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5(2/2)
“附议”
“附议”
这里一片附议声,众人达成共识的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
“我提议,鸡尾屿的茶不能叫做黄金茶,它的地位,需要得到我们茶道协会的认可”
“赞同”
“赞同”
在一片赞同声中,很快完成了一个个提案,众人的利益也达成了一致。
伴随着一个个提案被通过,众人就针对来势汹汹的“黄金茶”想到了一个极佳的方案。
其中就是,邀请王牧参加名茶评比大会。
在他们看来,黄金茶再好又能好到哪儿去
更何况,这茶会还是他们举办的,是他们的主场,可操作性的地方太多了。
王牧不知道的是,茶道协会针对新生的“黄金茶”的阴谋已经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与此同时,腾达地产的公关团队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生欲。
腾达地产的总裁在亲口品尝了黄金茶的芬芳之后,顿时大感不妙,把最初的公关预算从500万提升到了1000万。
没办法,这种茶的味道实在是太好了。
按照鸡尾屿现在流行的说法,这茶还是次品中的次品,茶的味道还能飙升好几个档次。
这让腾达地产的总裁一阵肝颤啊,,这真是倒了十辈子的血霉了。
这1000万资金撒出去,鸡尾屿项目除了赚个口碑,可能就赚不到多少钱了。
搞不好连口碑都赚不到
腾达地产的总裁第一时间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表示了沉重的哀悼。
同时提出愿意拿出1000万资金用来复原推广黄金茶树。
不得不说,腾达地产的公关做的不错,这一副勇于认错,肯承担责任的态度,还是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
一出手就是1000万软妹币,再次给还没有多少人品尝过的“黄金茶”,添上了一道重重的砝码。
好茶,这的确是价比黄金的好茶啊
黄金茶这个说法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温盈也带着鸡尾屿集团代表人,以及许多记者和大量的茶道方面的专家来到了鸡尾屿。
那些个茶道专家,在亲自品尝了何纤纤炒糊了的黄金茶之后,享受的同时,鼻子都差点气歪了。
这是何等的暴殄天物啊,要不是何纤纤是发现黄金茶的伯乐,他们都恨不得把何纤纤这个炒茶废吊起来打了。
就你这水平也配炒茶
这些个茶道专家的一切言行举止,可都是在镜头下,尤其是那享受但又恨的咬牙切齿的表情可丝毫做不了假。
有薪体甚至都在实时直播,鸡尾屿的“黄金茶”这也第一次真正展露在了众人的眼前。
众人这才发现,这十株残存下来的茶树,长的位置都十分偏。
甚至还有三株是长在悬崖峭壁上,这才在这次大砍伐中“苟”了下来。
实时直播的魅力就在这里,它能很直观的把所有思绪第一时间传递给观众。
看到悬崖峭壁上那苟下来的三株茶树,众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容易。
要不是在这么偏僻的位置,这三株母树,估计也难逃砍刀了。
还有几株茶树,甚至都已经暴露在了推土机下面。
虽然腾达地产的求生欲望极强,第一时间就弄走了推土机,但小岛就那么大,又能弄到哪儿去
尤其是看到被砍的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根的时候,众人再次感受到了黄金茶存续下来是有多么的不容易。
一个极其爱茶的老前辈,捧着一缕宛如翡翠一般的嫩芽,甚至真情流露的哭了出来。
再次给鸡尾屿的黄金茶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一百一十八章 茶老哭了
华夏有着悠久的灿烂文化,但在历史变迁中,许多都散轶失传了。
网上流传着一句饱含争议的话,“唐朝文化在rb,明朝文化在韩国”,这句话很多人都不承认。
但不得不说,这两个国家的确是很好的保存了许多华夏文化。
就拿茶道来说,毫无疑问就是起源于华夏,甚至被认为道家的化身。
茶道传入rb,而后又传入西方。
华夏茶道出现的很早,但很遗憾没有以“茶道”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具体的传统意义的茶道礼仪。
华夏的茶道“重意义而轻形式”,讲究“道可道非常道”。
但也正因为如此,华夏的茶道“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清”。
相反,在rb那边,却是有着一套完整的程式,把兴于盛唐的茶道很好的存续了下来,而且加以发扬,并且独树一帜,形成了以和、静、清、寂为基本精神的茶道。
捧着黄金茶茶瓣落泪的老人名字叫方晚,是国内著名的茶文化专家,他一贯的主张就是复兴古茶道。
这些年也一直为此努力着,在茶文化圈子里非常的有名。
当然,争议也非常的大,很多人都认为茶老太注重形式,是个思想老顽固,只会翻故纸堆。
但同时追随茶老的人也非常多,他们认为茶老复兴古茶道是非常有意义的,是华夏茶道复兴的一面旗帜。
健全礼仪、复兴茶艺、重铸茶德,就是茶老的一直以来的追求。
对于那些攻击他太过拘泥于形式的人,茶老也不以为意,甚至以孔子自比。
春秋末年,礼崩乐坏,就是那些诸侯都不再行周礼。
但孔子依旧坚持行周礼,在许多人眼中,孔子就是不折不扣的守旧派。
哪怕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孔子的行为也的确是不符合时代发展,说一声老顽固都不为过。
但这种身体践行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也的确是难能可贵。
孔子守的不是形式上的周礼,而是完整的周朝秩序,是他的政治追求。
茶老追求复兴茶道,自然精研茶叶,对于各种好茶,他都是知之甚详。
品鉴了那么多好茶,像鸡尾屿这种无论是品相,还是芬芳都这般上乘的好茶,实在是太少见了。
但让他心痛的是,就是这种难得一见的好茶,竟然一直被埋没。
要不是被何纤纤意外发现,可能连这最后的十株都保存不下来。
茶老哭的像是一个七十岁的孩子,周围那些个记者都沉默了,甚至连正在观看直播的人都一阵无言。
也唯有这眼泪,才更能说明那些被砍伐掉的茶树到底有多么让人扼腕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