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6(1/2)
陉及苏子它邑贫不能自己者以实台谷,井大夫兼理台谷,不知井大夫意下如何”
郑忽无声的拒绝了井友的提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井友自然是无不可,他也知道自己的提议有些不切实际。
更何况郑忽对他如此信任,让他兼领两邑,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待遇。
井友更没有拒绝的理由
“唯”
“台谷已下,掘台谷北之恶金乃重中之重,井大夫须急求廧咎如中知晓此事者,使其引我速往”
“再者,祝大夫亦须亟整军备战,反,则取二戎,不使为我之忧”
“唯”井友和祝聃连声应道。
成周,洛邑。
郑忽平定苏子国的事情已经在洛邑城中传开了。
毕竟事情已经过了十余日,成周距离又近,得知消息也很正常。
事实上,周桓王在郑忽平定原、樊两邑后三天,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得闻消息后,周桓王有些心神不宁,心中忧虑却又无法与人诉说。
在苏子国的事情上给郑国下绊子,是私底下进行的,绝对不能摆在台面上来说的。
而且,郑忽只用十余日便平定苏子国,令他心中大震,震惊之余,又带有担忧、恐惧等各种情绪在内。
“这难道又是一个郑寤生”周桓王这段时间一直茶不思饭不想的想道。
没办法,郑国自武公到庄公,两代人都给当时的周王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印象。
甚至可以说是阴影
连他的大父周平王,都不能撄其锋,只能不顾颜面的主动提出交质。
他自即位以来,一直以振兴王室为已任。
这也是他四处插手别国事务的原因,他一直努力的想要列国能够尊重王室的威严,如宗周那般。
而郑国一直是他在这条路上前进的阻碍。
事实上,郑庄公辞去王左卿士一职是他希望看到的。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摆脱郑寤生这个时常搞的他下不来台的猪队友,重新树立周王的威严
讲道理,郑庄公辞去王左卿士后,赐彤弓也并非他的本意。
但是架不住虢公林父和周公黑肩的力求。
现在想来,他当初也是失了心智,想要展现王室大度的一面。
而今确实是悔之晚矣
他要是知道,郑忽有如此能耐,他说什么也不会赐彤弓。
这是资敌
郑国再出一个类似于郑寤生一般的继承人,光是想想这件事,他就有些不寒而栗。
郑国不衰,王室岂有出头之日
“召虢公与周公前来议事”
犹豫了好久,周桓王最终还是决定将一些事情摆在台面上。
寺人得令领命而去,不多时,周、虢二公相继到来。
“未知天王召臣等前来可有要事”周公黑肩率先问道。
“朕闻郑世子忽十余日定苏子国,过原、樊而临周室,兵锋甚盛,此非王室之福也为之奈何”
“古人云:疏不间亲,郑,子友之后也,未及五服,于天子兄弟也桓公殁没于犬戎之乱,武公著东迁之劳,其德均不可忘。郑伯虽与天王有隙,然岂可捐大德而置小怨”
周公黑肩对周桓王动不动就找郑国的不痛快已经麻木了,这种套话的嘴皮子自然也练的炉火纯青了。
周桓王对于周公黑肩的这一套话也是听的耳根子长茧,心里腻歪,事实上,他根本就没准备听取周公黑肩的建议。
没有搭理周公黑肩,周桓王将目光转向虢公林父,想听听虢公有什么建议。
“周公所言极是”虢公林父附和了一句。
这样的事,正如周公所言,疏不间亲,虢公林父也不太想趟这趟浑水。
周桓王闻言,仍不死心,紧盯着虢公林父,一字一句的道:“虢公强为我计之”
虢公叹了口气,知道天子这是铁了心的要给郑国添堵,道:“天王所忧者,无非郑伯后继有人,郑之强盛或将日甚一日,郑强,则王室益卑”
“诚如卿言,且为之奈何”
“臣闻郑世子侵夺蔡地,天王特许蔡侯以诸侯之师伐郑,郑伯请齐侯为之请平,蔡侯、宋公会商丘而议此事”
“以卿之见,可是命蔡侯、宋公出师伐郑”
周桓王觉得这事看起来挺靠谱,借口合适,他如果再添一把火,绝对能成。
“天王是欲使郑后继乏人,还是削其威,占一时之利”虢公林父反问道。
不过,这个问题确实有点诛心,绝人后,这要传出去,绝对会惹得列国大哗,身为周天子竟然搞这么下作的事
周公黑肩听到这里,心中一惊,张口就骂道:“虢公,佞臣也天王切不可听信虢公之言而绝人臣之后,不然,郑必怨王,兄弟不存,徒为天下笑尔”
虢公并未反驳周公的话,沉默不语,等待桓王的决断。
桓王亦是沉默,这事感觉搞的有点大,心中思虑良久,最终还没有抵挡住虢公的那句使郑后继乏人的诱惑。
“郑之强,周之患也,虢公苟能为朕解郑患,朕愿以国听之”
“天王不可”周公神色焦急的再次劝道。
“周公勿复言”桓王轻斥道。
周公闻言,满心的无奈,看来天子这是铁了心的要和郑国不死不休了。
这件事一旦发生,这个后果,周公想想都有些头皮发麻。
虢公这是嫌王室还不够乱吗非得教唆天子去捅郑国这个马蜂窝
郑国岂是好相与的
第一百七十四章 顺道灭二戎
身在台谷城中的郑忽,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正在陷入一个阴谋的漩涡当中。
这个漩涡的中心是他,推他进入这个漩涡的人则是蔡侯、宋公和周天子
“世子,大喜啊恶金已经寻得,去台谷城二三里之远,臣已遍问廧咎如之狄人,其人皆言:彼地恶金取用不竭应是世子所言之地无疑”
井友也不知道郑忽为什么会这么热衷恶金。
在他看来,恶金的用处实在不大。
不过,话虽如此,却也无法阻止他的喜悦之情。
因为他知道,郑忽此次之所以会先拿廧咎如氏开刀,就是贪图台谷城外的恶金。
现在恶金已经找到,那么接下来自然就要攻打二戎。
这才是他喜闻乐见的
要说陉人与哪部戎狄结仇最深,应属二戎无疑。
马上就要攻打二戎了,他怎么能不为之顿足、欢呼
“确是喜事一件”郑忽矜持的笑了笑。
他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先伐苏子国,而后又攻打廧咎如氏,最终的目的不就是台谷的恶金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