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郑王天下 > 分节阅读 130

分节阅读 130(1/2)

目录

人的看重,陉庭上层皆知。

郑忽不但在打仗的时候经常带着这二人,而且还让二人担任一些地位虽不高却又十分关键的职位。

管鲍二人也没有让郑忽失望,很多事情都做的非常出色。

管仲也没有像历史上一样,一打仗就跑,作战时虽比不上一些猛将,但也挺卖力气的。

郑忽对二人一直挺满意的。

却没想到管仲好像对他今日的作为有不同意见。

“主上兴师乃因天子逼迫过甚,应战实乃万非得已之举,战胜固然欣喜,然以臣击君,有犯上之名,人若效之,主上及后世将如何自处”

“且昔在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虽及幽、厉之间,周道大坏,然其天命未绝。”

“臣尝闻主上以伯天下之策献之君上,言务在尊王,今主上败周师而喜,无尊王意,及君上百年之后,主上欲求以伯天下,可乎”

管仲镇定自若的一番回答,让郑忽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确实,他战胜了天子不假,然而正如管仲说的,他在战胜天子的同时也背上了犯上的名声。

他表现的过于欣喜,那不是鼓励他的手下也犯上吗

此风不可涨

不单如此,现在和王室交恶,不去修补和王室的关系,未来他想打尊王的旗号都不好打。

和王室的关系已经如此恶劣了,再打尊王的旗号,谁信啊

若是自己足够强大,可以直接甩开王室不假,但在走向强大的路上,尊王无疑是最方便的一条捷径,这是后来的春秋霸主摸索出来的一条正确道路。

没有王室的大义名分,在走向强大的路上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

郑忽现在在晋国或许还不用考虑这些问题,但等他回国继位之后,这些问题就很致命了。

管仲的这番话绝对是在为他的未来考虑。

郑忽神色一肃,恭恭敬敬的向管仲行了一礼,道:“微夷吾,忽几酿成大错,悔之晚矣,谨受教”

管仲不敢怠慢,亦恭敬回礼道:“主上过谦了,臣何德何能”

“依夷吾之见,吾该当如何”郑忽虽然心里面已经有了决断,但还是想听听管仲的意见,看看管仲能不能给他更多的欣喜。

高渠弥、邓荒等人也是一眨不眨的看着管仲,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唯独狂欢的士卒还在狂欢,因为他们的位置和郑忽这一群陉庭的上层统治阶级还是有一点距离的,狂欢的声音这么大,场面这么热闹,注意不到郑忽这边发生的事情很正常。

“臣以为一则主上应亲至王帐谢罪,以示诚心”

“主上不可,若欲谢罪,臣愿代主上前往”高渠弥不太赞同管仲的提议,他怕万一天子把郑忽扣了,那陉庭可就真是天塌了。

郑忽也有些意外,他原本想的也是派高渠弥前去谢罪,管仲这么一说,郑忽突然想起来,他只是个世子,高渠弥现在是他的臣子,让高渠弥前去确实显得有点敷衍了。

“高大夫稍安勿躁”郑忽安抚了一下有点激动的高渠弥,示意管仲接着说。

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胜而胜

“二则主上必奉金,予牛羊粟刍之物,请求宽宥”

郑忽点点头,示意管仲继续。

送礼什么的,这个是必须的,你空手过去,干巴巴的说自己怎么怎么有罪,是个正常人都不信,更别谈天子了

这次郑忽必然是要大出血的,天子可不是好赢的,想要不付出点代价就能修补和天子的关系,那是不可能的。

不惯着天子确实很爽,但爽过之后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在这个时间段和天子撕破脸总归是个不确定因素。

让天子知道他郑忽不好惹,也不能轻易招惹,目的便已经达到了,没必要一直死磕下去。

得不偿失

“三则主上当补天子折损,迁民予之”

这个玩的就有点大了,当然郑忽也知道管仲这是想让天子的面子好看一点。

天子损兵折将,来时这么多人,离开时人数骤减,途径其他国家的时候,别人能看不出来吗

不过,理解归理解,但人口在现在那就是每一个有国有家者的命根子,白白给天子,郑忽有点不太乐意,虽然也给不了多少人,至多几百人罢了

不止是郑忽,高渠弥和邓荒也有些反对这种做法,邓荒开口道:“夷吾此举确可为天子保全颜面,转祸为福,然我陉庭却是不败而败,而天子不胜而胜”

管仲闻言一笑,分别对郑忽、高渠弥和邓荒拱了拱手,道:“臣闻周公迁殷民六族于鲁,殷民七族于卫,主上方破郇、冀、耿三国”

说到这,在座的众人就都听明白了,管仲是想郑忽把郇、冀、耿三国的贵族和一些不那么听话的人打包送给天子,在做顺水人情的同时,还能把一些不确定的因素给消灭掉。

原本郑忽就对如何处置三国的贵族感到头疼,都杀了吧,有些残暴,都贬为庶人吧,感觉也不是太好,让他们继续担任一些官职那是不可能的,这群人什么尿性,郑忽再了解不过了。

而现在管仲提出的这个建议,可以说是非常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甚善”郑忽已经决定采纳管仲的这三条建议了。

说做就做,郑忽也不是什么犹豫的人,当即下命令道:“吾欲明日亲向天子谢罪,夷吾既为我献策,一切便交于夷吾打点”

“唯”管仲应道。

众人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更不存在嫉妒管仲才能的问题,因为除高渠弥外,郑忽的手下都是些长葛的老人,平日里相处也比较融洽,更重要的是这些人也知道郑忽的脾气,没人会触郑忽的霉头。

而高渠弥则和管仲有二十年左右的年龄差,管仲不可能对他的地位造成威胁,所以,高渠弥自然也不会嫉恨的心思。

“主上,不如明日由臣亲帅兵护卫左右,以备非常”高渠弥见郑忽采纳了管仲的意见之后,还是有点不太放心郑忽的安危。

“不可,高大夫既护卫吾左右,则陉庭无人主持矣,苟遇险,则陉庭必危”

“臣愿代高大夫前去”邓荒挺身而出。

这个时候,邓荒自然也不会退宿。

事实上,准备挺身而出的不止邓荒一人,只不过其他人见邓荒出言,不好和邓荒争抢就是了。

毕竟邓荒总归是个封君,地位在那摆着呢

“善”

于是,这个事情最终便这么定了下来。

接着,郑忽向在场的所有士卒告罪一声,直接离席,管仲和邓荒也随郑忽离去,这二人多少是要做些准备工作的。

只留下高渠弥等人代表郑忽主持庆功宴,接受士卒的欢呼喝彩,同时稳定人心。

毕竟若是郑忽和高渠弥等人同时离去,这场庆功宴就无法继续下去。

士卒们虽然对郑忽的离去微微有些失落,但这些许的失落很快就淹没在喧闹声中。

庆功宴仍旧在继续

回到城守府,郑忽的情绪不是太高。

他在思考明日该如何向天子谢罪。

经此一战天子应该也不会再为难他了。

但他却必须表现出他的谦恭来,这多少有点让人不是那么舒服。

要知道,他才是战胜的一方,但也没办法,谁让天子有大义名分加身,为了以后着想,他还非得这么做不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