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带着经典必背在异界 > 分节阅读 225

分节阅读 225(2/2)

目录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在又经过了十五个日出日落之后,为其一个月的山谷集训结束了,在这一个月中,在先生和学子们共同的帮扶及努力之下,少年中原本的而立境全部破境成功,也就是说此刻的少年们最少也是不惑境初阶。

目前为止加上赵未央与南宫长乐共有学子二百零二人,修为最高的便是南宫长乐的知命中阶,其次则是慧生小和尚、路青山、晚谕雪、拓跋渊、赵未央等十余人的不惑境巅峰,许年的进境在破境成为不惑之后只是向前再进了一位,成为不惑中阶,单轮修为只排在第七八十的样子,但是没有人敢小觑与他,因为有拓跋渊这个标杆在,许年始终是能够战胜不惑巅峰的存在

“双月盛辉,邀天之幸诸位学子,为期一个月的集训结束,各位修为各有长进,吾辈身为先生亦是心有荣焉”

校场之上以五人小队为单位整齐的站着二百名少年不,有两位澜衫少女的身形显得有些突兀了,这两人自然便是南宫长乐和赵未央了,千仞教习作为此次集训的主事正在校场擂台上对今次集训做着最后的讲话,“今日之后,山谷之中休沐三日,按照荒城竞技之前所言,三日中若有欲要退出大裂缝探索之事者,可去竹楼陈述,三日后依照平素表现人员变动再行调整分队一切无误后,与第四日前往十万大山深处”

一个月以来的多次训练,二百少年除了修为上的急速增长之外,凭借超人一等的聪敏,少年们对于五人小队中的金木水火土各个位置的功用都颇为熟悉,随时可以拆分然后在融入形成新的队伍,故而对于此刻千仞教习所言的调整没有多大反应。

对于许年而言,作为五行归元阵神通的受体,他也已经短暂的尝试过两次成为知命的感觉,那种似乎能随时入微、随时掌控全局,举手投足间能够引动海量天地元气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但是这只是受到限制的知命境,同阶之中还是敌不过真正的知命境,在修行实验的过程中,拓跋渊曾经以五行归元阵集为一体,用知命境的修为和南宫长乐战斗。

当时的许年旁观了这场堪称是整个山谷少年们瞩目的战斗。

因为两人都是知命境修为,共有四名不惑境巅峰的先生在主持八耀定元阵,千仞教习也在场以防出事,这一场大战有着诸多山谷少年们胜过南宫长乐的一点希望,但是在这希望结束之后,收获的依然是失败的结果。

战斗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此次南宫长乐第一次施展出了双月同辉的技能,赤月月华与银月月华共同攻击之下,突兀得到强大真灵与元气的拓跋渊神念跟不上力量,比他之前不惑境状态的进攻少了许多流畅,露出了太多的破绽,这次的他并非是败在力量之上,更多的是失之于技巧。

由于五行归元阵对四个传输者的消耗很大,故而作为队长的少年们能体验知命境的机会很少,最后在进入大裂缝之前,少年们都获得了来自于五大书院先生们专门调制的复原丹药,这便是为了能让少年们在危机之中施展五行归元阵后还能有再战或者遁逃的机会。

相当于结业仪式的校场训话结束后,少年们纷纷领取各自的兵甲与修行物资,按照之前荒城竞武时的所言,五大书院许诺出的好处都已经落实。

当然到目前为止少年们所收获的好处远远不止眼前的这些丹药和兵甲,最重要的是系统训练的修行方式,开阔的眼界,升上来的境界以及与二百同龄人中佼佼者的友谊。

所谓同年之谊也即是如此。

第四百七十六章 临别数言以赠之

三天的集训休憩时间转眼即逝,当时间来到离开山谷的那一天时,事情的发展就如同千仞教习所想的一样,终是有学子选择了离开,此刻在离开的山谷谷口,分两侧站着两批学子,一方二十二人,这些少年的面上或是有些羞愧的不敢看向对面修行与生活了一个月的同伴们。

