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4(2/2)
宫莫良想了想,“这么说,你们村完全就是一个封闭式的聚集地,而且人数越来越少的那种。”
“对,但是那一年,紧挨着我们家不远的一户人家,居然开着崭新的轿车,带着满满一个后备箱的礼物回到了村子里,说是感谢左邻右舍的帮忙,也要感谢村子里的老师,让他们有了翻天覆地的机会。”
宫莫良没有因为李源的停顿而插嘴,因为他知道正戏就要来了。
果不其然,李源继续追忆道,“我那时候正好是长身体的阶段,虽说家里的粮食不缺,但为了以防万一,米缸里永远得留着三分之一左右的大米作为储备。这就导致我每次吃完实际只有七分饱,晚上睡觉都会做着和吃有关的梦。”
“那户人家带来了成箱成箱的零食,都是我们从小就没见过的,这可把我们高兴坏了。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数不尽的烦恼。”
宫莫良看到李源有意停下来看着自己,笑着说道,“我想,你烦恼的原因还是因为不够吃吧”
李源点了点头,“没错,恐怕这就是开心的烦恼吧,也是我妈对我说的庸人自扰。还没开始吃呢,我就开始担心吃完的问题。不够吃怎么办虽然那时候我还小,但脸皮这个东西已经有了。不好意思开口要,自己又没钱买,那怎么办”
“偷”宫莫良不可置信地望着李源,在他的认知世界里,李源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完全可以把后背放心大胆交给他的人,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行为举止到外貌,里里外外都写着“老实”两个字的人,居然也会出现“小时偷针”的这种事。
李源能够理解宫莫良吃惊的表情,既然敢说,他也就不会在乎因此而产生的看法,“我趁着人多嘴杂,那户人家手忙脚乱的功夫,一口气从他家里抱了三箱零食回来。”
宫莫良倒是没想到李源的天生神力居然还能在这上面发挥奇效。
“那这件事是怎么被你妈发现的呢”
李源又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不是我妈发现的,而是我自己主动自首,坦诚了一切。”
“良心发现”宫莫良问道。
“不,是我怕了,恐惧战胜了零食的诱惑。”
“为什么会怕到时候吃完,来个死无对证,谁还能说你的不是”
李源摇头道,“你知道吗,我们村晚上都不兴锁门的,不止是院子外的大门,就算是屋子里的小门,到了夏天,依旧是敞着的。”
这一点,宫莫良倒是能够理解,他也从新闻里见到过类似的情景。路不拾遗在城里如同野生大熊猫,但在一旭风淳朴的村落里,这只不过是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而已。
看到宫莫良能够明白后,李源继续说道,“在我们村,如果真有人关了门,那就证明你心里有鬼,害怕别人看见。而偷窃这件事,如果被大家知道,送去派出所不可能,一辈子老死不相往来才是最令人可怕的一件事。”
宫莫良身临其境地想了想,一个缺乏基本娱乐的深山老林,本来村民的数量就在以肉眼可见的数量减少,平常除了日常作息,能够打发时光的,可能也就只有相互之间的串门了。如果成了过街老鼠,人人都把你拒之门外,那村庄对于自己而言,已经不是家,而是一座永远也走不出去的牢笼。
不仅仅是人,心被囚禁,才是最令人可怕的。
“你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宫莫良拿手拍了拍李源宽厚的后背。
李源也认真地点着头,“这事我老早就知道,当时我妈知道我偷了人家的东西,藤条都已经举起来了,但最后还是慢慢地放下来了。当我带着她去藏匿零食的地方找到那三个箱子后,并没有第一时间拉着我去上门赔礼道歉。”
“哦这是为什么呢”
李源再一次的笑了,只不过这一次的笑,犹如一个十几岁的懵懂少年,清澈如水。
“我记得我当时也是这么问的,那一晚的月亮很圆,照在我妈的脸上,显得特别好看,就和画本里的嫦娥似的。不,比嫦娥更加好看。”
宫莫良没有说话,也没有因为李源的跑题而不耐,只是静静地听着,听着一个全世界都通用的名词,母爱。
“她说,源儿呀,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既然你问了我为什么不带你登门道歉,那我就告诉你,因为你还有一颗羞耻心。既然你自己都还在乎这张脸,我这个当妈的,就不能亲手把它撕掉。”
“后来呢”宫莫良迫不及待地问道。
“后来”李源笑着笑着,脸上折射出了七彩斑斓来,“后来我的饭碗都是鼓鼓当当的,每次都能吃到十分饱。”
宫莫良问道,“那米缸里的米呢”
李源深吸了一口气,“一尘不变,刚好淹没三分之一的刻线。”
宫莫良思索着,“米缸没变,你又变多,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那也就是说。”
李源咬着牙,点着头,“后来我才知道,我妈的碗,只有上面一层是铺面的,底下全是空的”
第85章关于此文的一些事
按照正常的情况,这篇小说写到如今,应该会有差不多五十万字左右了,如果是老观众应该知道,因为玉米自己觉得写得不好的原因,删掉了近三十万的字。光秃秃的数字看起来好像没那么回事,但要一个个地用键盘敲击出来,可不是嘴上说的那么轻松。
好了,下面进入正题。关于小说的情节,此文属于慢热型。倒不是提纲的原因,说句实话,本书的提纲粗陋无比,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主角慢慢的成为天皇巨星,在国际赛场上大杀四方。
因为懒癌,又因为个人喜欢着重描写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所以看起来有关吃鸡这个主题的篇幅,在前面会显得上,不免让人觉得拖沓。这一点怪我,发散性思维太强,有些事情一写就忘了收回来,还是功力的不够,有待后续的锤炼。总之,你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篇披着吃鸡外衣的都市文。如果感觉情节太慢,希望你们能够谅解,最好收藏一波,等到合适了,再回来看看。
最后再说文字方面的东西。或许很多人会觉得玉米行文有些半白半文,这是因为我本人喜欢看历史题材小说的原因,那些大神的笔锋是我一直模仿,但总是似似而非。其实更多的,还是文学功底不够扎实,如果真要是通晓古今,文言文也就那么回事卖个萌。有些诗句和成语,玉米还要经常性的借鉴百度,所以如果你们看到网上有“百度作家”这么一说,可以尽情联想到我,我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可耻的。读书人没有偷,这里我认为偷的定义很模糊,一个字也能叫偷,一个词也是,一句话更是,但只要不是通篇摘抄,剽窃还是算不上的。
好了,想说的也就这么多,今天的一章应该会在凌晨发布,在等的书友要说声抱歉了,因为本身就从事的文字编辑工作,头脑风暴太过频繁,所以脑仁已经变成了杏仁,能够坐下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