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 分节阅读 30

分节阅读 30(1/2)

目录

人过来,你指挥他们怎么做就可以。”

衙门是县城里面最大的无业人员集聚地,有一些没田没地的人就来这里当差,多少也能混一口饭吃。

方浩是捕头,县衙里的六老爷,巩县新贵,又是一个人杀了十几个山贼的英雄人物,虽然年纪轻,但是在这群人里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威望,他来到衙门叫人帮忙,很快就叫了几十个人。

清除杂草,开挖池塘,搭建鸡舍、猪圈,都需要人帮忙。

人多力量大,人多就是好办事,没有几天时间,就已经搞得像模像样了。

当然,方浩在这期间也是大把的花银子,买材料,还有请那些帮忙的人吃饭,几天时间就花掉了几十两银子。

虽然只是一百两银子买下的这座宅子,但是加上房屋翻修以及盖饭店和整治后花园,前前后后花掉的银子有二百多两。

差不多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算整治好。

这时候已经进入冬天了。

后院里挖了一个三百平米左右的池塘,还开出了几片菜地。

院子靠最后的两个角落里,搭建了一个猪圈和一个鸡舍,已经喂养上了猪和鸡。

这让方浩有一种感觉他不是在县城里,而是搬到了另外一个农村。

不过巩县县城里很多人家也都是这样过的,种菜的不是他一家,没有那么多人家有那个经济能力每一顿都要去外面买菜。

这一段时间里,凃家庄抓过来的那些人还关在大牢,经过了一番补充审讯之后,莫县尉带着他们的供词去了州城做汇报。

这是一个很大的案子,可不是小小的县城可以自作主张来审判,必须要交给上面的人。

没过多久,知州大人就亲自下来,对凃家庄的人和那名没死的山贼进行了审讯,确定供词无误之后,进行了宣判。

凃家父子勾结山贼为祸乡里,自然是要处死,家里的那些男丁也有一个知情不报的罪名,判了个三千里流放,到苦寒的边境给在那里屯田的军队种地去。

女眷以及没满十二岁的小孩,就罚没为奴。

家产自然要充公。

充公的要上缴国库。

上缴国库的那些财产,县要截留一部分,州里也要截留一部分,最后还有差不多一半的送到户部去,充入国库。

可是在凃家的家产里面,最大的一部分就是那一千来亩地,这是没法带走的。

那能怎么办

自然是将这一千来亩地给拍卖掉,拿银子来交上去。

这里面,又有了可以捞钱的机会。

这也是知州大人亲自过来的原因。

有那个财力来拍卖那些地的,巩县并没有多少家。

一千来亩地,被分成了五片,每片两百亩,邀请了县里几十家大户进行竞价拍卖。

可以买下一片地,也可以将那五片都买下。

不过竞价上面那些大户都得到了通知每买一片地,都需要额外支付五百两的拍卖费。

五片地,就需要额外支付两千五百两的拍卖费。

有了这一笔额外支付,那一千亩地的拍卖价格自然要降下去,要不然谁疯了来买这样的地

凃家庄这样的良田,平常时候一亩地就要卖五到八两银子,但是在这一次的拍卖里,均价只有三两银子一亩。

拍卖所得的三千两银子,那就是需要充公的。

两千五百两额外的拍卖费,自然就全部进了知州大人的腰包这笔钱他可不会跟齐县令他们分。

知州大人心里明白的很,这一千亩地肯定不是凃家庄所有的地,大头肯定被齐县令这些地头蛇给拿走了,可是他也没必要把这个说明白,说明白了,他这两千五百两银子也拿不到,大家一拍两散,都做清官去,那就太没意思了。

三千两充公的财产,按规定县里是可以截留一部分,那是公库所有,不是私人财产。

其余的,知州大人也带上去了。

凃家父子还有那个山贼都要处死,但是现在也只能关押在大牢里面,要等到他们把供词和判决交上京城去,刑部勘定之后,再来处死。

那些判处为奴的女人和小孩,则由县里处理。

那些女人和小孩也都当作充公的财产,算了价格折算成银子,让知州大人一并带走。

县里则负责把他们卖出去。

知州大人来了这一趟,这件事情就算是结案了,大家也都松了一口气,可以放心的瓜分凃家剩下的那几千亩地了。

第六十六章 瓜分盛宴

在知州大人走了之后,齐县令又一次召集县里的几十家大户,将凃家剩下的那几千亩良田都给拍卖掉。

这一次没有什么额外的拍卖费,参加的大户也不是有钱就可以的,都是有一定的官场势力,属于地头蛇一级的人物。

齐县令没有那么大的本事,一个人吞下那几千亩良田,真敢那么做,大概不用一个月就得被人给扳倒。

这一次的拍卖就是分利,拍卖价格非常的便宜,只有正常价格的三分之一左右。

那些大户以低廉的价格买下了大片的良田,而齐县令则得到了大笔的现银,在这一场盛宴里,大家都得到了好处。

没权没势的人,哪怕你有很多银子,也没有资格参与到这一场盛宴之中。

拍卖所得的银子都进了齐县令一个人的腰包,县丞、主簿、县尉都没有分到,不过他们每个人都分到了两三百亩地。

这些地他们是卖出去还是自己留着,就看他们自己的意愿了。

吃独食,齐县令还没有这个胆子,他最多也就是拿一个大头。

裘伯贤由于有着不凡的背景,虽然只是一个九品的主簿,可是在这一场瓜分的盛宴中,分到的地比县丞还要多,足足有三百亩。

这些地没有直接分到裘伯贤的名下,这样做肯定是不行的,这是作死。

领到那一片地的,是方浩的父亲。

当然,实际上的拥有者是裘伯贤,方浩的父亲只不过是代为管理。

这种方式,在方浩原来的那个世界有一个名称,叫做白手套。

方浩父亲做的就是这种白手套的事情。

什么都不用干,就可以拿到这么多好处,也让方浩相信了,确实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不过那馅饼不会砸到普通的老百姓,只会砸到那些当官的身上。

更坚定了他往上爬的意愿。

在这一场瓜分盛宴中,剿匪时立功最大的方浩也分到了五十亩成片的良田,就在裘伯贤的那三百亩旁边,由方浩的父亲一起管理。

他父亲也一下子由贫下中农升级成了地主阶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