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郑王天下 > 分节阅读 144

分节阅读 144(1/2)

目录

当然,这也更加从侧面证明了郑忽无论是对翼城还是对曲沃都没安好心。

天天在嘴边挂着小子侯对他有多么多么大的恩情,但实际行动却是与嘴上说的背道而驰,这不是有二心的表现,是什么

不过,这也不正证明了他赵公明之前的猜测是正确的吗郑忽确实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是以,赵公明在心里很快就调整了过来,无论如何,他这一步算是走对了。

协议既然已经达成,接下来再聊起来,就顺畅了很多,在很多问题上,双方也没必要再藏着掖着,也算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坦诚相待吧

期间,郑忽提出此次征伐曲沃,想让赵氏出几名族人随军征伐。

赵公明欣然应允,既然达成协议了,这样的事情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

一来,赵氏协助郑忽统兵,有利于巩固两方的友好关系,二来,及早的进入郑忽的圈子,对于赵氏的未来也是有利无害的。

所以,事情就这么愉快的敲定了。

最重要的事情既然已经敲定,接下来,二人又对翼城的某些事情交换了看法。

整个谈话的过程显得轻松而又愉悦

赵公明委婉的提到了郑忽取新田、虒祁和韩原三邑的问题。

郑忽闻弦歌而知雅意。

不过,却并未多言,他觉得小子侯肯定会沉不住气,遣人来暗示他将地归还于翼城。

郑忽对此事早有心理准备,之所以他到现在没有提归还的事,倒不是因为他吝惜土地,而是他想要通过这种吊着小子侯胃口的作法以便赢得小子侯更大的感激。

话说,太过轻易得到的东西,会让人感觉理所应当,峰回路转有时候更能让人感到惊喜和心存感激

赵公明见郑忽已经听进去了,便不再多言,如何处置已经不是他能所插手的事情了。

对于自己的位置,赵公明摆的很正

又闲聊了半个时辰左右,赵公明在郑忽的一再挽留下告辞离去,郑忽亲自将之送出府邸。

送别了赵公明之后,郑忽原路返回,屁股还未坐热,便听到嘉父前来拜访的消息。

郑忽心中一动,微微一笑,心说这嘉父来的还真及时。

说是来拜访,怕是目的没那么简单吧

郑忽猜测,其目的无非有二。

其一,为征伐曲沃而来,之前在殿中他并没有提出征伐曲沃的方略,小子侯虽然答应出兵,但是心中肯定是有些忐忑不安的,这很正常,翼城太长时间没有取得对曲沃战争的胜利了,现在贸然开战,小子侯怎么可能不心存疑虑,对此郑忽完全可以理解。

其二嘛,正像方才赵公明提到的那样,为新田、虒祁和韩原三邑而来,再准确一点,应该是为新田、虒祁两邑而来,韩原已经被郑忽封给高渠弥了,小子侯无论如何多少是要给郑忽这个面子的

第二百八十二章 蔡地即郑土

三日后,翼城城郊三里外,小子侯率领翼城诸卿亲自将郑忽及郑忽所率领的翼人送到此处。

对小子侯,对翼城来说,此战真的真的是无比重要

甚至不允许出现哪怕是一点小的差错。

翼城根本无法承受失败

要知道,翼城撑死了也就四百乘的兵马,若这场主动出击失败了,前去的二百乘兵马尽数埋葬在曲沃,那对翼城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和天塌了,没什么区别

小子侯这是在拿翼城的前程命运在赌,赌郑忽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虽然他心里也曾有过犹豫、徘徊,甚至是在嘉父前去和郑忽搞了一次长谈之后,他隔天又亲自召见了郑忽,又来了一次长谈。

长谈的结果,让咬紧牙关最终下定了决心。

正如郑忽分析的那样,与其坐而受缚,不如奋力一搏

即便失败了,不是还有郑忽引郑兵攻曲沃的保证吗

其实郑忽只是为了安小子侯的心,才这么顺嘴提了一句,他巴不得翼城和曲沃双方拼个你死我活呢,引郑兵攻曲沃,做梦去吧

一群只想着不劳而获的人,打曲沃的时候什么力气都没出,事后竟然还有脸向他索要新田、虒祁两邑,留下韩原一邑给郑忽,还好像郑忽欠了他们多大恩情似得,什么玩意

就冲这一点,还想着郑国出手帮助翼城,去黄泉路上想去吧

郑忽又不是翼城保姆,累死累活之后什么都得不到,凭什么

若不是为了安抚小子侯,郑忽才不会提这么一茬。

从翼城骗点兵马出去真特么的不容易

饶是郑忽的养气功夫已经很炉火纯青了,心中还是难免有些烦躁。

此刻,小子侯拉着郑忽的手嘱托道:“此战诚如子忽所言,晋国之生死存亡荣辱毁誉系焉,愿子忽持重以慎,寡人在翼静候子忽之捷报”

郑忽微微一笑,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对小子侯拱了拱手道:“君上放心,臣必不敢有辱君命”

小子侯忧心稍减,勉强露出微笑,对郑忽道:“既如此,寡人就放心了”

郑忽闻言,对着小子侯一揖及地,小子侯回礼。

而后郑忽没有再多做停留,直接转身大步离去,未过多久,军中便传来大军开拔的命令。

小子侯目送着郑忽率领着大军离去,直到再也看不到人影,这才带领着翼城群臣原路返回。

小子侯虽然同意了郑忽攻打曲沃的建议,但是他心中很是不安。

翼城太长时间没有战胜曲沃了,即便郑忽说的再好听,也无法抚平他心中的不安情绪。

战争不是儿戏,谁胜谁负不是嘴上说说就能行的。

他并不怀疑郑忽的统兵本领,以及郑忽训练士卒的能耐。

但是,翼人可不像陉庭士卒,是被郑忽亲自操练过的。

翼人的战斗力如何,小子侯心中也没底。

按照他原本的想法,是想让郑忽帮忙操练一年翼人,之后再联合郑忽发起对曲沃的战争。

计划的再好,终究不如变化来的快。

郑忽讲的确实也道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曲沃此时已伤元气,不趁着此时攻打曲沃,等待曲沃恢复元气之后,想要再和曲沃掰腕子可就更难了。

有鉴于此,小子侯只能硬着头皮,紧咬牙根,准许郑忽的请求。

虽然是准许了,但是心悬着,一刻也未放心,或许只有当郑忽战胜曲沃之后,小子侯才能将悬着的心放下吧

就在翼城这边,即将由郑忽带领着翼人与曲沃开战。

蔡国那边,祭仲已经带领着郑军打完了对蔡国的战争。

蔡国原本被郑国攻陷了国都上蔡,于是迁其都于莘邑。

莘邑建于汝水东岸,上游有一湖,名为汝湖,汝湖与汝水相通。

秋收之后,蔡国连日阴雨,汝湖水位暴涨。

祭仲先命人将汝湖与汝水相通的下游堵住,待水积蓄到一定程度,引汝湖之水灌莘邑。

于是,莘邑瞬时化为泽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