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1(1/2)
再次开口道:“伋子好意,忽心领了,切勿多言,只需牢记忽方才之言即可”
公子伋带着满头的雾水,低声应唯。
一旁的左公子隐隐揣摩到了郑忽的关怀之意。
当然了,他和郑忽想的也是天差地别。
他以为郑忽是怕公子伋和宋蔡两国闹的不愉快,回去以后不好交差。
“外臣代主上谢世子回护之意”左公子出言表示感谢。
郑忽冲他一笑,也没多作解释。
接下来,郑忽和公子伋又闲聊了大半个时辰,这才起身告辞。
公子伋执意要起身想送,郑忽却执意不许。
最后左公子主动提出代自家主上送送郑忽,这才结束了两人的争执。
郑忽初次见到这位左公子时,便打定主意要和他聊聊,现在有了这个机会,自然是顺水推舟。
公子伋觉得有左公子相送,也算不得失礼,犹豫片刻便表示同意。
而左公子泄却存了要为自己公子拉个外援的想法。
于是,三方最终都同意了这个折中的建议。
左公子泄一路上紧随着郑忽,二人聊了几句没有营养的话,待到卫国馆舍门口处,郑忽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示意左公子遣退值守的卫国士卒。
这才对左公子道:“伋子为人少戆,非机谋诡变之辈,异日倘上国有事,事涉伋子,左公子务必护伋子趋我,有忽一日,必不使伋子有丧生之患”
“世子可是以为我国中将有不利于主上之事”左公子有些疑惑。
他不像公子伋是个傻白甜,一个后来能联合卫人起义驱逐卫惠公的人,怎么可能没有两把刷子。
他也确实嗅到了一些来自国内的危险,只不过感觉暂时还没有达到郑忽所说的地步。
而今郑忽却如此危言耸听,他不疑惑就奇怪了。
郑忽对于这事,实在没法多说,只能微笑回道:“左公子只需切记即可”
“唯”
对于左公子泄,郑忽还是比较放心的,这人对公子伋的忠心是经过历史考验的,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交待结束,郑忽正欲向左公子行礼告辞,却见左公子有些神思不属,也不知再想些什么。
便开口问道:“左公子可还有事”
左公子犹豫挣扎了片刻,终于还是开口向郑忽请教道:“主上尝言世子博闻知广,智识高绝,外臣有惑而未解,请世子赐教”
“左公子但讲无妨,吾必知无不言”
“外臣闻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诚如是言,则子与妇孰亲”
这问题问的,让郑忽都有些讶异,心道,这左公子是看出点什么来了么
心中虽这么想,却不妨碍脑子的飞速运转。
沉吟了片刻,郑忽开口道:“此因人而论”
“愿闻其详”左公子冲郑忽拱拱手。
“爱妇而弃子者,幽王是也,爱子而贬妇者,我先君武公是也”
“武王曾曰:牝鸡无晨,爱于妇人,必听其言以治国政,此乱之征也,幽王用褒姒之言,废平王而立伯服,周是以衰我先君武公不用妇人之言,立吾父以为郑后,郑之强于天下也,左公子知之”
“由是观之,为社稷计,必亲其子而远其妇,此所以保宗庙不堕也”
郑忽为了给左公子足够的暗示,也是拼了老命,把自家的祖母都拿出来当反面教材了。
“然,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亲其子抑或亲其妇,观其所欲即可可得之,此亦吾所谓因人而异也”
暗示到这,其实已经是相当明显了,就差没直接说,以卫宣公的好色秉性,绝对会和妇人更亲近,郑忽相信左公子应该能听懂。
左公子听完郑忽的话,叹了口气,心中的忧虑更甚,再拜道:“外臣谢世子解惑”
郑忽回了句无妨,便告辞离去。
左公子将郑忽送出门,这才心事重重的往回走。
第二百零一章 胜负犹在两可之间
“父君,宋蔡二国弃卫而密会于周,三国之谋,伋子亦是不知”郑忽从卫国馆舍回来之后,立马将相关的情况向郑庄公作了汇报。
郑庄公闻言,表面上虽然不动声色,甚至道了声“吾儿辛苦”,心里却是蒙上了一层阴霾。
宋蔡两国竟然连他们的传统盟友卫国,都避开了,那么可以想象,其他前去打探消息的人员一定也会无功而返。
三国搞的这么隐秘,肯定是要有大动作,不然,何以至此
一个时辰后,高渠弥和大夫宛陆续回来,果然如郑庄公所料,一无所获。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别说是郑忽,在场的所有郑国群臣,都察觉到了不对。
宋蔡两国和天子这是准备向郑国下死手的节奏。
原以为在齐国对此次曲阜之行的评估已经是相当严重了,现在看来,犹有过之。
但问题是,现在的时间紧迫,已经不容许郑国群臣再来一场对当前局势的推演了。
现在的大致情况是,天子联合宋蔡两国整装待发,时刻准备从郑国身上割肉,旁边还有一个鲁国在虎视眈眈,而郑国只有裸奔的份。
卫国能够严守中立,已经是对郑国最大的帮助,齐国虽然也会助郑国一臂之力,但关键是若郑国拿不出一个完整的应对方略的话,齐国也是有力却没地方使。
局势败坏至斯,这是事前谁都没有预料到的。
在这种情况下,休说是郑忽,郑庄公也是恼怒不已。
在中原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暗亏。
若是以前,有什么好谈的,先打一仗,打的赢郑国再说。
但,现在奈何要为郑国的未来考虑,只能坐在谈判桌前和这几个手下败将扯皮。
虽谈不上是奇耻大辱,但也让人相当憋屈。
郑庄公此时甚至都在犹豫是否要和宋蔡两国开战了。
一旦开战,宋蔡两国非但什么都得不到,还得顶着国内的压力。
这对郑国来说,无疑是个好到不能再好的选择。
片刻,郑庄公便将这个冲动给强压了下去,打一仗固然很爽不假,但却要承受宋蔡两国连续不断的报复。
届时,连年兵祸,郑国的处境又将恢复到宋殇公在位时期。
到那时,别说是扩张了,就是修养生息都是奢望。
这里面的轻重,郑庄公自然拎的很清。
就在郑国群臣一筹莫展之际,值守的士卒来报,说齐侯前来拜访。
于是,郑国君臣稍稍收敛忧色,在郑庄公的率领下出正堂迎接齐侯。
郑国遇到这种麻烦事,身为盟友的齐国不在此时主动前来关心一下,顺便请教一下该如何打配合,实在说不过去。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差别很大,但是道理却是差不多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变的更加紧密,关键就要看双方是不是都会做人。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不例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