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执宰大宋 > 分节阅读 219

分节阅读 219(2/2)

目录

陈琳笑眯眯的道:“未大人说笑了,我只是一介宦官,不会耽误您的事情,再说了,就算是官家的龙床之上,我也是在一旁随侍的,算不得什么大事。”

看着陈琳一脸的八卦,未央鄙夷道:“官家的私生活,我没兴趣,你也不要说,免得到时候被砍了脑袋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陈琳尴尬无比,面色愠怒,“官家宣你入宫,还不快快随我去。”

未央起身,弹了弹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心情大好道:“走吧。”

陈琳趾高气扬的在前面带路,两人上了一辆汽车,陈琳这才低声道:“你要小心了,官家心情不太好。”

未央皱眉道:“怎么回事官家亲征,这不是他一直都期望的吗为何如今却不高兴”

陈琳叹息道:“还不是后宫的那点事,群臣上奏,让官家早立太子,官家春秋鼎盛,自然心中不乐意,于是与皇后娘娘就与官家闹了一场。

张贵妃又在一旁添油加醋的,官家已经好些天没有去皇后宫中去了。”

未央皱眉,这年头最难做的职业就是皇帝,偏生好多人依旧不要命的想坐上去。

现如今皇宫之中,有两个皇子,赵宗旭与赵宗鑫,这两位皇子年岁都不大,赵宗旭是长子,名正言顺的皇储,而且赵宗旭颇有贤名,温润好学,让很多大臣都认为,赵宗旭有乃父之风。

但是只有少数几个人不这样认为,比如未央,比如贾昌朝,比如宋痒,至于包拯、唐介、狄青之流,都是纯臣,对于皇储之事,不做思考,他们所考虑的,只有皇帝,谁在位置上,他们为谁效忠。

未央是少数不为这些事情所累的人,无欲则无刚,未央对于政事堂的位子没兴趣,对于皇位更加没兴趣,所以一直置身事外,虽然他与赵宗旭有师徒之名,但是从赵宗旭在蓬莱回到开封之后,他就不再对这个孩子抱有幻想。

一个卑的君主,而且善于伪装的君主,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君主。

未央不想在这种人手下混日子,所以他不会对赵宗旭有半点的支持,也不会做出任何表态。

一路上,未央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第430章 君臣相得

“都是废物”

未央还没进大庆殿,清脆的瓷器摔在地上的响声,伴随着赵祯的怒骂声,就传了出来。

赵祯是仁君,可以说是千古以来,都能排得上号的,就算是太监宫女在他跟前犯了错,他也能宽恕,实在是不敢想象,是什么事情,让赵祯发这么大火。

未央踌躇着在大庆殿徘徊,过了一会,赵祯的声音从大庆殿传出:“未央,赶紧给朕进来。”

未央翻着白眼看了看陈琳,陈琳兀自抬头看天,就像是没看见。

未央无奈,迈步走了进去。

君臣见礼完毕,赵祯冷笑道:“让你进个宫,磨磨蹭蹭的干什么呢”

未央头也不抬的道:“秉陛下,臣在想,如何回避立储的事情。”

赵祯愕然,旋即哈哈大笑道:“你小子倒是老实,怎么你也认为现在该立太子了”

未央不置可否道:“陛下,立储乃是国家大事,岂是臣子所能置喙的此事自然由陛下一言而决。”

赵祯烦躁的来回踱步,过了许久,忽然开口道:“立储立储皇后逼朕,群臣逼朕莫非朕真的老了

就算是朕老了,国家重器,也轮不到他们做主。

未央,你告诉朕,朕该不该立储”

未央低眉顺眼,这时候装怂是最好的,无论是皇后还是皇帝,他都不想得罪,不是得罪不起,是没有必要,对他来说,谁当皇帝都一样,当然,要是皇帝都像赵祯一般开明,那是最好的。

“陛下,臣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事,储君储君,那也是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天命,陛下乃是天子,自然有陛下乾纲独断。”

赵祯面色更差了,这小子油嘴滑舌的,嘴里没有一句实话,拖拖拉拉说了半天,一句都没在点子上,都是废话。

“未央,咱们君臣之间,没有必要来那些虚的,你说说,朕的两位皇子,哪个更适合做储君”

未央脸顿时垮了下来,皱成了一团,无奈道:“陛下,这事您问错人了”

“什么意思”

“咱们大宋虽然嫡长之事不是那么看重,但是如今大宋百花齐放,与以前大不同,所以作为君王,必然要有广大的胸怀,足以容纳四海,包容蛮夷。

陛下应该考较两位皇子此事才对。

实际上臣觉得大宋如今的疆土,将来打下辽国,也是易事尔,西域也是囊中之物,高丽、倭国、交趾等等,将来都是属国。

一国之君,就算是天纵之才,又怎么可能真的操心这么多事情

所以臣认为,君不必过于圣明,不聋不痴不做当家翁,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赵祯面色狂怒,指着未央说不出话来,未央只是低着头不说话。

过了许久,赵祯才缓过神来,叹息道:“你说的对,这天下如此之大,大宋如今已经不是以前的大宋了,以后必然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朕如今操持国事,越发觉得力不从心,非是朕自夸,朕自认也是明君,如今正是春秋鼎盛之时,却依旧如此,可见大宋如今的变化之大,事务之繁杂。

一国之君,若是一直为国事所累,又有什么意思

索性装聋作哑,还能维持庞大的朝廷运转啊”

未央苦笑不已,这话也就他敢说,换个人试试,立马就一撸到底,滚到海南岛打渔去了。

话说如今海南岛在未央的支持下,商业繁茂,四季如夏,是度假的不二之选,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很多人坐车坐船,前去那里过冬,堪称旅游圣地,早就不是别人眼里的烟瘴之地了。

何止是海南那边,大宋南方如今的发展,当真是一天一个模样,让人目不暇接,岳州那边,如今是商业重镇,可以说是仅次于开封的地方。

开封占了是国度的便宜,不然跟岳州还真没法比。

贾章那小子走了好运,一跃而成朝堂新贵,不知多少人眼红呢。

未央回过神来,尴尬的看着虎视眈眈看着他的赵祯,心虚道:“陛下,臣觉着吧,咱们北征回来,再考虑这事业不晚。”

赵祯一听北征,顿时来了精神,笑呵呵的道:“早些年你一直说时机不到,如今时机到了”

未央笑道:“什么时机不时机的,耶律洪基那小子如今搞的那一套,还是学习大宋的,早晚辽国自然就会汉化,臣觉得那时候灭了辽国,还省些事,不过如今满朝打杀声,臣也就不顶着了,要干就干,把辽国干掉,也了了大伙的一桩心事。”

赵祯哈哈大笑道:“此言深的朕心啊

然正啊你觉得这次北征,需要多少时间”

未央想了想,笑道:“多则三月,少则一月”

赵祯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