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0(2/2)
或许一时之间还不会出什么乱子,一旦翼城和曲沃交战,翼城失败,那么翼人的怒火便会如火山喷涌般爆发出来。
俗话说,小民从来不可轻。
可惜的是现在的翼城统治者根本意识不到这一点。
晋国局势混乱,列国间的局势更乱。
郑忽的情报网已经初步在列国间建立起来,通过这张大网,列国间的消息源源不断的传到陉庭。
据郑忽所知,蔡国已经元气大伤,陉山一战,郑军大获全胜,蔡军精锐尽数被埋葬在洪水河中。
后来宋军来援,依旧无法改变蔡国的颓势,郑军趁胜占据了冈山,居高处威逼上蔡城,若非上蔡城坚,蔡侯除了迁都再无他法。
不过,蔡侯也不是节节败退。至少在宋军的帮助下,蔡人驱逐了除郑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的军队。
蔡国干不郑国不假,但是干倒周围其他国家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这就好比长平之战后的赵国,虽然青壮精锐被尽数坑杀,但打个燕国还是手到擒来。
同样的,蔡国打柏、沈等国也是手到擒来,这也是当初郑国为什么没有和这些国家连兵伐蔡的原因。
有喜就有忧,郑国虽然干扒了蔡国,但鲁国并没有按照原定的剧本被齐国策反,因为宋国在关键时刻确定要和鲁国联姻,历史上鲁桓公的原配是文姜,但问题是文姜已经嫁给郑忽了,鲁桓公无夫人,宋国为了维系三国之间的联盟,主动要求嫁女于鲁桓公。
所以,齐鲁之间的战争还在断断续续的持续着,你来我往,谁都没有取得决定性的优势。
而郑国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一方面谨慎的防备宋国的进攻,另一方面又加派兵力进攻在蔡国的宋蔡联军。
同样的,宋国一面防备郑国的进攻,一面派兵支援蔡国。
蔡国已经成为了郑宋之间的角逐场,郑宋两国哪一国能在蔡国战场上取得胜利,那么哪一方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场战争进行到这里,无论双方谁取得最终的胜利,蔡国一定是牺牲品。
这是毋庸置疑的
中原如此混乱,天子也没闲着,根据郑忽得到的消息来看,周天子借着中原混战之机,大刷存在感,一边四处遣使联络各国,给郑国施压,一边又遣使至郑,给郑庄公摆事实,讲道理,一副为郑国着想的恶心模样。
郑庄公总共就接待一次天使,后来干脆以事务繁忙为由拒见,一巴掌赤条条的打在天子脸上,天子最后也是无可奈何。
天子在列国之间的名声已经臭了,威逼郑国世子出奔一事,让天子的威信大受打击,除了卫、鲁、陈、南虢等原来尊奉天子的国家,中原之外的国家有很少再鸟天子的。
天子已经用实力证明了他就是一大坑,没人愿意往坑里跳。
就是宋国,对天子的态度也是时冷时热。
毕竟宋国一直不愿意带天子玩,现在天子遣人四处出使,其他国家还好,宋国原先的势力范围,天子再遣使,宋公能高兴就怪了。
只能说天子还是太心急了
不过,这和郑忽没什么关系,天子的处境越糟糕,郑忽越高兴。
说完列国,接下来就轮到郑国了,在这一年里,郑国过的也不怎么平静,和宋蔡之间的战争就不说了,武公时期的重臣、宗室、辅佐过郑庄公,又曾经为郑忽保驾护航的公子吕在年初去世了。
郑忽当时接到消息时,微微错愕错愕之后,旋即又有些挺不是滋味的。
郑忽和公子吕的感情谈不上有多深,不过,让郑忽一直心存感激的是当初公子吕对他的帮助。
现在公子吕离世,郑忽大约是再也没有机会报答公子吕了。
说起来公子吕离世其实只算的上一小插曲,真正搞得郑国暗流涌动的还是郑忽的那三个兄弟。
郑忽一离开,那三位立马感觉他们的机会要来了,开始拼了命的折腾,妄图再次回到新郑,重新赢得郑庄公的欢心。
据郑忽所知,他的这三个好弟弟在他离开郑国之后,都不约而同给郑庄公去信,信中所言如何,郑忽无从得知,大概打感情牌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不仅如此,据郑忽所知,公子突好像与天子有勾勾搭搭的联系,具体情形如何,郑忽暂时还不是太了解,毕竟他的情报网还未强大到可以得知别人一言一行的地步。
不过,郑忽已经让人重点关注这件事,相信不久之后就会有结果。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无论是国际、郑国还是晋国都发生了不少事,但所有的这些暂时都不是郑忽能左右的了的。
他现在能左右的只有陉庭一地而已。
未来可能会有增加,当然这是在他能够顺利的推行下一阶段的计划的前提之下。
第二百三十六章 将战
“去岁高大夫为我画陉庭致强之策,而邓大夫以为陉庭初定,上下不亲,车破马罢,府库空虚,行伍不整,甲胄戈矛或有不足,不可以于彼时行之,今陉庭大定,士庶乐业,上下相安,仓廪实,马力足,士卒强,伐郇、冀、耿三国,可否”
陉庭正堂之中,郑忽召集众人议事,准备开启下一个阶段的行动。
经过一年多的修养,陉庭确实已经具备了灭亡郇、翼、耿三国的实力,原本若只按士卒的数量来说,郑忽已经拥有了一顶级小国的才能拥有的兵力,只不过战斗力稍弱罢了。
现在,经过长期的操练,郑忽觉得单以战斗力而论,他手中的士卒比之曲沃或有不如,但比之翼城,绝对是犹有过之。
这样的实力若是还不能灭了郇、冀、耿三国,郑忽就真该从自身找原因了。
“不知主上欲先伐何地”高渠弥率先问道。
郑忽命人奉上堪舆,道:“大夫之意”
“耿、郇二国,皆同姓也,不可先之,主上不若因以结之而共伐冀,翼必不支,且竭二国之力,待其弊也,我用力少而建功多,疲二国之众,利未有大于此者,唯主上查之”
高渠弥开始出损招了,想要耿、郇二国当炮灰。
不过,这正是郑忽乐于看到的。
当然了,想要郇、耿二国既出工又出力,那还需要他出点血,不然,凭几句场面话就想郇、耿两国乖乖听命,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现在可不是一年前了,他被驱逐的消息基本上已经在列国之间传开了。
他再也不可能像之前坑贾、杨、霍三国一样坑其他国家了,就是贾、杨、霍三国,若非当初没有郑庄公帮他排雷,他现在估计正和三国扯皮呢。
所以,想要郇、耿二国卖力气,他必须得能开出足够大的价码。
“郇伯、耿侯贪而好利,利少不足以动二君之心,利多,吾恐以一陉庭之地不足许之,为之奈何”
郑忽想了想,他能拿出东西也就瓷器、襌衣等一些在陉庭生产,行销各国的奢侈品。
其他的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他还真没有,他本来就不好这一口,所以,即便偶有所得,也被他拿来换钱换粮。
这些玩意不能吃不能喝,只有交换出去才能具备价值,这是郑忽心中的真实想法。
“主上多虑了,主上何不以一冀之地分许二国,此大利也,郇耿二君焉有不从之理,且灭冀之后,二国必因地而起争执,如此,我将做收其利也”高渠弥咧嘴一笑,露出微黄的牙齿,郑忽感觉这货真是毫无信誉可言,而且吃人不吐骨头。
这么搞确实是个好办法,郑忽也挺乐意的,但也有玩漏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