里
金铃嫁祸给玉瑶、害死玉瑶后,竟还有脸说玉瑶是个傻孩子,说玉瑶即使和她情同姐妹,也不该用不对的方法帮她竟然不要脸的给玉瑶安了这么一个偷丝线的理由
最可恨的是金铃居然还装模作样的又是自责、又是伤心难过,说因为比试害死自己的好友,从此再不同人比试,替自己收获一堆同情和赞赏
素衣甚至玉瑶秉性,知道自己的妹妹虽然善良也乐意助人,但她从小就知道偷东西是不对的举动,绝不会用这种方式去帮助金铃
她起初不知真相如何,于是索性先不管真相如何,只看妹妹的死会让谁受益受益人一定和妹妹的死有关
素衣心中既如是想着,头一个找上的人自然是借玉瑶的死赢得比试的金铃。
素衣、玉瑶姐妹二人长相有七、八分相似,她便故意扮成玉瑶的模样去吓唬金铃,假装玉瑶索命诱金铃说出真相
金铃到底做贼心虚、一看到“玉瑶”的脸就吓傻了,让素衣轻易就从她口中套出真相,得知妹妹是被金铃害死
素衣查清楚真相后开始慢慢布局,最终选在妹妹的忌日动手复仇。
她故意把金铃赶到桂花树下再动手,是因为她和妹妹以前经常在那棵桂花香树下相见。
她的玉瑶最喜欢桂花的香气,常常背靠着树干,在淡淡花香的陪伴下看天看云。
她和玉瑶也常常在桂花树下嬉闹、交心
她将金铃杀死在桂花树下,是想用这种方式让金铃向玉瑶谢罪
她用玉瑶亲手替她做的腰带勒死金铃,则是想让玉瑶换一种方式亲手报仇。
就连那盏挂在小竹林的铜铃铛,也是玉瑶最心爱之物她把铃铛当成妹妹的眼,想用这种方式让妹妹看到她手刃仇人的过程,想让妹妹从此能够安息
第246章 似了非了
卫卿卿对素衣的话毫不怀疑,因为只有真正的凶手,才能将案发现场的每一个细节都解释得清清楚楚,且一定会有充足合理的杀人动机
可卫卿卿却觉得素衣不像是会在尸首上留下信挑衅她的人。
她一边暗暗的打量素衣,一边将心中疑问问出口,“尸首上的挑战书也是你放的”
素衣果然如卫卿卿所料那般摇头否定,“人是我杀的,可前后两封挑战书却不是我放的,我也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果然有人浑水摸鱼、故意将池水搅得更浑”卫卿卿猜测应该是案发后有人借此案来为难她,这个人和素衣、和案子毫无关系,只是单纯冲着她来的
搅浑池水的人究竟是何人呢
金铃被杀一案最终以素衣主动去慎刑司认罪落幕,卫卿卿在三日之内找出真凶,赢了隐在暗处之人发出的挑战,让后宫众人齐齐松了一口气,毕竟谁都害怕卫卿卿失手、自己成为下一个死人。
卫卿卿原以为素衣会被判偿命,谁承想除了澜嫔因昔日情谊替素衣求情外,另一位颇为受宠的贞嫔竟主动直言素衣昔日曾对她有恩,也出面替素衣求情。
听闻贞嫔竟直接求到武帝跟前,直言虽不知素衣为何假死匿藏多年,但她杀金铃也是因金铃害人在前、情有可原,可酌情从轻发落。
也不知贞嫔是如何在武帝跟前替素衣讨恩典的,武帝最终开了尊口,免了素衣死罪、改判流放。
只是案子虽破了,但送信挑衅卫卿卿的人却始终没有找到
卫卿卿总觉得对方不会就此罢手,想抢先一步将那人揪出来,却又无从下手
春华池,珠帘下。
缭绕的云雾如轻纱般裹住肤如凝脂的美人儿,没让俏丽的容颜和姣好的身姿在轻纱中若隐若现,小小一方天地春色无边、风光无限。
美人背靠着池壁微微阖眼,温热的泉水把她的小脸熏染得红扑扑的。她神色慵懒惬意,玉足似有似无的轻划池水,身体感到说不出的快意。
美人舒服惬意的假瑕了好半响,才在淡淡的花香中睁开双眼,缓缓起身、玉足轻点,缓步离开水池。
她擦干身子后随意披了件衣衫,罗裘薄纱半遮胸,缓步行至铜镜前。
美人身姿傲人,年轻的身体有着让人眷念沉迷的魅力,亦是她在这深宫中最得意的依仗,她最喜欢沐浴后站在半人高的铜镜前,仔仔细细的欣赏自己的身姿。
她手指轻轻滑过如凝脂般的肌肤,划过微微凸起的锁骨,落在红扑扑的脸蛋上突然,她惊恐的瞪大双眼,难以置信的看着镜中的自己
“啊”
美人发出一声响彻天际的尖叫声
“娘娘您怎么了”
“别进来”
宫人闻讯赶来,却被美人尖声喝住
美人扯下架上的衣裳胡乱穿上,又寻了件披风将自己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的,方才头也不回的冲出春华池,一路往自个儿的宫室跑去
候在春华池外的宫人不知所以,只能快步跟了上去。
美人一路狂奔回到寝宫,飞快的跳上床将自己裹在被子里。
紧随而至的宫人一脸焦急,一叠声的唤道:“娘娘,您这是怎么了娘娘您在害怕什么娘娘”
美人神色惊恐的抬头,一眼望到摆在梳妆台上的铜镜,立刻歇斯底里的尖叫道:“快把镜子砸碎快把镜子砸碎”
“娘娘,好端端的砸镜子做什么”闻声赶来的乳母杨氏温言劝道,并慢慢朝美人走去。
美人却越加歇斯底里,一边将身边的东西朝杨氏扔去,一边歇斯底里的尖叫道:“把镜子砸了我让你们把镜子砸了,你们没听见吗”
“好好好,娘娘说砸就砸”杨氏一面命小宫女赶紧将镜子搬走,一面又朝美人走近几步。
美人觉察到杨氏的靠近后再一次失控,“不要靠近我走开谁都不要靠近我”
杨氏满心无奈、只能暂且退了出去,寻了陪着美人一起去春华池的宫人问话,“娘娘好端端的为何突然变成这样”
宫人纷纷摇头表示不知,“娘娘不让奴婢们进去,奴婢们先是听到娘娘的尖叫声,后便看到娘娘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一路谁都不理的跑回来”
杨氏是知道美人沐浴后那颇为自恋的照镜子习惯,再一细想美人一回来就让人将镜子砸了,又一直惊恐不安的裹着被子流泪莫非是沐浴完照镜子时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