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郑王天下 > 分节阅读 118

分节阅读 118(2/2)

目录

这两家或许都会尊重郑忽,甚至是不停的允诺好处拉拢郑忽。

但这都是建立在郑忽没有抢他们口中肉的前提下。

若是郑忽真的起了抢夺之心,并且付诸行动,郑忽觉得这两家绝对会翻脸不认人。

不说别的,就郑忽借兵晚还了几天,小子侯立刻一副祖坟被刨了的倒霉模样。

要是郑忽真抢了他的地,那还了得。

曲沃就更不用说了。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一个是好惹的。

以己度人,郑忽也是一样。

所以,柿子还是先挑软的捏。

“冢宰之言可谓善矣,然我陉庭初定,上下不亲,车破马罢,府库空虚,行伍不整,甲胄戈矛或有不足,此非可以于此时行攻伐之事也,愿主上更虑之”

执掌陉庭财政大权的邓荒虽然同意高渠弥攻打三国的规划,却不同意在此时开战。

郑忽闻言点点头,邓荒所说的,正是他急需解决的,此次他所布置的任务其实大多和对内整顿有关。

邓荒说完,堂内一片沉默,没有人再发声。

郑忽见状,再次问道:“二三子可还有教我”

没人说话。

这也很好理解,在坐的很多人如陈戎、季、仇都是属于经常领兵打仗,听从郑忽命令的那种人。

对于远景规划以及内政这一块涉足太少,不敢轻易发言。

而公子辛丑,管仲和鲍叔牙则是年龄太小,历事太少,在这样的大事上,暂时还拿不定主意。

“二子之言,皆可谓善矣,吾当以一岁为休养之期,一岁之后伐郇、冀、耿三国,灭其国,有其土地人民”郑忽直接将下一个阶段的目标定了下来。

“然吾闻战胜之法在足兵足食,今陉庭上下不亲,府库无余财,此诚人之所忧也”

“故自即日起,士卒战胜所受土地,皆听其便,履亩税之,十足取一。”

郑忽这是明确下令在陉庭实行土地私有制。

不过,他的这个土地私有制不算彻底,士卒立功之后,得到的土地才能享受到这个待遇。

未赏赐给士卒的公田还和原来一样。

这样有利于鼓励民众参军立功。

毕竟谁不想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呢

而郑忽通过这个政策得到的好处也是明显的。

首先就是,能最大程度的凝聚士气人心,再一个就是能够增加收入。

吃大锅饭或许很多人会偷懒,但为自家的生存发展奋斗,偷懒的人就会大幅减少。

人嘛,还是欺骗别人的多,欺骗自己的少。

谁会闲着没事坑自己玩

“唯”众人对于郑忽的这个决定没有任何意见。

谁有意见谁就是和全体士卒过不去。

在坐的大多都是统兵的将领,没人会让自己自绝于军前。

“再者,士卒受地皆以二百四十步为亩,去其小亩,已受地而不足者,补之,自今以后,凡赐地,皆为大亩”郑忽又送出了一个大礼包。

“主上,如此一来,公田几至于无”高渠弥不无忧虑的表示道。

身为郑忽的内臣,公田的管理、耕种都是在高渠弥的职责范围之内的。

“无妨”郑忽冲高渠弥微微颔首,示意他不用担心。

“唯”

既然郑忽如此说了,高渠弥自然不会再纠结此事。

“至于行伍不整,士卒疏于战阵,则由大夫亲自督练,务必使三国之卒不逊我郑国士卒”郑忽对高渠弥道。

“唯”

这一番布置下来,高渠弥身上的担子可不轻。

既要主持分田,又要训练士卒。

可以说陉庭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需要高渠弥统筹一二。

这无疑是郑忽对他的巨大信任,也是让他心生感激的。

大的方向已经规划好,具体的执行那就需要看高渠弥以及在场众人的了。

郑忽至此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天气炎热,这一番工作布置下来,郑忽的衣襟已然被汗水打湿。

喝了一口清凉的茶水,郑忽突然向齿询问道:“陉庭盗寇可曾靖平”

“无一漏网”齿向郑忽拱拱手,布满刀疤的面容露出一副狰狞的笑容。

“善”

郑忽当然明白齿的无一漏网是什么含义,在场的众人就没有不明白的。

只是没有人会把这事拿到明面上来说就是了。

齿这把利刃确实好用,这是此时郑忽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事实上,郑忽方才的询问可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他是有目的的。

翼人马上就要回去了,政治审查这事,郑忽已经决定交给季来作。

但是,这只是明面上的。

一旦有人政治审查未过,那就需要一些类似盗寇劫掠,失足落水,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场景。

这些场景总归是需要有人布置的。

而齿就是郑忽心中的不二人选

第二百三十三章 诚意

郑蔡分界线洪水以北的邓邑,也就是邓荒未离郑前的封地。

此时的邓邑已经成为了郑军的临时驻扎地。

郑军屯驻在邓邑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攻打蔡国,事实上当郑忽在太行遭遇抢婚之时,郑国的宣战国书,就已经送到蔡侯手中。

之后郑庄公命令原繁和泄驾领车三百前去攻打蔡国。

与其说是攻打蔡国,不如说是吸引蔡国上下的注意力更为准确。

原繁号称领车六百,欲与蔡侯会猎于陉山。

这种口气可以说是相当的目中无人。

要知道蔡国也不过有车六百,原繁如此夸大郑军实力,会让蔡国上下以为郑国欲一战灭蔡。

这么赤裸裸的挑衅,轻视,休说是蔡侯,就是蔡国群臣也会心生愤怒。

而原繁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蔡军不愤怒进而倾巢而出,怎么给柏、沈、息等国进攻蔡国的机会。

原繁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和蔡军硬刚。

蔡国弱于郑国不假,但蔡国士卒也是常年在战争中摸爬滚打的,不是什么好啃的骨头,尤其是当激怒这些人的时候,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呢,郑国三百乘面对可能会倾巢而出又充斥着愤怒的蔡军,和他们硬碰硬,这样的傻事,原繁这老狐狸怎么可能做的出来。

原繁真实的目的从来都是拖住蔡军主力,只等蔡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