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2/2)
刚才,就在刚才,他们还都好好的活着。
可是现在,这是怎么了啊
“救人啊救人啊”唐铭水嘶声大吼着。
所有的人这才如梦初醒。
现场一片混乱。
“帮忙啊,这里来人啊。”
“赵同学,赵同学。”
“啊,他的腿”
一声声的乱叫,让场面几近于失控。
唐铭水呆呆的看着面前的这一切。
他已经尽力了,尽力了。
他做到了自己所有能够做的一切。
可是这些孩子们,为什么就是不肯听呢
“唐铭水,唐铭水,帮帮我,帮帮我。”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传来。
唐铭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宋晓云
她正蹲在一个受伤的同学面前,手足无措。
唐铭水飞奔而去。
那个受伤的学生,一只胳膊被炸飞了,胸前,还有一个大大的血洞。
血,突突的从这个血洞里冒出。
这个学生还没有死,嘴里发出痛苦的呼唤。
宋晓云还是第一次经历那么可怕的事情,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帮助伤者。
唐铭水只看了一眼,就知道这个学生没救了。
他看了一眼宋晓云,发现眼泪,正从这个美丽姑娘的眼中流出。
她的身体,也在那里不停的颤抖着。
“救救我”受伤的学生剩下的一只右手想要举起来,但刚刚抬起来了一点点,就又无力的垂落下去。
唐铭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
必死无疑。
他心里再清楚不过了。
“唐铭水,救救他,救救他。”宋晓云几乎是在那里哀求了。
她看到的,却是唐铭水绝望的摇了摇头。
“叔叔叔。”
那个学生的声音非常低沉。
唐铭水的心中一颤。
叔叔
自己今年才只有二十七岁啊,他居然叫自己“叔叔”了
眼前的这个学生,真的,他还只是一个孩子。
“我在。”唐铭水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别怕,我就在你的身边。”
“叔叔。”学生的眼神逐渐散乱:“我们能打赢吗”
“能,一定能。”唐铭水的回答没有哪怕一秒钟的迟疑:“相信我,我们一定能打赢的。”
一丝笑容,浮现在这个学生的嘴角:“我我们,错了打仗,会死人的。”
打仗,会死人的。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可是总有人要用生命为代价才能够了解到这一点。
这个学生,死了。
带着痛苦,带着遗憾。
宋晓云颤抖着嘴唇,六神无主。
过了一会,她忽然趴在了唐铭水的肩膀上,“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所有的恐惧、悲伤,都要在这些泪水中得到宣泄。
“光有热情不够,你们根本不知道真正的战争是什么样的,会死人,会死很多很多的人。”
那是在过年的时候,唐铭水对自己说过的话。
宋晓云的脑海里,又再次浮现了自己的同学曾经写过的那首诗歌:
“当战争来临的时候啊,我们愿化作战场上的白鸽,守护着我们英勇的战士”
白鸽
多么的嘲讽啊。
这里就是战场,可是这里没有白鸽,有的只是献血和死亡。
唐铭水迟疑了一下,还是轻轻的搂住了宋晓云,然后用一种几乎于麻木的声音说道:
“回家去,回家去,不要再来前线。打仗的事情,交给那些军人们。和日本人玩命的事情,交给我们。”
他搂抱着哭泣的宋晓云,看着那些死去、受伤、混乱的学生们,忽然大声说道:
“都回家,全部都回家去你们还年轻,你们都要好好的活着。等到我们这些人都死光了,死绝了,你们再上前线。求求你们了,求求你们了啊”
这是他最后能对这些学生发出的呼声了。
他不止一次的说过:
“战争,和孩子无关,和女人无关,我不是大男子主义。可是,如果一个国家,到了需要让孩子们和女人们上战场的地步,那是这个国家的悲哀。”
宋晓云的头从唐铭水的肩膀上挪开,她擦去了脸上的泪水,双眼还是红红的。她对着唐铭水深深的鞠了一躬:
“唐先生,谢谢你,现在,我知道你说的那些话都是对的。我看到了死人,我长大了,我真的长大了,我知道自己以后应该怎么做了。”
“记得我刚才的话,好好的活下去。”唐铭水凝视着她:“我们这些人早晚都会死的,等到战争结束了,这个国家的建设,还需要你们。”
他错了。
他低估了这些学生们的勇气。
当经历过了死亡的恐惧,包括宋晓云在内的许多学生,反而变得更加的坚定了。他们知道这个国家需要他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他们:
义无反顾的去战斗
第七十一章 武装别动队
八月十五日,日本裕仁天皇命令松井石根大将为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指挥第3师团、第11师团等军直属部队进攻上海,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军增援部队在中国军队侧后方上陆后,中方已经无力消灭日军陆战队,战争选入胶着状态。
而自从战争爆发后,战场上最忙碌的人,不是集团军的总司令,也不是各条战线的指挥官。
而是军统戴笠。
戴笠的精神状态之旺盛,让人惊叹。
从抗战初起,戴笠和他指挥的军统,即是淞沪战场的情报枢纽。
戴笠本人白天坚持在上海前线,一边忙于组织对日情报战,一边竭力建立军统武装别动队,协助正规军作战。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每天晚上还亲自坐车从上海到南京,向蒋介石汇报战况和情报分析。
那时南京到上海铁路已经不通,汽车也只能灭灯行驶,日军飞机不断轰炸扫射,时时如身临鬼门关,戴笠却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