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郑王天下 > 分节阅读 149

分节阅读 149(1/2)

目录

忽还信誓旦旦的说要遵照先君的遗命立公子缗,现在却突然反悔,这是准备闹哪样

很多人惊讶之中伴随着不解,也有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郑忽与公子缗的恩怨人尽皆知,但君子言必信,既然已经出言立公子缗,断无反悔的道理才是,这是很多人的真实想法。

“执政,郑忽不欲立公子缗,可有缘由”怀宗九姓中復氏的家主首先向嘉父询问道。

众卿闻言,立刻停下了小声讨论,开始竖起耳朵听嘉父怎么说。

復氏家主的这番话正好问道了大部分人的心坎上,昨夜说这么好,今天突然反悔了,总得有个理由吧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人认为郑忽从一开始就没想立公子缗,昨夜只不过是使个障眼法而已,今天这才是露出了本来面目。

嘉父有点踌躇,这个问题还真不好问答。

他实在不好将公子缗刚才的那副模样在众人面前言及,一来这在道德层面是属于扬人之恶的小人做派,二来公子缗作为第一顺位继承人,不能损伤他的威严啊

但他若是不说吧,等到一会郑忽前来,让郑忽回答这个问题,郑忽肯定不会给公子缗留任何一点颜面,这是肯定的

所以,嘉父只能斟酌着用词,将公子缗的衣衫褴褛的狼狈模样说成衣衫仪态不整,有惶惶之色

然后,郑忽见到公子缗的这幅模样极为不满,认为公子缗不可承社稷之重。

就这样,嘉父将自己和郑忽的对话简单的向众人叙述了一遍。

有人感觉郑忽说的挺对的,有人觉得郑忽这是在小题大做,是在为他不想立公子缗找借口,也有人觉得郑忽真是不知量力,自己什么处境还没察觉到吗竟然还想妄图干涉新君问题,简直是痴人说梦

总之,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不一而足

嘉父让这个问题充分发酵一会,任由诸卿尽情议论。

之后,这才问道:“二三子以为如何”

还能如何,大部分人自然是旗帜鲜明的表示反对。

反对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有反感郑忽一个外人插手晋国内政的,有考虑到翼城当前的处境不宜立孺子为君的,反正反对总是能找到理由的

在大片的反对之声,支持的声音自然也就消失了,这应该算是集体暴力政治的一种表现方式吧

不过,也有些人默不作声,既不表示支持,也不明确反对

这些人要么是和公子缗有龇龉的,要么是察觉到某些不寻常的聪明人。

既然大部分人都表示反对,接下来,众人自然就是讨论该如何让郑忽摒弃他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和嘉父分别之后,郑忽在做什么呢

答案当然是联络城中的陉庭士卒。

别看是嘉父对郑忽严防死守,郑忽依旧有办法将消息传递出去。

孟尝君尚且养了些鸡鸣狗盗之辈,郑忽在陉庭有一个完整的情报组织,里面难道还没有几个善于传递消息的人

即便是在嘉父监视的情况下,对于那些善于传递消息的人来说,也是小菜一碟

事实上,昨晚郑忽就已经和邓荒接上线了。

若非如此,邓荒怎么可能依旧按兵不动

郑忽这次需要传递的消息很简单,那就是让邓荒悄悄的调动大军包围嘉父的府邸,不要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等到所有的世卿进入嘉父的府邸之后,任何人不许进也不许出,之后等待他命令,随时准备将嘉父的府邸以及翼城诸卿控制起来。

郑忽等这一刻等了太长时间,他从入翼时便存了夺权的心思,而今日终于要实现了。

一旦将站错队的全部诛杀,翼城就彻底的落在他的掌控之中,届时,他离完全占据晋国还远吗

将消息送出去之后,郑忽很是平静,虽然长久的夙愿马上就要实现了,但是他却无波无澜,放佛这一切本来就是属于他的一样。

他跪坐在坐席上,闭目养神,静静地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巨大风暴。

他还记得赵公明昨晚的建议,嘉父无论如何是一定要留着的。

这样至少能有块遮羞布,不然,他把一国执政卿给干掉了,这和篡位有什么区别。

要尽量将这场夺权美化成翼城内部的权力之争。

这样才不会落人口实,从而激起翼人的反对和其他国家的武装干涉

这些事情,郑忽其实心里也有数。

夺权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方方面面必须得考虑到,因为只要是夺权从来都留有隐患。

其他的不说,就单论夺权这一节,历史上莽哥的夺权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了吧。

各种水军把天下人忽悠的团团转。

基本上没遇到什么阻力,在众望所归的呼声中轻松上位。

但位面之子秀哥和他的兄长刘縯却一直存着推翻莽哥的心。

若是莽哥夺权以后不出什么昏招,或许也出不了什么大的差错。

只能说莽哥太爱折腾了

最后成了位面之子的垫脚石

所以,只要是夺权,从来不可能缺少反对者,也从来不可能没有任何隐患。

关键的问题在于,夺权以后如何消除隐患。

不让小的隐患演变成大的动乱,这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以郑忽现在的实力,足以将翼城所有的势力给推倒,然后轻松夺权。

但问题是他对晋人来说,终究是一个外人。

他的影响力终究没有翼城老牌世卿的影响力大。

所以,他必须要慎之又慎的处理这些问题。

尤其是嘉父,不管他反对郑忽的所作所为也好,赞同也好,郑忽都必须留给他一条生路。

因为他是翼城老牌世卿家族的一面旗帜

第二百九十三章 反对者

等到郑忽再次来到嘉父府邸正堂的时候,所有的翼城世卿都已经在列,仿佛就等郑忽的到来了

郑忽对此也毫不在意,在诸卿注视的目光中,带着齿直接走到诸卿专门给他预留的座席上。

待郑忽落座,嘉父轻咳了一声,示意众人收敛一些,不要那么失礼

众卿闻声之后,缓缓收回目光。

于是,嘉父这才缓缓的道:“先君遗命,以公子缗奉晋国宗庙社稷,倘公子缗罹遭不幸,次以世子生奉晋国宗庙社稷,而司徒忽以为公子缗不可奉宗庙,欲以世子生奉先祀,诸卿以为如何”

没有任何寒暄客气,嘉父直入主题。

这没什么好奇怪,因为时间紧嘛

必须尽快把这个问题确定,然后操办新君的继位典礼以及先君的安葬。

这事不能再拖了

按照嘉父的想法,等众人将郑忽的提议驳斥之后,然后紧接着就讨论公子缗的继位典礼和先君的安葬问题。

郑忽所谓立公子生的问题,在此时的嘉父眼中已经不是个重要问题了。

因为郑忽之前已经答应此事由诸卿共论而后作出决断,而诸卿的意见已经很明显了,大多数人都倾向于公子缗。

嘉父不认为新君的人选问题,还有什么可讨论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嘉父觉得,现在郑忽基本上算是被他软禁在自己府邸中,调动兵马强行立世子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郑忽根本不可能翻起太大的风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