这种心态大约是因为感觉自己做了临阵脱逃的逃兵,不过相对于对未知的探索,对那不可测机缘的追寻,这些离去的学子心中还是有着那对于俗世的留恋,无论是小家还是大国,或者是对于各自的门派而言,他们有着太多回去了理由。

此时此刻无所谓对错,冯副山长当时就已经预见了这个场面,千仞教习也是如此,毕竟生而为人在近二十年的生活中,是不可能没有牵挂的。

在牵挂留恋与修行大道之间,有人选择了牵挂,有人选择了修行,不同的选择皆有其原因,千仞教习都是可以理解。

“诸位学子,此去一别不知何时当再见,行走江湖之中的当有正气在身,居家山野之内当以传经解惑为己任,若是机缘来临有事涉书院者,还当牢记今日香火薪传之情”对于这二十二名即将离开的学子,千仞教习的交待很是言简意赅但是情真意切,几句语重心长的话说出,便有少男少女眼角湿红。

“先生大恩,弟子刘全忠没齿难忘,入山之前弟子仅是而立境中阶,此刻出谷已然踏入不惑,诸位先生对弟子教育之恩恩同再造,弟子也想随先生前往大裂缝一探究竟,只是、只是,家中老母尚在,弟子孝道未尽,实在是难以割舍”此刻一名少年忍不住心下之言,出列便是深深躬身抱拳长揖,口中哽咽之声也感染了其他即将离开的学子。

“全忠且起身来。”

千仞教习微微一挥袖,便有一阵柔和之风将面前的少年轻轻扶起,“忠孝之道在乎人伦、在乎天理,你回去照看母亲在乎天伦大道,此亦是修行,是在红尘俗世中的修行,昔有神书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唯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神书言此,全忠你之所做并无不妥。”

在少年的肩头拍了拍,千仞教习又来到了另外一名不断抽泣的少女身前:“若离,在进入山谷集训之时你已经想我等报备过集训结束离去之事,当时我和诸位先生们都同意了,如今你要走我等有怎么会责怪与你在琅琊之地的卧龙书院也是需要你这个继承人去将道统发扬光大,莫哭莫哭”千仞教习的声音和缓且和蔼,在其对面的少女则是愈发的哭出了声。

“呈至,此去闽地近万里之遥,到了地界莫要忘了给我捎封书信以报平安,走元一商队的驿站即可”

“成双,修行一道上不进则退,回去之后与山野之间散修也要记得日日入定冥想,免得浪费了你这天资”

一词一句,一声一音,一言一语,千仞教习和二十二人中每一个都亲自道别。

字字句句都是关切,丝毫没有因为二十二人的离去而有什么抱怨,听着千仞教习的话,这处的少年们尽皆是眼眶泛红,还有几位心思敏感的少女抽泣出声,此大约便是那真挚且珍贵的师生之情。

在另一侧的一百多名少年通过千仞教习在临行前的那些寄语,心下忽有所感也是静默不语,对此二十二人的离去憎恶之心渐渐消失,因为虽然留下的人中大多都是心下了无牵挂,或者家中兄弟子女众多,但是这天伦之理讲出所有人都是心生同感。当然若是人伦之理可全此正是追寻大道最佳时机。

目送二十二人随着几名先生从另一条路中先行出谷,剩下的便是一百七十八人,加上之后参加集训的赵未央与南宫长乐正好是一百八十人,可组成三十六个五人小队,而在最终的队伍调剂之中,许年因为和两女相对较熟,故而调剂之后宣承制离队归乡,宗十三被分到了别队,赵未央和南宫长乐这尊大神也就极其巧合的进入了许年所在的小队中。

这就导致五人之中修为最强的不再是许年而成了知命中阶的南宫长乐,这本是对许年小队队长职务的一种挑战,但是极为奇怪的,南宫长乐没有任何要求,甘愿去当做那金行的职阶,而赵未央则是木行职阶,尽管如此许年也是顿感压力山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