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附身高顺 > 分节阅读 128

分节阅读 128(2/2)

目录

一念至此,高顺有点鄙视眼前的这位车骑将军张温,脸色不悦的说:“张车骑欲是要俘虏,大可亲率大军追击边章和韩遂二贼,亲自俘虏便是”言罢,他一甩衣袖,便匆匆离开车骑将军行辕。

“嗤”一旁不远处的陶谦见此,忍不住笑出声来。

见高顺扫落自己的脸面,张温顿时臊红了老脸,嘴中啐道:“北疆蛮子就是无礼狂妄不识礼数”

老好人袁滂见此,立即好言宽慰张温。张温红着脸离开中军大帐,对陶谦和高顺两人的印象很差,遂与高顺和陶谦不和。回到自己的书房,他立即上表雒阳中枢,推荐高顺为凉州刺史,兵加封征西将军,在车骑将军帐下行走。

高顺却没把得罪了张温放在心上,回到大营后开始安排朝朔州押运俘虏的大事。他唤来大将关羽,嘱咐道:“云长朔州初创急需大量人口来恳田和饲养战马牲畜等,本将欲安排你率部押送一批俘虏回五原郡如何”

“主公此事恐怕不妥啊”闻言后,关羽皱着眉头回话。他近日来一直在读史刚看春秋,对于政事总是也略有精通了。

第九十一章 高顺耕田

见关羽第一次就政事来劝谏言自己,高顺感到很惊讶。

历史上,眼前这位万人敌的大将军,曾经坐镇荆州,威震华夏。若不是孙权和曹丕两家联手攻击关羽,三国的历史都有可能改写。那时候的关羽,文能治邦,武能征战天下,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统帅。

“无妨如今的帝国财源匮乏,我军只要费些金钱,便能消除此事带来的灾厄”见关羽有些疑惑,高顺含笑解释。言语之间,他已经把高氏团队的政治秘密都透露不少。

关羽见高顺神态自若,便欣然领命统领自己麾下五千骑卒,押解四万多人俘虏北上。与此同时,高顺留下五千名汉人俘虏做辎重兵,跟随大军作战。

送走了关羽等人,高顺便率领三万五千人在美阳城外的荒地上恳荒耕田、兴修水利和修葺官道。他亲自脱下铠甲,身着普通衣裳和将士兵卒们一起劳作。因为战乱、干旱和蝗灾等,美阳城外谓水两岸的农田大部都抛荒,青草都长到了半人来高。

见高顺不训练兵卒,而是率领大家垦荒,娄圭很是不解。他私下问高顺:“主公你为何放下身段来和黔首农人一般劳作”

“农人壮丁皆是兵卒,兵卒皆是农人,大秦帝国便是因此而统一天下的吾今日之举,便是让麾下门徒都要领悟此理。这便是耕战之策的高妙之处也”高顺含笑答。

因此,娄圭也放下帝国名士的架子,和高顺一起参加劳作。赵云、武安国、周仓和李进等一帮出生农人家族的将领见此,心中因而越发敬佩高顺。

此事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几日内便在潼关以西的三辅地区传扬开来。两位有志青年闻讯后,准备前来美阳县一观究竟。他们二人,一位是京兆尹郡的功曹杜畿,一位是左冯翊郡的张既。

杜畿字伯候,京兆杜陵人,名门之后却已经家道中落。他少年丧父,由继母养大。继母却对他很不好。皆便如此,杜畿还是格外孝顺继母,以报答继母的养育之恩。因为此,他才被郡守赏识,征辟为京兆尹郡功曹。

当听到名满天下的高顺居然率部在美阳城外垦荒,杜畿便立即跟太守求情,加入前往美阳县运输钱粮辎重的队伍,一探此事虚实。

张既字德荣,右冯翊郡高陵人,家境富裕却不是士人家族。他相貌英俊,被冯翊郡太守赏识,在太守门下担任小吏。当听到名士高顺亲自耕种后,张既便自告奋勇的加入给前线送粮的队伍,准备前来看个究竟。

且说车阵将军张温,看到高顺身穿粗麻衣裳犁田时,很是不解。他甚至有些不屑的说:“由此时看来,高蛮子的确是出生粗鄙的农夫家族”

这一句话传到陶谦的耳朵里,让他很生气。他也出生粗鄙的寒门,因为被太守赏识才走上帝国的政坛。于是乎,他也褪去宽袍,穿上粗麻衣裳加入高顺的垦荒队伍。

见此,高顺含笑打趣道:“恭祖兄你这个南蛮子和我这个北蛮子共同执犁垦荒,是要被天下士人笑掉大牙的”

“哈哈哈老夫哪管他那么多,只图心中畅快便是了”闻言后,陶谦哈哈大笑道。于是,他和高顺的关系亲善了起来。

因霜期临近,种下什么农作物都不太好,高顺于是率领麾下的兵卒将士们种下有“牧草之王”美称的苜蓿草。

这一日,秋日的骄阳正高悬于头顶之上,高顺率领大军在给种下去的草籽浇水,杜畿和张既二人,便跟随着西行的运粮队伍缓缓而来。与之同来的,还有从雒阳京师前来宣读诏书的小黄门左丰。

“高君侯果然身先士卒,不愧是士人典范啊”见高顺正挥汗如雨,人群中的杜畿不由得暗自赞叹。他交接好政务后,便立即来到高顺的跟前,朝高顺拱手参拜,嘴中说道:“京兆末学后进士子杜畿参见高君侯”

“嗯你怎么知道我是高顺”闻言,高顺诧异的问。他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目光柔和看着面前的这位相貌不凡的青年官吏。

杜畿此时脸色微红,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因为兴奋。他稍稍酝酿一番,才恭恭敬敬的说:“将军虽然衣着普通,却总有虎士相伴左右;将军虽然同是在劳作,动作却不是很娴熟。由此两点,杜畿便能猜测将军的身份来”

“哦哈哈哈你是位智者,将来成就定然不凡可有意来本将军麾下效力,助本将早日平定羌人作乱”闻言后,高顺哈哈大笑道。说话间,他目光平和的盯着杜畿,关注着这位青年官吏该如何抉择

就在这时,身高七尺五寸左右的张既也来到高顺身旁附近。他见高顺如此夸赞一为年轻的官吏,不由得也刻意打量了一番杜畿。旋即,他朝高顺躬身行礼:“左冯翊青年学子张既,愿意拜入高君侯门下听令”

“哦”听到这番话,高顺有些诧异的看向张既。张既外貌也很俊朗,约莫二十岁左右的模样,也身穿官吏服饰。

“今天的太阳这是打西边出来的怎么同时有两位青年俊杰来访”高顺心中嘀咕了一下。随后,他含笑道:“欢迎三辅良家子弟前来效力”

其实,高顺这是在说客气话。现如今,他麾下文武俊杰无数,还有大量的三千门徒在帮衬,已经不缺士人的支持了。

见高顺还算和蔼可亲,杜畿真想投入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