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郑王天下 > 分节阅读 36

分节阅读 36(2/2)

目录

刚想开口向郑忽询问,却听郑忽道:“泄兄不必多问,此地非久留之地,还是赶紧离开得好”

泄驾的目光从蔡侯身上移开,看向郑忽,余光不自觉的落在郑忽身后,突然发现一群蔡国士卒正匆匆往此地赶来。

于是,泄驾知道,可能是真出事了,是以再不多言,命御调转马头,带着郑忽一行朝大军所在地赶去。

郑军驻扎地距上蔡城门不远,几个呼吸间,陈戎已驾马跨进辕门。

待车马停稳,郑忽直接跳下战车,对泄驾道:“泄兄,此事刻不容缓,具体经过,我在路上再与你细细道来,现在立刻命令大军拔营,准备撤离此地。”

泄驾神色肃穆的听郑忽说完,未置一言,一丝不差的将郑忽的命令传达下去。

半个时辰后,大军已经整装待发,郑忽反复确认没有任何差错之后才命人将蔡侯放归。

蔡侯黑着脸被黥丑父和公子缶迎回。

公子缶请战“君上,臣请出兵去教训教训这些该死的郑人”

蔡侯摆摆手“此事容后再谈,先回宫吧”

他虽然恨郑忽,但是也知道,仅凭蔡军士卒根本不是郑军士卒的对手,他需要回去和大臣们好好讨论一下拉那些帮手来助阵。

看到蔡侯没有失去理智,黥丑父和公子都暗自舒了口气。

“君上,难道就这样算了”公子继续问道。

蔡侯瞥了他一眼,道:“当然不能就这样算了。”

黥丑父适时的问了句“君上,究竟发生了何事”

蔡侯这才将两国诸侯相会之时发生的事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

当然,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蔡侯将自己因无心抵抗被擒讲成自己率人拼死抵抗,奈何人少势微,最终不幸被擒。

接着,蔡侯告知了一个对黥丑父有致命打击的消息,他的嫡长子黥守因为保护自己,被郑忽杀害。

黥丑父闻言,整个人瞬间僵在了原地,之后,整个身体便犹如筛子般颤个不停。

蔡侯见状,急忙安慰了几句,公子缶亦上前安慰。

黥丑父的情绪这才缓缓安定下来,不过目光中的仇恨却是让人一阵心悸。

“君上,郑人既无信,我等反悔又有何不可”公子缶拱手对蔡侯道。

蔡侯嗤笑一声,自顾自的道:“缶兄真以为寡人没想过,先不说盟书已签,单是我千余国人还在郑人手中,国人久不归,我何面目立于上蔡宫中”

公子讪讪一笑,“是臣失言了”

“而今的当务之急是将国人迎回,然后再联合列国伐郑,以报今日之辱”话到最后,蔡侯几乎是狠咬着牙,从牙缝里发出的声音。

黥丑父,收拾了下情绪,对蔡侯道:“君上既存伐郑之心,应立刻派人联络宋、陈、卫、鲁四国,取得他们的支持,同时联合郑国周边的小国,然后再上报天子,征得天子的同意,打出中原苦郑久矣的旗号,届时,名正言顺,必可一战而雪今日之耻”

蔡侯闻听黥丑父之言,大喜过望,他自己都没有考虑这么周详。

“黥大夫所言极是,此事便交由大夫去主持。”蔡侯直接给黥丑父下了命令。

“唯臣必不敢教君上失望”满脑子都是复仇思想的黥丑父对蔡侯保证道。

第七十六章 收割之时1

上蔡距洪水最多也不过二十来公里,为了防止蔡人偷袭,郑忽和泄驾并未带领士卒急行,而是选择了缓行,求稳为主。

即便是这样,七千大军也在两个半时辰之后抵达了洪水南侧,

远远的望着河畔旁丛生的苇次和杂草,郑忽和泄驾相视一笑。

大军只要跨过这条洪水,那么洪水以北的土地即刻就将归郑所有。

数日的筹谋苦算,甚至不惜深入虎穴,郑忽等的不就是这一刻吗

“终于到了收割的时候了”这是郑忽此时颇有些如释重负的感觉。

“大军准备渡河”郑忽下命令道。

在路上,泄驾已经将大军的指挥权移交给郑忽,所以,此时由郑忽发号施令可以说是名正言顺。

命令刚下未久,却有郑军士卒领着一人前来见郑忽,观其甲衣彩绘,应是蔡军士卒。

“见过世子”

郑忽示意此人不必多礼,“可有事”

他也不知道这突然冒出来的蔡军士卒有何目的,只能若无其事的问道。

“昨日小行人临行前让某在此看守船只,以供贵军回返之用,世子此时可是要渡河”此人虽然疑惑郑军为何回返的如此之快,但是依旧在尽心竭力的履行其职责。

郑忽闻言,对此人笑了笑,道:“那就有劳了”

“不敢”此人回道,态度颇为谦逊,而后便离去,协助郑军渡河。

“泄兄昨日便是在此处渡河”郑忽看着此人远去的身影,笑着问道。

“然也此处向西一里左右便是汝水,昨日那蔡国小行人可没少跟为兄讲这蔡国和其周边的人情风物。”

“那泄兄可有什么收获”郑忽随口问道。

泄驾嗤笑一声,“能有什么收获无非是些民俗怪谈,消磨时间罢了,为兄倒是想听其地理,可是人家从不涉及,偶有牵涉,也是只言带过”

“泄兄却是有些贪心了,这一国地理本就是立国之本,怎可轻言授受,况且郑与蔡交兵又时常兵戈相向,允吾等借道已是恩赐,若是再授其地理,蔡人敢授,泄兄也未必敢信啊”郑忽笑呵呵的道。

泄驾赞同的点点头“谁说不是啊昨日那蔡小行人若真谈其国地理,为兄反倒会以为其人存心不良。”

“这就是了”说着,二人从车上下来,准备登船渡河。

洪水发源于申国境内的伏牛山余脉,流经申、柏、蔡、沈四国,因其河形状上宽下窄,出流不畅,易成水灾,故名洪水,洪水在蔡国境内,河宽四十米左右,最深处大致有十米。

时值深秋,副热带高压早已退去,中原地区的雨季也已成过去,但是,给洪水留下的雨水却没有消退多少。

虽不至于泛滥成灾,但是,水已和渡头平齐,在此停泊的船只亦高过渡头,这看的郑忽有些心惊肉跳。

终于在蔡

目录
返回顶部