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1/2)
容任何人侵犯
“立刻下去领罚,笞五十,之后再将兵书誊抄五份送至我书房案上”
季听完郑忽惩罚的命令,心中庆幸,总算是保住了一条小命。
他觉得自家主上这已经是法外开恩了,向郑忽叩了一个头之后,默默的下去领罚了。
这就是万恶的旧社会,知识尤其是像孙子兵法的绝世兵书比一个人的命还值钱,大抵当看过笑傲江湖之后,对比一下辟邪剑谱的价值,就能知道,用其中的话说,这是可称雄武林的绝世神功。
郑忽却没有一点怀揣神功的觉悟,笑着向仇询问起了事情的缘由经过。
听完之后这才明白,原来原繁来时见二人训练青壮颇有一手,起了疑心,季又被原繁捧了几句上了鬼子的当,原繁得知原因后拉下架子连哄带骗,软硬兼施这才将兵书借走一天,之后,还用再说吗
“仗着自己有些小聪明,却也该罚”郑忽心说。“仇虽没有季的脑子灵活,却是比他可靠,希望这次能给他一个教训”
一个小插曲之后,郑忽这才关心起了青壮的具体情况。
“匪患未除,我欲在近日会集青壮剿匪,青壮可堪一用否”
“主上放心,而今余下之人皆是能以一敌二的壮士,充作剿匪之用,应是无虞”
郑忽没有因仇的话而放松下来,对仇道:“汝亦久历战阵,战阵甚于平常,然匪寇凶悍又甚于战阵,切不可有丝毫松懈大意,易此必败”
仇闻言,面色瞬时严肃起来“唯”
“尤其最近几日,更要勤于操练,但也不可过于劳累,今岁已至冬狩之时,近两日,你与仇率众借机先演练一番,以查验操练之成效如何”
“唯”
“继续操练去吧”
“唯”仇先向郑忽拱手告退。
郑忽简单的回礼之后登车,想着心事。
“并不贵多而贵精,我这个伯父考虑的倒是极为周到”
他想起了齐桓公想要称霸之时,也是走的精兵路线,因为大范围的征召国人青壮入伍会引发其他国家的忌惮,长葛只是郑国的一个邑而已,一下子拉出百乘人马,传出去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郑忽原来虽然筛选了两千青壮,但是他也是准备在训练中裁掉一些人,这是必然的,年轻力壮并能代表就一定能成为精兵,却没想到原繁会做的如此彻底,竟然一下子裁掉将近四分之三。
“不愧是老官僚”郑忽心中暗赞一句。
第一百一十六章 邀请
“公子”
郑忽刚回到书房,陈戎已在书房门前等候。
这让郑忽有些惊讶了,虽说陈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教,改变了不少,但是若说他能在休沐日未结束就跑来护卫自己左右,郑忽是不信的。
“有事”
陈戎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年前家中大人已为我择定一桩婚事,两日后便是婚期”
“故而”
郑忽听明白了,他这次回来是邀请自己参加他的婚礼的,又有些担心自己不去前去,所以这才有些扭捏。
陈戎说完,微微抬起头,小心的观察郑忽的表情变化,妄图想从郑忽的脸上看出一丝端倪,结果却让他失望了,郑忽的脸部肌肉未有任何活动的迹象。
陈戎无奈的低下头,忐忑的等待着郑忽的回复。
郑忽也有自己的考虑,他这次若是参加陈戎的婚礼,若以后再又属僚士卒邀请他参加婚礼,他去还是不去
事情虽小,却容不得他不谨慎一些。
他现在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他的名头在长葛还是很响亮的。
“既是新婚之喜,我不当吝以恭贺之礼,然长葛尚有诸多事务未决,我即往却不可久留”
陈戎确实很欣喜,也很意外,他本来以为郑忽是不会去的,毕竟郑忽这么忙,哪有时间专门去参加他的婚礼。
想虽是这么想,但是心中还抱着万一的心态,人不都是这样吗,凡事都希望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即使是知道可能性微乎其微的时候。
现在郑忽答应前往,或许不待太长时间,但是这个脸面给的却是极大,这不由得陈戎不心生感激。
“唯”陈戎这会算是彻底放心了。
郑忽的想法也很简单,问疾吊丧,婚庆欢聚本就是这个时期收买人心的一部分,这些东西他以后肯定是避免不了的,既然避不可避,那就只有参加了。
虽然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却也不能让这些事占据了自己太多的时间,以后再有类似的事,偶尔前去参加那些功劳比较大或者是在地方上率众向善的有功之臣的婚丧聚宴,这样既能够鼓励民众立功立德,又不至于耽搁自己太多时间,还能保持住自己威严。
就像经济学中常说的,资源是稀缺的,人的欲望是无穷。
用稀缺的资源不断的勾动人的欲望,激发他们的生产创造活力,这才是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良方。
见郑忽已经答应下来,陈戎准备离开,他也知道郑忽刚回来,不欲多耽误郑忽休息的时间。
他在家中听到郑忽刚回来的消息后就急不可耐的赶过来,快到长葛城中了,才感觉到不妥,但是事已至此,也没有回头路了,他这才硬着头皮在书房门口等着郑忽。
“今日你毋需离去,稍后我将设宴酬谢你大兄等人之辛劳,邓蔡之行,你亦出力不小,也应受此酬劳”
“唯”陈戎喜上眉梢。
晚上,长葛宫室正殿,灯火通明,灵动悦耳的丝竹之声和时而低沉时而高昂的缶声响彻殿宇,二者的音色虽有不同,发出的声音却也能让人感觉到一种精细到极致的和谐之美,殿中的舞女跟随着乐器传出的音符,扭动着柔软的躯体,摆动出一系列让人心旷神怡的动作。
好一派钟鸣鼎食的人间极乐场面。
也怪不得延陵季子在鲁国出使聘问,观郑风时,会发出那句“其细已甚,民不堪也,是其先亡乎”
靡靡之声啊
殿中几人推杯换盏,甚是欢畅,丝毫不以为忤,郑忽对于乐舞这类东西也无什么特殊感受,也可能是他的欣赏水平有待提高。
此次宴饮虽是郑忽为酬谢邓方、陈奚、黑子及陈戎的功劳而设,但其中也不乏有鼓励几人再接再厉之意。
再一次的推杯换盏之后,郑忽示意众人安静,“赖天之福,诸位之力,长葛方内安定,民皆务其生,安其事业,无有饥馑兵戈之患,太甲所谓顾是天之明命诸位累岁之辛劳,忽不敢忘也”
说到这,邓方三人皆端起酒樽起身,由邓方代为发言“此皆主上勤劳爱民,序长幼定尊卑,除税赋,抚恤孤寡,养育群生之功也,我等不过唯主上之命是遵,微末之功,何烦主上记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